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幾乎沒有對受害者本體的影像描寫,但受害者的影子幾乎是貫穿始終。

如果有觀點說“奧斯維辛真正的慘狀被刻意回避了”“沒有正視曆史而是把題材當作噱頭”諸如此類的話,其實我想多說兩句。

如果觀衆能把本片的聲音當作而是一個和影像平等的媒介,那會是電影鑒賞藝術的一大進步。現實生活中隻聽得到而看不到的事件絕不比能看到的事件少。電影相比文學的一個極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直接展現聲音而不是描述聲音。本片貫穿始終的尖叫聲、槍聲、爆炸聲的存在感并不比美麗的花園的影像的存在感弱。

而且即使在影像中,骨灰撒到河裡和撒到花園裡這兩個鏡頭對心靈的拷問感也絕不遜色。不能因為畫面不血腥、暴力就認為其中蘊含的情緒不厚重。就猶如“爆炸”的場景和“抛灑骨灰”的場景,一個是聲勢浩大的掙紮的,一個是如絲如灰般自然的,我們很難斷定前者才是足夠敬畏的。畢竟所被悼念的絕大部分悲劇,我們都不是親曆者,這就是現實。難道非得用極寫實的手法演繹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屠殺現場,才能被視為是對曆史的尊重嗎?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狹隘。

一個事件的參與者有不同的立場,本片從霍斯一家的立場出發,不能否認這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反思曆史的角度。被害者的死給人的沖擊也許更強烈,但對加害者的心理的分析才更能客觀得出悲劇發生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