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能让我完全代入的梦,影片开头结尾在母亲这边的情节好真,中间在父亲那边的经历好美。
真是令人惊叹的巧合,东北女孩刘娴十五岁时作为医生的妈妈去援非,我也有相同的经历,甚至我妈也提前回国了(不过原因是那年也门撤侨)。我的经历只有青春期饱受分离焦虑之苦,在电话旁边以泪洗面,以及因为爸爸每天给我吃星巴克的三明治把我吃伤了,所以有好多年别说再喝就是想到星巴克的图标都会犯恶心。高中对我来讲从来没有很多人所说的创伤,但也着实不跌宕起伏轰轰烈烈,电影让我进入一场似梦非梦的幻想。
刘娴和妈妈一起从医院下班,路过同事,看起来妈妈会喜欢的穿搭更显超绝儿童身材,和美女朋友在一起时会被评价她美你可爱,那就是我的背影。说到底还是参加了合唱团,可是在团里就很边缘,电影里没服装了还是太欺负人了,但是也确实身高限制只能站边边还是体会过的,那就是我的位置。
设置在东北的朝鲜族群体很有意思,刘娴看明美和妈妈用朝鲜族语言吵架时的手足无措,想到《外语》里法国女孩Fanny在Lena家听他们用德语争吵的样子。似梦非梦也在这里,如此drama的经历是与我无缘的,不过那时有朝鲜族朋友在身边,现在只是在心里了,她给我写的东西里“자세히 보아야 예쁘다. 오래 보아야 사랑스럽다. 너도 그렇다”多年后还有印象。会想如果我们当年吵架,她能像电影里那样扇我一下就消气该多好,如果打疼了记忆还能更深刻。
喜欢的情节:修理相机镜头的时候,明美举着手电筒,刘娴拖着她的手肘,怕她累到,是独属于女孩之间的心思和亲密。朝鲜族婚礼上,明美唱给刘娴的《小白船》,是对她少年宫表演的回应,那时我在看着你,是独属于女孩之间的体贴和默契。
在《嘉年华》八年后,先后看了美君和文淇的两部新作,不同的导演不同的风格,都是和漂亮姐姐合作,演技是经受得住考验的。
听播客中主演们在对明美结尾的解读和未来的畅想,无论是酸楚还是释怀都是我难以体会的,这也是我和主角的不同,她的平静下隐藏着敏感的波涛,我是很看淡这样的结局,早知天使不会是你一个人的。还有主创们提到全女的工作氛围,“不会出现一言堂”,安全的环境可以表达深刻的思考,矛盾也可以开诚布公地面对,“希望这样的剧组越来越多”。
青春片就是要柔光滤镜,和《梦之歌》《光,光,光》成为我并列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