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郁悶,于是惡補了幾部一直拖着沒看的皮克斯。這部《心靈奇旅》甚至之前看過了皮克斯團隊制作的幕後制作的紀錄片,拖到現在才看。知道大概率會touching到好幾天緩不過來,所以慎重地選擇完整時間去觀看。

讓我觸動的設定是這個溫柔彩色荒漠的未生世界以及一個個跳躍鮮活的小靈魂體。我不知道是否隻有我一個人如此,我時常地,總是地進入電影裡所展現的“忘我世界”。有時是專注于某事,有時并非專注于某事,忘記我是“我”,忘記自己的身份,忘記自己的容貌形象,忘記自己的年齡,而變成一個像電影裡所展現的那樣一個隻是一個小小靈魂體。

電影也展現了作為這種靈魂體所面臨的選擇,要麼找到自己的spark回到現實世界,要麼會進入一種執念的黑暗力量。但是就算是未出世的靈魂都要在everything house裡面去經曆各種各種職業興趣的曆練去提醒自己的價值所在,去找的那個最後的spark。好像隻有具有某項具體的熱愛才有資格去往地球生活。

我們總是在追求各項指标的qualify,職業的,人際關系的,父母的,甚至是你自己的喜好。22号找不到自己qualify的事情而不願進入世界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

Purpose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purpose是生活的全部嗎?當然不是,反而是這些細節成為了撫愈了自己,我想我就是這樣活着。22号所找到的糖果,披薩邊,半塊面包,通風口隔欄的風,以及那片落葉。我時常在街角抓住這樣一片落葉,并且從中獲得一樣的感受。我想我對所有生活細節所獲得的滿足感,文學,畫面,街頭藝術,繪畫,一塊蛋糕,粗糙的樹幹,這種生活中微妙的反映何嘗不是一種spark呢?

Your spark is not your purpose, that

last box fills in when u are ready to come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