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戰争題材的電影,就像《戰狼2》,往往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贊歌,在主角的帶領下打敗敵人獲得勝利,由此我們獲得一種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自豪感。
但李安的這電影不是,比利·林恩作為一名赴伊拉克戰場作戰的美國大兵,親手肉搏刺死了所謂的敵人,由此成為了全美的英雄,成為了全美的信仰。但他自己卻說這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其實整部電影就是在解釋和回答這個問題。
前半段瑣碎的情節一點點深入比利的内心,李安的電影好像總是如小火炖粥,細膩含蓄。最關心自己的班長死在眼前,比利·林恩自己在這天也剝奪了他人的生命,當闖入平民家中凝視孩子無辜弱小的眼神,戰争的正義性、合理性開始在比利心中搖擺,“軍人”的身份不過是為殺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畢竟殺人都是罪過。其實利比并非喜歡當兵,隻是因為砸了豪車被迫參軍入伍,他才19歲,在他生活保守的小鎮上見識有限,正處于少年時代的迷茫之中,加上不健全的世界觀,套用一句梗那就是:他還隻是個孩子。
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喪鐘為誰而鳴》,作者并不想揭示混亂的西班牙内戰的慘烈,而是去透視戰争帶給人精神層面的戕害,當對他人身體“施暴”時,自我的心靈也收到了“施暴”,良善淳樸的人拿起屠刀去殺死共栖一片土地上同屬一個民族的人,作為個體内心的恥辱和負罪感注定難以忏悔也難以贖罪。同樣,比利林恩也經曆着這一切。
精神危機和信仰危機困擾着站在中場休息表演舞台上的比例·林恩,所以最後重回戰場是逃離一切最好的方式,戰場上沒有資本家5500美元如此廉價的剝削和壓榨,沒有球場看客的戲谑和調侃,沒有舞台搭建工人的肢體沖突,沒有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不用給真命女神的做背景襯托娛樂消費……
整部電影中,唯一真正關心比利的可能隻有他的姐姐凱瑟琳,她遭受車禍更懂得生命的珍貴,那些英雄符号不過是被人利用和消費的對象,在大衆媒體時代下,2周過後誰還記得?
想起96年台海危機,當我看到曾經的新聞聯播,陸海空三軍聯合演習,“千軍萬馬渡海峽,萬裡驚濤把浪開”的磅礴氣勢背後,是所有參軍家庭最憂心的時刻。我姑父96年正在福建當兵,他媽媽曾經向我們聊起那段時間,說整日以淚洗面,擔心爆發戰争,兒子經曆生死考驗。
豆瓣網友@私享史說道:回首幾千年的中國曆史,莫不如斯,識字的精英把持着話語權,記錄着各種宏大叙事,民衆始終是失語的。作為民衆的我們從小卻是在由精英構建的中國文化中建立着身份認同,隻見大曆史的恢弘,不見小人物的隐痛。
關注個體,是文學、電影和藝術永遠的使命和任務,畢竟以一敵百的偉力來源于神話英雄,而我們都是普通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