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logue:

本人特别少二刷電影,總會覺得已經知道後面的故事走向了,再看一遍沒有新鮮感。為數不多N刷過的電影也是因為長途航班隻有那麼幾個可以選的,隻好來來回回地看。《死亡詩社》是第一個讓我突然有很強烈的二刷欲望的電影。

第一次看《死亡詩社》是在七上期末,一節語文課上。那是一聽這個名字還害怕是不是恐怖片。看完電影後好像也沒有留下什麼特别深刻的印象,就記得這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很厲害。

當時讓我印象很深的兩段一個是Mr. Keating叫他們翻開書本的第一件事,是撕書。撕掉entire introduction - Understanding poetry那一段。撕掉别人的見解,“think for yourself”. 這也是我雖然痛恨寫文學評論 但是還是很喜歡這一種賞析文字的方式,沒有标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

還有一段是Mr. Keating讓他們自己寫詩,可是有一個學生的思想似乎被自己禁锢住了,不願意嘗試(嗯七年級看的時候就覺得我就是這樣的)。Mr. Keating便讓學生對着教室裡的一幅畫像根據他的提問說出自己第一眼看到的,不要猶豫,這在種pressure下面,HE DID IT.

...

Mr Keating的教學方式與衆不同,不是枯燥無聊地坐在教室裡聽他講課,而是讓學生們“體驗生活”,啟發他們的潛力,這樣在他們賞析别人的作品時,便不會去套什麼賞析公式,他們可以relate到自己身上,think for themselves. 從他們的視角去理解這首詩or文字,不是一味去推測作者的想法。賞析或許就是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理解吧。小學做過的語文閱讀有很典型的題目“作者寫xxxxx句的意圖是什麼/想表達什麼情感”經常有段子是說作者自己原本都沒有這種意思,卻要被硬生生地加上這種理解。既然多數情況下這都不是作者本意,何必出題出成這樣,從小教導我們曲解别人的意思(?)而且往往這種題一定會有什麼套用的技巧,也一定會有一個标準答案。可是這有什麼意義呢?不如讓我們自己去理解,有自己的觀點,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應試教育下教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很大概率沒有自己的主見,永遠是随波逐流的浮萍。雖然這樣可能會方便管理,但原本生氣勃勃的孩子卻變成了死氣沉沉的考試機器。

好像從讀了Educated之後就熱衷于探讨學習的意義,在本來的國際學校有成為公立學校的趨勢之後,也沉迷于教育這一話題。Mr Keating和這所美式公立學校的教學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跟中國的公立體制一樣,隻要你知道了這麼個知識點,你知道在考場上怎麼寫某種題,你知道怎麼考出一個好成績就足夠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深刻去理解一件事情,真的學到心裡去了嗎?有多少人是存有“這不考就不用了解”的心理生活在這世界上的?除了考試,自己沒有興趣嗎?每聽到“這又不考我學什麼”這類言語,都會很憐憫說出這話的孩子。他們說出看到“不喜歡”的事務,不願意了解的理由首先想到的原因是不考,而不是沒有興趣。他們的生活被一場場考試和考卷上那紅色的數字充斥着,枯燥而又乏味。說回電影,Mr Keating的特立獨行也遭到了其他老師的排擠,有學生問Mr Keating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去路,為什麼要呆在這裡受罪。他回答“Because I love teaching.”

...

還有當Mr Keating受到前輩指責這種創新的教育方式的時候,他依舊堅守自己的觀點“learn for yourself”

...

這個前輩的“at these boys’ age?”和強調 ”Tradition”, “Discipline”諷刺極了,這些學生像是被遙控的傀儡,身邊的所有人替他們決定他們的人生,除了他們自己。可是所有人無論多大,隻要能表達觀點,都有屬于自己的選擇權不是嗎?幼兒園的小baby也可以抗議今天不要穿粉色的衣服要穿藍色的。更何況這些intellectuals,那怕他們年齡沒那麼大,他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父母所謂的“都是為了你好”,不過就是從他們自己的觀念裡為了你好,他們的觀念是與時俱進的嗎?應該很少人會說是。他們眼中的好,是屬于他們成長的時代,屬于他們成長過程中得出的經驗。時代的變遷也早把這些思想變的陳舊了。更何況他們自己有着從他們成長中得出的經驗,那這些經驗不也是他們一次次摔倒後再爬起來得出的。為什麼他們的下一代就不能自己摔倒自己爬起來了?這種“保護”也不見得有多好。鄙人愚見,隻要設好絕不可觸犯的邊界(like illegal things)在這個邊界内自由成長探索,不好嗎?

Epilogue:

Pass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energy to do anything. 有屬于自己的信念,或者在學習成長中建立自己的信念,擁有自己的passion,或許是讓一個孩子自主學習最好的方法。(完了被mbs那個采訪整的洗腦了)《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這部電影的名字是來自一個study group,幾個學生們躲在樹林中的cave裡,輪流讀詩,作詩,互換感想,也有free talk。這種一起沒有目的地品味詩詞是我很羨慕的狀态。

Mr Keating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把他們帶到教室外,說了兩個貫穿全片的句子“Oh Captain My Captain”and “carpe diem”[carpe diem means seize the day] 他說希望學生們叫他Captain,現在看來,這個Captain或許是一個意象,this captain leads them to sail and seek in this endless world. 每個人有屬于自己的Mr Keating, 不過有的人的可能被一些disciplines給kick out了,有的可能暫時是invisible的狀态,當找到自己的Captain的時候,hope that he will be with u.

In addition,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并不代表天天學習就seize the day了,just make your day meaningful, for instance if your goal today is relax那你就玩一整天睡一整天,你完成了你這一天的goal – relax,你并沒有“荒廢”這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