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國漫翻來覆去都是改編《西遊記》,這兩年雖然不拍《西遊記》了,但還是沒有脫離神話和民間傳說的束縛。

有拍别的題材的嗎?

也有,但所占比例有多少呢?

不是說拍神話和民間傳說不好,而是我們也應該向迪士尼、皮克斯學習,題材豐富多彩,百花齊放,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類型,豐富程度完全不亞于真人電影。

《雄獅》算是開了個好頭,将故事背景放在了現代,題材也是少見的舞獅題材。

更重要的是,近幾年的國漫大部分都過于注重畫面,忽略了劇本,而《雄獅》是在保證畫面的同時,講了一個好故事。

換句話說,本質上它就是一部劇情片。

除了形式是動畫電影之外,它和真人電影沒什麼區别。

這其實就有點迪士尼、皮克斯的感覺了,因為迪士尼、皮克斯的動畫電影早就和真人電影沒什麼區别了,甚至比大部分的真人電影更優秀。

和真人電影沒什麼區别,不僅僅是指它們的畫面很真實,更在于它們的劇情和内核。

在很多人眼中,動畫電影就是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

直到他們看了迪士尼、皮克斯,才發現這個觀點是大錯特錯。

我希望像《雄獅》這樣的,把劇本放在第一位的國漫越來越多,希望有朝一日國漫能足夠優秀,當人們聽到“國漫”的第一反應,不是是給小孩子看的,而是“國漫”隻是一種類型,就像劇情片、懸疑片一樣,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電影有兩條線,一條是阿娟三人組,一條是阿強和阿珍。

...

阿娟和阿強的經曆就像兩個平行世界,他們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他們都是有一個舞獅夢,但同時也面臨着現實的考驗。

阿強是結了婚,要養家糊口,被迫放棄舞獅。

阿娟是父親摔傷了,被迫去打工賺錢。

簡化一下其實就是夢想和現實的沖突,這也是絕大部分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雖然你不一定有一個舞獅夢,但你一定有一個夢想,但最終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放下夢想,轉而去做你并不喜歡的工作,這就是《雄獅》和我們産生共鳴的原因。

看到阿娟和阿強為了生活放下夢想,我們就像是看到了自己。

電影設置兩條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同時看到這個問題的開始與結局。

阿娟代表的是開始,阿強代表的是結局。

阿娟舞完獅後還是暫時放下獅頭,繼續去打工了。

可問題在于,他真的是“暫時”放下獅頭嗎?

沒錯,父親醒了,但誰知道阿娟未來會不會遇到新的困難,導緻“暫時”放下獅頭,變成了“永遠”,導緻他成了第二個阿強,隻能在四五十歲的時候空歎息:唉!早知道……

而阿強這條線,就是未來的阿娟。

或者說,阿娟很有可能會成為阿強,并且這個可能性是大于50%的。

阿強開了一家鹹魚店,做着和舞獅完全沒有關系的工作。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他,你根本想不到他曾經是一個舞獅大師。

就像三人組說的:要是他能舞獅,我們三個都能演電影了。

即便是認識阿強的,也并不尊重他,反而覺得他和他送的貨一樣,都是一條鹹魚。

這和阿娟在廣州打工的經曆是一樣的,同事讓他睡下下鋪,無極獅隊即便看出來他是同行,也是各種侮辱他,又一個對阿娟會成為阿強的暗示。

阿娟這條線告訴我們:夢想和現實産生沖突,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而阿強這條線告訴我們:如果你選擇現實,結果将是什麼。結果就是:有些事情一旦“暫時”放下,就可能變成“永遠”放下。

三人組向阿強拜師後,阿強一開始選擇了拒絕。

表面上阿強拒絕他們是因為他們身體差,但深入思考你會發現,阿強拒絕他們,因為阿強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阿強知道教他們的結果就是,他們會像當年的自己一樣,愛上舞獅,并且夢想将舞獅發展為一輩子的愛好,甚至一輩子事業。

然後又會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不得不面臨夢想和現實的痛苦抉擇,在經曆了非常痛苦的掙紮之後,最終還是做出了痛苦的決定:放棄夢想,面對現實。

好不容易培養起了舞獅夢,并且為之而奮鬥,最終不得不忍痛放棄它,比從來沒有接觸它更加痛苦。

就好比得到女神(男神)最終又失去她,比你從來沒有擁有更痛苦。

事實也的确如此,父親摔傷後,阿娟毫不猶豫地就收拾行李,去廣州打工。

難道他不想舞獅嗎?

他“想”,他非常“想”,但他不“能”,生活不允許他繼續舞獅。

阿強他們一邊舞獅,一邊為他送行的時候,他多麼希望能鼓起勇氣,叫司機停車,但他不能。

偶遇女阿娟後,女阿娟說希望能在賽場上看到他,他很想鼓起勇氣說:你會看到我的。但他不能。

母親說:實在是受不了了,就回家吧。

他很想回家,然後和阿貓阿狗一起去參加比賽,但他不能,而是哭着說:我都這麼大了,掙錢養家沒問題的。

阿強是過來人,他知道阿娟舞獅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逼迫他去放棄舞獅,這個過程非常痛苦,所以拒絕教他們舞獅。

阿強拒絕他們,是因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阿強最終同意教他們,也是因為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還是剛才那個例子,你認識了一個女神(男神),你是會不考慮結果,先追到她再說呢,還是會因為害怕最終會分手就直接放棄呢?

就像有一次我去看望一個病人,她說:不能因為害怕失去,就不去擁有。

...

沒錯,99%的人都會敗給現實,但誰敢說阿娟絕對不可能是那1%呢?誰敢說你我絕對不可能是那1%呢?

沒錯,阿娟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阿強,但誰敢說他絕對不可能永遠都是阿娟呢?誰敢說你我絕對不可能永遠都是自己呢?

阿強最終決定教阿娟,因為他希望能看到另一種結局,希望阿娟能實現他當年沒能實現的夢想:不認,像雄獅那樣戰鬥到底。

我(阿強)隻不過是教了你(阿娟)舞獅,你(阿娟)卻幫我(阿強)實現了夢想。

所以通過預賽後,三人組說:師父,謝謝你。

而阿強說:師父也謝謝你們。

三人組和阿強是互相成就,阿強讓三人組體驗了一次做雄獅的感覺,而三人組也讓阿強彌補了多年的遺憾。

有人說,阿娟正準備去廣州比賽的時候,父親就摔傷了,太刻意了。

其實父親摔傷所代表的,就是追夢路上的磨難,或者那些阻止你追夢的事情。

就算父親不摔傷,阿娟也會遇到其它的問題。

就好比當年阿強的父親就沒有摔傷,但他遇到了其它的問題,導緻他隻能去開鹹魚店。

導演沒有說不顧一切地追夢才是對的,也沒有說放棄夢想面對現實才是對的,他隻是講一個故事,至于應該選擇什麼,每個人看完電影後都會有答案。

電影最後阿娟化身為一頭獅子撲向擎天柱,和開頭形成呼應,電影開頭的病貓終于蛻變為了一頭雄獅。

結局還是比較完美的,父親也醒了,冠軍也拿了,還有女神親自給他擊鼓,堪稱走上人生巅峰。

雖然他還是去上海打工了,但未來他會怎麼走,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局。

電影演到父親摔傷的時候,此時對阿娟來說,夢想和現實成了兩個完全矛盾的存在,幾乎不可能兼顧。

但到了最後,你會發現其實夢想和現實并不完全是對立面,阿娟拿了冠軍就繼續去上海打工了,并沒有影響工作,讓我想起了清華學生楊倩,趁放暑假的工夫順便去參加個奧運會拿個冠軍。

...

但阿娟的經曆畢竟是極少數,99%的人都不可能兼顧夢想和現實。

現實中更可能的結果是,阿娟一旦選擇去打工(現實),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去比賽了(夢想),最終成為了阿強。

阿娟隻是電影,阿強才是人生。

但正是因為大部分的人最後都成了阿強,所以我們希望在電影中看到另一種答案。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所以我們去看電影,希望主角做出另一種選擇。

阿強後悔自己沒能戰鬥到底,所以決定教阿娟舞獅,希望阿娟能實現他當年沒能實現的夢想。

阿強把希望寄托在阿娟身上,正如我們在電影中尋找慰藉。

阿強常常叮囑阿娟:雄獅要戰鬥到底,于是阿娟選擇了戰鬥到底。

如果當年阿強也能遇到一個像他這樣的師父,也有人鼓勵他戰鬥到底,他會不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被現實按在地上摩擦,最終屈服了。

也有很多人被現實按在地上摩擦,但他不認,他選擇做一頭雄獅,戰鬥到底。

于是思特裡克蘭德放棄了富裕美滿的生活,轉而去做一個窮畫家。

他所做的,正是許多阿強們想做卻沒有勇氣做的事。

夢想和現實哪個更重要我不知道,但阿強的經曆告訴我:一個人老了以後,不會後悔做了什麼,隻會後悔沒做什麼。

甯願做過了後悔,也不要錯過了後悔。

就像阿娟明知道此時當務之急是打工賺錢,他最終還是決定參加比賽。

重要的不是将夢想變為事業,而是我曾經為之奮鬥過,我盡力了。

不求天長地久,隻求曾經擁有。不求盡如人意,隻求無愧于心。

所有人都說跳擎天柱是不可能的,他還是要試一試。

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雖然他掉進了水裡,但他還是在擎天柱上留下了一些東西。

不求名垂千古,隻求在這個世界留下一些痕迹,證明我曾經存在過。

是的,《雄獅》畢竟是電影,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為阿娟,既能拿冠軍,又能讓父親醒過來,還能得到女神的認可。沒有影響到工作,沒有遭到父母的反對,反而所有人都支持他去追夢。

但有時,你也會得到電影裡的結局。

最後說個題外話。

有一次閃電俠被關進了監獄,認識了一個叫大衛的獄友。

大衛很照顧閃電俠,閃電俠問大衛為什麼幫他,大衛說:你父親以前救了我一命。

就這樣,兩人成了朋友。

原來,大衛是因為殺人而入獄,已經被關了15年了,但其實他是被冤枉的。

閃電俠決定幫他,但大衛對此不抱希望,因為他覺得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安迪,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電影那樣。

...

閃電俠的團隊找到了真兇,并逮捕了他。

閃電俠連忙将喜訊告訴了大衛,還問大衛出獄後想去哪兒。

大衛說,他想去一個叫做甲居的地方。

然而大家明知道真兇是誰,但這個人就是不承認。

終究還是被大衛說中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電影那樣。

晚上,閃電俠趁攝像頭移開,帶着大衛越獄,将大衛送到了甲居,又趕在攝像頭移過來之前回到了監獄,繼續坐牢。

...

大衛突然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園林,手裡有張紙條,寫着:有時你會得到電影裡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