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草木人間》是整個四月,我最期待的一部電影。

最開始,我被蔣勤勤忽然拿了第17屆亞洲電影影後驚到。

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婚後一直處于半息影狀态,全心當好家庭主婦的她,怎麼會在年近50歲時,忽然拿了大獎?

畢竟,她上一部刷屏的作品,還是夫妻合體綜藝《幸福三重奏》。

...

之後,又被網上流出的“傳銷”片段吸引。

以為又是一部有現實意義的《孤注一擲》式商業片,但真的走進影院,才發現這部電影不僅不負期待,底兒都不剩的抖出了行業内幕,還開辟了商業片的又一種風格——新中式商業片。

出世又入世,它太獨特了。

01

正如《周處除三害》取材自中國古代民間故事,《草木人間》的靈感也源自一則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目連救母》,它是中國三大救母故事之一,其餘兩個是《華光救母》和《沉香救母》。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母親家中甚富,然而 吝啬貪婪,經常宰殺牲畜,大肆烹嚼,更不修善,死後因業力太重墜入餓鬼道。其子目連成道後,為拯救母親,借十方衆僧之力,終得解脫。

《草木人間》的故事,正是現代版的“目連救母”。

...

與此同時,兒子何目蓮也在這時進入了另一個“詐騙行業”——老年保健。

門店表面是銷售量子保健桶的,但更真實的目的,是榨幹老人的養老錢。

他們的秘訣并不複雜,一靠“陪”,子女工作忙無暇顧及老人的生活,銷售員就登門給他們當保姆、當維修工,久而久之,銷售員就成了老人最親密的人;二是“哄”,哄老人到店裡體驗産品,通常是一邊講産品一邊灌雞湯,進一步讓鞏固和老人的關系;三“吓”,跟她們講心肝脾肺腎,再用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去吓他們;四是“疚”,通過編造自己的悲慘經曆,讓老人産生内疚心理,主動幫忙購買保健品。

這波操作過後,那些被他們叫做“爸媽”的老年人,甚至可以為了他們,連房子都賣掉。

目蓮初入社會,本性純良,認清内幕後,很快離開。

...
02

被騙的是哪些人?

一直找工作被拒的大學畢業生、癌症病人、倒閉的個體戶、寶媽、老人、農村婦女......

法學教授羅翔曾談及人們誤入傳銷陷阱的理由:“大部分加入傳銷組織的人都有強烈的情感需求,可能事業不幸、婚姻不幸,為了獲得群體的認同,個體願意抛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宿。”

傳銷頭目利用這個心理,直接抛出穿心箭:“你們有責任,不怕吃苦,努力了多年,仍然沒有出路,隻是缺一點運氣而已......”

這話誰聽了不上頭?

這些被命運壓榨過千百遍的小人物,什麼時候站在過舞台中央,被閃光燈和這麼多人注視過?

他們戴着大紅花,被大聲誇獎“你很棒”,被人擁抱,第一次有人大聲對他們說“我們都愛你”。

這輩子可能連一張獎狀都沒領過的吳苔花,短短幾天,就收獲了一個又一個證書和獎杯。

這種情緒按摩,正是人類的極緻體驗啊。

公司為了“包裝他們”,給他們自信,教他們演成功者,他們絕不是隻會狂喊“家人們,早上好”的機器。

而是滿嘴區塊兒鍊、元宇宙、虛拟經濟的“精英人士”。

...

在培訓期間的自我告白裡,她說:我是一個人,孤苦伶仃,被人抛棄,被人趕出去,被人嫌棄,是垃圾,是狗屎。

如果不是進了傳銷窩,她這輩子都沒辦法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逼瘋人的,不是傳銷,是生活啊。

“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被生活壓迫太久的吳苔花們,太想給生活換個劇本了。

蔣勤勤在這一刻的狀态,被稱為女版“小醜”,不像人,更像鬼,演技封神,影後實至名歸。

《草木人間》中的傳銷片段,取材于真實的案例,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網友在留言中說,真進過傳銷窩的人,比她更瘋癫。

《草木人間》确實特别有普及給更多人看的必要,我看完後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說,感覺做一場年輕人帶着父母去看《草木人間》的觀影,非常迫切。

03

《草木人間》的導演顧曉剛,前作是提名過戛納的《春江水暖》,用最古樸、唯美詩意的鏡頭,在不經意間傳遞着最不堪的中國家庭故事。

《草木人間》作為顧曉剛“山水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仍然保持了他特有的“中國水墨畫”般的影像風格,特别是梅林茂配樂的加持,讓畫面有了更多的禅宗、宿命、和出世感,你能感覺那些音符的跳躍感和生命力,像是活了一樣。

電影除了有山間鄉野的寫意之外,更兼容了現代都市對人性的猛烈描摹,洗眼更洗心。

故事分為人間、地獄和天堂三個部分。人間在茶山,郁郁蔥蔥卻常常下着雨,母親在那裡受苦,孤獨又渺小;天堂在樹林,樹根像巨大的怪物看不到頭,山洞裡有蝙蝠和深不見底的湖,猛虎,母親在那裡重生,光怪陸離;而地獄,對應的就是傳銷戲份,我們常見的鋼筋水泥、高樓大廈,是讓人的野心和罪惡,無限生長的地方。

每個部分都是一場修行,一個能量場完全不一樣的空間,風格迥異,交織在一起,詭異又和諧,仿佛夢境與夢境的連接,既沉重又輕盈,形态各異,又完美相融,看得出,這是導演對影像風格的又一次精心探索。

《草木人間》的核心不是傳銷, 而是“救贖”。母親在“救贖”中誤入歧途,兒子在“救母”中,真正成長,他不再執着于尋找父親,是長大的重要标志。

而當母親,在接受過山林的洗禮後,面對猛虎時的表情,從驚悚尖叫到忽然安靜下來的那一刻,她獲得了新生。

電影名“草木人間”,源自汪曾祺先生的随筆集《人間草木》:“人如草木,既有被動的命數,又存在主動的發揮空間。自從種子落地的時候就決定了出生,不管是人還是草木,都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出生,但是隻要正确找到光的方向,開發出自己的潛能,在合适的季節裡,我們就可以開出自己的花朵。”

顧曉剛把佛家故事目連救母,放到現實世界中來,告訴我們人救贖自己的方式不是“秒速進階”“一夜暴富”,而是放下貪嗔癡,回歸到自然最本真的懷抱裡。

人和草木一樣, 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和高度,最好的安排,是上天的安排,神明自有旨意。

《草木人間》,表面上是拍傳銷,本質上其實還是在拍人,拍人在人世間的渡劫和自救,堕落和重生,處處充滿了東方傳統意蘊的哲學思考,在一個很大的社會故事中,完成了一場更大的生命哲思。

杉姐,影評人、編劇、導演、教師小姐姐一枚。

《導演請指教》薦影團嘉賓;

中宣部原動力漫畫《我是人才》編劇;

微博、豆瓣電影、搜狐、愛奇藝,認證影人;

作品散見《幕味兒》《豆瓣電影》《第十放映室》《電影爛番茄》《武志紅》《遇見張小娴》《外灘The bund》《灼見》《大象點映》《獨立魚》《伊姐看電影》《世界華人周刊》等公号。

看完文章,記得點個贊+在看,需要❀你的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