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當時在蘇聯統治下的烏克蘭境内普裡皮亞季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發生爆炸,被認為是人類曆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2019年,HBO拍攝了5集紀錄片《切爾諾貝利》,再現了這一事件始末。

...

當年26日淩晨1點23分,附近的居民被爆炸聲驚醒,隔窗看到不遠處的火光,而核電站總控制室内,伴随着警報長鳴,值班人員們驚恐地看着儀表牌上爆表的溫度值,徒勞地按壓操作鍵,手腳發軟,面色慘白。

...

故作淡定的工程師大聲威脅值班人員去下面查看情況,值班的隻好沿着管道走,一轉眼,領頭的那個人皮膚變得奇紅,而從管道深處被救出來的人半張臉都沒了,絕望的呼喊響徹其中。

...

核電站外,地面上到處都是炸落的碎石,一群年輕的消防員正拼命滅火,其中有人戴着手套抱起一塊黑色磚頭扔遠,不多久,他的雙手被腐蝕得血肉模糊,坐地上呻吟。被上司命令再靠近一點滅火的消防員望着可怕的火光和詭異的煙霧,遲疑着,最後還是沖了上去。

...

...

就在核電站附近的小鎮上,居民們紛紛出來圍觀天邊的火景,孩子們在飄散過來的煙塵中嬉笑玩耍,仿佛那是節日的美麗煙火。

...

核電站領導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以為隻是普通的爆炸,他們聚集在辦公室裡徹夜開會,先是互相指責,确定了背鍋者名單。随後大喊口号,互相安慰和保證,得出了“情況已經得到了控制,沒必要慌張”的結論。

...

但是,前去查看反應堆的研究員,隻是接觸了升騰起來的煙霧,一轉頭立刻變得臉皮血紅。

...

這一天清晨,普裡皮亞季鎮學校照常開課,校園裡學生們三三兩兩進入教室,誰也沒注意到一隻鳥兒突然高空墜落,空氣裡彌漫着腐爛、死亡和變異的氣息。

...

以上是紀錄片《切爾諾貝利》第一集呈現的大緻内容,之後的四集講述的是人們面對前所未有的災難,如何應對以及所作的犧牲。

雖然是美國人拍攝蘇聯時代的紀錄片,但《切爾諾貝利》的态度是相對客觀的。它如實還原了當時的慘烈景象,它展現的是一個人為災難的運行軌迹和造成的永久性傷害,也表現了人們頑強的生命力和可貴的真情,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切爾諾貝利反應堆的堆芯爆炸每小時産生的核輻射量相當于廣島原子彈的兩倍,它污染空氣、水和食物,所到之處,森林寸草不生,生靈塗炭,人類千瘡百孔,面目全非(字面意思),身體免疫系統癱瘓,在極度痛苦中死去。那些被感染者的屍體,被放置在鋅皮棺材裡,四周鐵焊密封,再用水泥澆築,隔離在地下,仿佛靈魂永不得出。

...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毫無防備,卷入其中,這時候消息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管理者不那麼看重利益,不那麼在乎動聽的說話方式,不對專家抱有偏見,那麼在爆炸之後他們會盡快組織撤離;如果居民知道核爆的危害,他們也不會閑庭信步地上街任由輻射;如果一線工作者被告知自保的方法,他們也不會在前仆後繼的路上一個個倒下。可恨的是有時候災難可以避免。

可貴的是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的那些英雄,勇于擔責的官員,尋求真相的科學家,還有那些參與其中的普通人。

為了降低堆芯的内部溫度,三個工人趟過滿是毒水的管道打開閥門放水,為了不讓堆芯溶化後流入地下水;四百個煤炭工人被征召到核電站底下挖隧道,後來他們之中的一百多人都沒有活過40歲;有近60萬人到切爾諾貝利處理善後工作,包括勸說村民搬遷,槍殺被輻射的動物等,他們像蝼蟻一樣,酗酒酗煙,自知時日無多。正是這些人的付出,才抑制了事态的進一步惡化,給更多同胞創造了生存的可能。

除了這些群像,《切爾諾貝利》裡的幾組人物關系也令觀衆動容。消防員妻子死守着面目全非的丈夫久久不願離去,卻給腹中的胎兒招來了厄運,伯恩斯主席和列加索夫教授的共同體感覺無疑是官員和專家的理想合作模式,列加索夫與烏拉娜兩個物理學家之間的惺惺相惜是對科學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和良知的贊賞。

...

...

...

作為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核心人物,列加索夫教授代表着真相。紀錄片中,他在審判法庭上勇敢地說出了導緻這次事故的起因,除了工程師的操作失誤,還有蘇聯政府貪圖便宜購買的制造原料。這為他招來了囚禁之禍,1988年4月26日,也就是切爾諾貝利爆炸案後整兩年,列加索夫下樓倒垃圾的時候躲過密探的監視,将披露真相的錄音帶藏在隐蔽處,回屋後便上吊自盡。而現實中,列加索夫并沒有機會在法向世界宣告真相,他悄然自殺,留下一盤錄音帶。那些慷慨陳詞,對他貢獻的肯定,行為的闡釋,都是後人附加的。

...

紀錄片《切爾諾貝利》以大量的史實為基礎,片尾放出了人物原型和具體數據,雖然前面5集的内容足夠震撼,但看到照片還是會又一次被擊中。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