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回憶與現實場景的穿插,時空的錯亂節奏和視角轉換,讓人幾乎迷失其中,分不清眼前畫面到底歸屬何處。譬如Sophie追問父親的生日,在旅程繼續向前推進,錄像畫面倒帶再次回到這個時刻後,我們才知道Calum不願談論自己生日的真相。於是整部影片的踟躕零散,長長的靜默與顫動的衣物紋理,變成了Sophie在回憶旅程中的情緒浮沉,不斷拾撿著被錯過的碎片,拼湊出記憶的暗面。她說我們分享同一片天空,於是我們也跟隨攝像的視角,躺下看天空斜斜劃過的滑翔傘,定格在無盡的透亮的低語著訴說的藍。無比震撼在最後一幕,機場告別的童年畫面向右漸漸偏轉,是手持攝像機的成年Sophie,與童年的自己共同凝視著父親的最後一面,看他轉身走入那個不斷閃回的,燈光閃爍的舞池。這裡彷彿是回憶與當下之外的第三個時空,穿梭抵達的Sophie在這裡與父親重逢,彼時無法說出口的話,不夠懂得於是隻能在暗流中洶湧的情緒,在這裡迸發出來,流進光與暗的鋒利交界,融化進拉扯變形的樂曲。明白了這一幕的時刻,也就彷彿啜飲了影片每一滴剋制的憂鬱,沉入結局龐大的情緒餘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