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比較晚,被朋友和同事推薦,快要下線了才選了一場去看,這個内容隻能說值回票價,但要是說是多頂好的電影,倒也不至于。

噱頭是什麼?暴力場面,大尺度,幫派,灰色地帶,主角身份争議性,所謂“用典”,“邪教”,屠殺,人性“覺醒”

但怎麼說呢?看下來其實很難投入進去,也很難共情到主角,可以歸因到我個人偏好更傾向于頭腦型主角,陳桂林的人設倒是從頭到尾的統一,一個街頭混混,意氣用事,争奪“身價”

市場可能覺得比較燃,比較熱血的點,我隻覺得個人英雄主義,這個衰仔是不是自我意識過剩?甚至懷疑編劇和導演是不是青春期得到的關注不夠,才造成的某種心理缺失。

如果把這個故事放在古龍俠客背景,還能抛開現實談一句快意恩仇,江湖浪子。

可是現實背景隻覺得主角是沒讀過書,腦袋空空的盲流,陳桂林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台灣特别的大,幫派的世界特别的空,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台灣省的人民看到你哈哈哈哈哈,為了搏出位,真的是有夠拼。

不否定除三害為社會穩定帶來的貢獻,可是觀衆作為上帝視角來談什麼“君子論迹不論心”,就有一點太歪屁股偏向了吧,主角控嗎?

還有導演的鏡頭語言真的是夠啰嗦,就拿陳桂林發現尊主是在騙人那段鏡頭為例,明明把鏡頭帶到陳桂林發現骨灰盒就已經足夠表明了呀,甚至是打開地下室入口也可以忍受,真的是把觀衆當成傻瓜嗎?一定要把鏡頭說的這麼的透徹,後面啰裡八嗦這麼多無用鏡頭,又是傳送帶,又是找儲物盒,節奏掉下去,觀衆怎麼可能緊張的起來?

腎上腺素根本上不來,而且主角挂開這麼大,觀衆全靠你的那些暴力場面刺激嗎?有種硬撓人腳底闆來把人逗笑的尴尬感,不能說無用,就是不太高明

還有匠氣真的很重,誰看了這一部成分這麼複雜的半文藝片,都會覺得導演就是為了沖獎才拍的這玩意

很多人誇贊的最後一段大屠殺場面,在影院看的時候隻想笑和失去耐心,尤其是屠殺完了出去自首,說覺得自己對不起社會,那一刻導演幽默技巧達到了巅峰。

其中一條主線就是陳桂林的忏悔和他良心善心的覺醒,可是真的有必要嗎?誰在乎他是否忏悔呢?他就是一個totally definitely completely one hundred percent社會敗類,這一點難道是什麼有争議的事情嗎?

他不會覺得他拿槍屠殺邪教群衆是在做什麼正義審判吧?那一刻他不會覺得自己代表着正義,自己在公正執法吧,救大命了,尊主團再愚昧再無知再害人,殺死尊主點到為之即可,剩餘的人自然有法律去審判他們,且不說他們作為團夥作案中的主犯或從犯,罪責至不至死,跟你陳桂林相比,你們完全就是一類人啊,你有什麼資格去審判?

他如果真覺得自己是大俠,看不出一點大俠的仁善之心,也看不出一點大俠的頭腦,解決問題全靠1v1肉搏和開挂,前期作為幫派馬仔殺人如切菜,與警察肉搏後逃脫沾沾自喜,後面什麼綁架醫師的孩子但不傷害他,救風塵解救小美送她離開,救下吐黑水小孩揭露真相,真的很老套

這些導演一旦是想要立在一個什麼高度,寫一些複雜具有争議性又飽滿的人設,就是要描寫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殺人家回家的路上扶老奶奶過馬路這種神經病情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喽~

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