(by Mr. Infamous,原載于虹膜公衆号

《狂飙》完結四十天之後,《黑暗榮耀》第二季、《最後生還者》第一季、《重啟人生》先後以狂飙姿态榮耀收官,劇集當中段段人生,最後都已被記住。

中韓日美這四大劇王,題材類型雖相去甚遠,但是否能比較一個高下?大概還是可以的,因為影視劇總存在某種得到通行認可的标準。

...

首先要說的是,這四部劇都是在本國特别擅長的類型劇和情節套路的基礎上,成為集大成者。

中國近年口碑最佳的熱劇,不乏《沉默的真相》《警察榮耀》這類以警察為主要呈現對象或事件推動關鍵的劇集,又有《山海情》《覺醒年代》《人世間》等作品傳揚的主旋律,或者說,順應家國情懷以及當下政策的群體共情。掃黑既是背景又是主線的《狂飙》,糅合了這些劇的基本要點,吻合了中國語境下對正義叙述的提倡。

...
《黑暗榮耀》再次聚焦校園暴力與複仇,這類故事韓國拍過不少,前陣子的《弱小英雄》就是一個典型。校暴背後愈發明顯的階級差異,連帶着具有傾軋性質的錢權勢力,也成了韓國叙述中常見的背景,《黑暗榮耀》基本上共享了《小小姐們》《黑話律師》中弱者反殺強者的規定套路。即便是在明槍暗箭的艱難複仇中,韓劇大浪漫愛情的傳統也沒有忽略,文東恩和周汝正的交往,契合了摻雜忠犬奶狗屬性的姐弟戀流行模式,從《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到這部,從孫藝珍到宋慧喬,韓國美人的小熒屏戀愛經,跟我們這邊小女孩搭配老大叔的恒久潮流正好相反。
...
《最後生還者》當中,「熟男+蘿莉」模式的曆險也是推進得爐火純青,這當然無關愛情,而更關涉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甚至在突破年齡界限過後,滋生得出肝膽相照的友情。至于它根據遊戲改編且一戰封神的成績,輕松彌補了去年《光環》《生化危機》等劇帶來的巨大失落。順應遊戲、漫畫等跨媒體轉譯的美劇成功案例,少不了在呈現末日光景時品評人性的喪屍題材,曆經過《行屍走肉》《血族》《僵屍國度》等劇後,依然有《最後生還者》拓開的一片新領域。而當我們贊歎《重啟人生》在尋常故事裡不斷反套路,突破友情、親情、重生、自嘲喜劇題材時,也無法忘卻它所倚賴的原料,恰恰是我們對于海量同類日劇的經驗和觀感,一樣的清透、溫暖,然後在維系相似實質的同時,切換節奏、調轉風格、拼貼類型,讓劇集也有了「重啟」印記。
...
因此,在各自的戰場上,四部劇都拿出了相對應的一級水準,像是老樹新芽,忽而湊齊天時地利人和,然後怒放。人和背靠的天時地利,應了一句「人生不幸詩人幸」。能有更長時間跟觀衆建立情感連接的劇集,選擇并凸顯了多樣化的不幸人生,招惹限時感傷,但也沒有一味哀歎,而是在以戲劇化乃至神化的方式,進行虛構反攻。可以說,這四部劇,首先都關乎對遺憾乃至遺恨的修正。最日常也最個人化的《重啟人生》,人物全在東方倫理網格裡。于是近藤麻美、宇野真裡等角色,不得不因為人際羁絆而屢屢左右為難,與此同時,又因為她們本身的獨立與善良,使得為了朋友、家人心甘情願的抉擇,帶有近乎英雄主義卻又拒絕宏大叙述的性質。
...
有機會重啟人生的角色,都在謹小慎微地規避蝴蝶效應,然後盡可能把事态往正向撥動,而很多時候,往往就是拆東牆補西牆。人生不斷重啟,事件的排列組合也在重啟,麻美一次次想要交織着友情、親情、愛情的人生得到最優解,正是因為能夠不留遺憾是難度過大的挑戰,而她極盡努力後大功告成的心滿意足,是大夢最好的诠釋。《黑暗榮耀》也是個體嘗試斧正過往不公不義的故事。中學時期受盡霸淩的文東恩,精神世界徹底停留在十八歲,她必須不惜一切完成對施暴者的複仇,才能讓自己跨過那個難以消受的冰封階段,重新找到自己在人世間的位置。
...
等到《狂飙》,牽涉的範疇上升到市。高啟強的隻手遮天,不僅破壞了他與安欣識于微時的情誼,而且沖擊了共同抵禦黑道勢力的落魄豪情。從安欣不無緬懷的修正過程可以看到,他想要高啟強正法,也是想讓曾經的熱血與良知,能夠從漆黑表皮下再度見光。而一個人、一座城的道德清潔,關乎把世道從大小崩壞中打撈出來的熱望。這熱望到了《最後生還者》,則有最廣袤也最荒涼的世界在鋪展。災變發生二十年後,文明社會不再,幾方勢力對峙盤桓,但在無盡的内耗中,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絕對把持局面,遑論恢複秩序,而人就在野蠻的叢林法則裡集體拖動社會奔向更大的野蠻。
...
艾莉作為病毒的免疫者,成為修正多年遺恨的關鍵,她帶來了希望,但這希望卻存在無處安放的荒謬。被現實毒打過的中年男人喬爾運送這件「貨物」,在二人共同的掙紮求生中,也寄望了人類想要适應、抵抗乃至修補大環境造就的遺憾的一線期許。這樣的内在願望,可以十分清晰地投影到外在現實。尤其這幾年,全球加速陌生化,也很集聚地戲劇化,這些劇集都像是在探尋一個因為虛構所以可以暢想的答案。答案不約而同地呈現為一種廣義的「複仇」。直截了當的複仇,被《黑暗榮耀》以明顯的爽文格式譜寫。不斷疊加的施暴場面,跟觀衆相關經驗的内在反應産生了共時效應,而對所有善惡果報的期望,劇集波折但爽快地予以全部回應,由此而來的爽感确實滔天。
...
但是文東恩的複仇,哪怕站在觀衆角度也合情合理,放到電視劇的倫理中,還是要反複強調複仇伴随着要下地獄的心理建設。文東恩設若按照計劃,在大仇得報後自盡,無疑會讓好評度急劇下降,所以結尾雖然刻意,但還是以施受互換的類似宗教救贖準則的橋段,把她從地獄邊緣帶回來,保住好感。事實上,其他劇也有幽微的倫理诠釋。《狂飙》顯山露水的複仇是在反派高啟強這邊,可是安欣背靠指導組與公檢法司,也施行了一場鬥智鬥勇的複仇。
...
這裡頭帶有他對高啟強充滿反差的惱恨,而這種語境中的高啟強又超越了純粹個人,成為腐敗形象乃至腐敗現象,于是複仇名正言順地有了正向屬性,除了恻隐,不背負任何所謂不正當的包袱。處在人吃人的典型喪屍時代的《最後生還者》更進一步,公理與法理集體失效,殺戮成為常态,也成為複仇理由,而人對人的複仇,又在對外在環境的應激和對外來人口的敵意中,達成對當下世道的鞭屍,繼而在集體堕落中形成惡性循環。它減少暴力血腥的場面,騰出更多空間探索人走到當下的腐化過程,又從新希望的萌生中,琢磨自衛式甚或是主動式的複仇,如何給形如惡疾的現今刮骨療毒,這就很耐人尋味。
...
哪怕是最為清新的《重啟人生》,也不乏複仇設計,即通過對若幹小人進行帶有喜感的小幅度報複,修正了小惡對美好世間的傷害。本質上,幾部劇都是在以各自方式去複仇,完成對黑惡的肅清,表達對正道的渴慕。最為重要的一個共同信息,是主動與積極。整體來看,這些劇不再要求人物一味啞忍,畢竟死守多少顯得落伍的盲目寬恕,最終隻會讓觀衆比角色還積郁。察覺到這種共通趨勢,顯然能帶來更強烈的情感發洩,而且很奇妙地,都是正面感知。
...
也就是說,這些劇的爆發,與本國的集體心緒有關,也與這個時代全球人内心共通的心理症候契合。一往無前地沖撞完畢,更多是要拾起摧毀重建的決心,比如《最後生還者》與《重啟人生》,而能享用更多達成所願的快樂,得看後者與《黑暗榮耀》。假如《最後生還者》可以不被遊戲劇情左右,也該如此。
...
這時候再看至關緊要的情感價值,四部現象劇集都有過強烈的宣洩階段,但是又有不同表現。一場馬拉松,就有了快慢穩亂的差異。《狂飙》是典型的高開低走。想當初,國内竟然合情合理地塑造出一個仿佛翻版了《絕命毒師》老白的高啟強,無疑是國産電視劇劃時代的突破。但可惜的是,到了第三段開始以倉促和奇怪的方式收尾,我們知道這當中存在着不可抗力,可總之會讓這部劇的魅力在最後略顯黯淡。相反的是《重啟人生》,起點本就不算低,尤其是依靠舉重若輕的安藤櫻,帶出一部上流水準的作品,但當故事似乎隻能平滑向前的時候,突然從第七集開始高歌猛進,牽引觀衆情緒沖上雲霄。
...
另外兩部則是平穩中有小波動。《黑暗榮耀》偶有回落,但基本上能穩當爬升到觀衆饑渴的精神高峰。《最後生還者》則是因為穿插了過于突出的單集,比如第三、五、七、八等等,有了高位上鋸齒形的上下擺動。豆瓣最終評分的高低,非常吻合這些趨勢變動,為什麼最高分的《重啟人生》能夠一路上漲并且固守9.4,道理也在這。因為收尾導緻分數持續下滑,《狂飙》的終評分也略顯遜色,這當然是非常大的遺憾。人們經常會說,國内觀衆對外劇寬容,尤其日韓。但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這兩個鄰近國家,恰恰成了我們對國産劇能如何大展拳腳的幻想,這一次通過它們,我們也能夠想象,《狂飙》在理論上原本可以是多麼犀利的作品。
...
另一處高下之别,在對少數群體或說弱勢群體的關懷上,北美的觀念更叠确實走得更遠,《最後生還者》在這方面就呈現出了更多體察與思考,而日韓也有所跟進。譬如《最後生還者》的第三集,它以平常姿态與田園筆觸勾畫一對同性戀人十七年的末世戀情,又譬如第五集,告密的黑人以邊緣身份遭遇「正道」追殺,又帶出了許多大于道德的評判。而整部劇,對于形形色色女性的精彩刻畫,對于并非沒有道德瑕疵的男主的細膩描摹,都體現出一種更加清醒和通透的價值态度。
...
《黑暗榮耀》和《重啟人生》都以女性視角為主,對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均有細緻入微的洞察,并發出了有力的抗争聲音。從小孤軍奮戰而又勢單力薄的文東恩,鬥的是居高臨下的權貴,是被無限扭曲方放大的人性之惡,是人世間徹頭徹尾的不公,是人生難免的孤絕,于是會很希望她赢,赢得漂亮,赢得解氣,赢得仿佛這是我們唯一能夠赢的仗那樣快樂與哀傷,反正哀傷已經不能再傷害什麼。自然也會渴望看似輕松愉快的麻美,能夠順利完成她對人對己的救贖,讓所有沉重心緒,都能跟飛機躲過的宇宙垃圾一樣,成為再也沒有交集的外在,因為那垃圾,也像是社會加諸女性頭上的天花闆,或者美曰其名的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自在的舒展的女性形象,鏡頭内外,都有太強烈的需索。
...
至于偏重男性雙雄對壘的《狂飙》,的确沒有為女性視角留下太大的空間。不過國産劇就是這樣,即便是那些大女主劇,也較少能體現現代性别觀念,很少從女性的角度發出明晰的維護與呐喊。當然,整體社會認知就是如此,電視劇隻是對其做了如實反映。《狂飙》引發了很多普通人的情緒波瀾,覺得它為自己代言了,這是因為它以一種儉省的、模糊的集體筆觸,去書寫了金錢、拳頭處在低位的人,如何被這發燒的外界焚毀,但這一切終究被淹沒在宏大叙述中,為某種别的東西讓路了。具體的人,在其中消失了。所以2023年這四大劇王中,如果讓我來投票選最佳,我還是更喜歡看得到「人」,也願意帶着善意、悲憫去展現「人」的《重啟人生》和《最後生還者》,那裡有更多隽永的餘味,會可感可親地滲入肌理,讓我更長久地銘記。
...
當然,也欣賞稍遜一籌的《黑暗榮耀2》,它竭力掙脫快餐模式,哪怕齒頰間仍剔除不盡味精的存在,可令人足夠大快朵頤,足夠酣暢淋漓,誰會不需要、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