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每個人都渴望變得有錢,渴望積累更多的資産和财富,以此實現更大的野心和更多的自由。
試想一下,如果有天有錢成為一種病,并且越有錢的人死的越快,會是怎樣一副場景?
最近有部高概念新片,就把這個腦洞拍了出來。
财富流感Rich Flu
導演: 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
編劇: 大衛·德索拉 / 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 /
佩德羅·裡韋羅 / 薩姆·斯坦納
主演: 瑪麗·伊麗莎白·溫斯特德 / 拉菲·斯波 / 洛蘭·布拉科
蒂莫西·斯波 / 喬納·豪爾-金 / 更多...
類型: 驚悚
上映日期: 2025-01-24(西班牙)
片長: 116分鐘

這是一部西班牙驚悚片,今年初在西班牙上映。
早在去年十月,在有着“西班牙第一奇幻電影節”之稱的錫切斯電影節上,它就曾經亮相展映,并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雖然最終并未獲獎,但足以見得其分量。
原因無他,此片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曾拍出一部曾席卷全網的高概念電影《饑餓站台》。

《饑餓站台》被稱為“垂直版《雪國列車》”,憑借其大膽的腦洞、新穎的設定和辛辣的諷刺,上線流媒體後迅速火遍全網,在網飛獲得近九千萬的播放量。
續作《饑餓站台2》有着狗尾續貂之争議,但大家依舊對導演的後續作品充滿期待。
這部時隔一年推出的新作,再次憑借反烏托邦的設定和生猛的腦洞引爆觀衆的期待。
但在影片上線後,卻從開分的8.1下降到目前的6.6分,口碑狂跌不止。

片中的故事圍繞着女主角勞拉展開,她是一家電影投資公司的高管,屬于典型的精英階層。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傾聽電影制片人賣力講述劇本和創意,并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态進行審判和取舍。
此外,勞拉還經常出入電影節首映禮等名利場,享受着紅毯、相機和聚光燈帶來的虛榮。


在優渥的生活和充實的工作之外,勞拉的家庭卻并不和諧。
和丈夫離婚後,勞拉一直想把女兒接到身邊,給予她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
但丈夫卻認為勞拉忙于工作,沉迷于物質至上的生活,還嘲諷她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女兒常年忍受父母的矛盾,對父母感情冷淡,一家人的關系十分僵硬。

這天,勞拉接受了一份特别的工作,需要乘坐私人飛機前往阿拉斯加。
這家私人飛機極其奢華,不僅專人進行服務,有種類豐富的高級酒水供應,就連衛生間用的護手霜都是奢侈品。
在飛機上,勞拉還結識了另一個同行的男子。

通過聊天得知,男子是一名頂級富豪,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奇怪的是,就在當天全世界突然死了三個富人,這讓男子的排名直接上升了三名。
勞拉還注意到,在和男子對話的時候,這名男子的牙齒白得發光,看起來十分詭異。

抵達阿拉斯加後,勞拉受到了同事的接待,并了解了新項目的相關信息。
公司想要大規模擴展慈善部門,以此提升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勞拉在繼續擔任電影投資人的同時,要兼任慈善部門的相關職責,而公司也會為此支付更多的薪水。
勞拉毫不猶豫地簽署了協議,而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參加一場特别的拍賣會。

這場拍賣會的拍賣作品由王室捐贈,是法國名畫《梅杜薩之筏》的複制品。
起拍價5萬英鎊,在一番你來我往的競拍之後,勞拉以200萬英鎊的天價拍下了這部作品。
這種揮金如土的體驗讓勞拉感到無比興奮,她在全是富人階層的宴會裡感到目眩神迷。
衆人的尖叫把勞拉拉回現實,原來是畫作的捐贈者、剛剛還一切正常的王室成員,突然間發瘋抽搐随後暴斃倒地。


勞拉難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很快又有更壞的消息傳來。
就在最近幾天,世界上的頂級富豪接二連三地離奇死亡,沒有人知道死亡的原因。
當巨額财富變成瘟疫蔓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牽連其中,社會也因此變得一片混亂。

從頂尖富豪到科技大佬,從銀行大亨到皇室成員,這些處于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為求自保,使出了渾身解數。
他們紛紛關停企業、抛售資産、焚燒豪宅,隻為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這場突發的災難中,受害的遠不止上流社會,底層民衆也開始制造暴動,希望國家盡快處置富人以解決危機。
一時間,這場名為“錢流感”的病毒在全球席卷開來,越是有錢的人越先遭受攻擊。

眼見天下大亂,勞拉的家裡又發生了新的麻煩。
勞拉的女兒離家出走,跑到了勞拉母親居住的鄉下,想要遠離父母。
為了把女兒接到身邊,勞拉決定親自去一趟。由于航班全部停飛,勞拉讓助理買了一個私人飛機的座位。
在離開之前,勞拉還想哄騙助理簽下接收自己名下财産的協議,可惜助理識破了她的計謀而作罷。

來到鄉下之後,這裡俨然是另一副場景。
這裡的人都是普通民衆,“錢流感”尚未波及至此,女兒也快樂地享受着鄉間生活。
但在勞拉看來,這樣的地方不符合自己上流階層的身份,她也不希望女兒在此“堕落”。
而勞拉的母親卻對勞拉這樣的人嗤之以鼻,她犀利地批判了上流社會和當權者的貪婪、自私與虛僞。

矛盾重重的一家人還未達成共識,新的挑戰又接踵而至。
當地的居民得知勞拉來到此地,擔心富人的病毒會被勞拉帶過來,于是聯合起來想把她趕走。
一家人不得不離開,在勞拉母親的建議下,他們決定先前往北非避難。
簡陋的小船上,勞拉一家難得的聚在一起,駛向未知的遠方。
他們不知道的是,前方即将迎來更複雜的困境,以及更加生死未蔔的命運……


作為一部高概念驚悚片,導演烏魯蒂亞延續了其擅長的“反烏托邦”構想。
把财富和病毒聯系的設定讓人啧啧稱奇,又對其後續會發生的故事充滿想象。
電影前半部分充滿喜劇的基調,無論是對于佩爾、歐容等電影人的調侃,還是對牙齒發光這一病征的滑稽腦洞,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勞拉這個角色在事業和家庭間的失衡,在名利場裡的虛榮、傲慢和自視甚高,也被诠釋得十分到位。
再加上富人接連離奇死亡的奇觀,以及“錢流感”逐漸蔓延的懸疑感,都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可惜的是,到了電影後半部分,影片的問題卻逐漸暴露。
首先是對于“錢流感”這一關鍵設定并未進行具體解釋和展開,病毒從何而來,如何得知宿體的财富多少,如何計算精确到每時每刻的财富實時變化,如何與牙齒發生反應,這些都經不起推敲。
電影隻給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卻并未試圖從邏輯層面将其合理化。這就使得這個乍一看十分吸睛的概念,最後變成了如同海市蜃樓一般隻可遠觀不可細想的空殼。

此外,影片的前後兩段也十分割裂,觀感落差較大。
前半部分從高概念入手,然後逐一呈現銀幕奇觀。
離奇病毒、富人暴斃、股市大亂、白宮恐襲、遊輪轟炸、全球暴動……
想象力十足的劇情和生猛大膽的場面,構成了半部腦洞大開的奇幻諷刺電影。

但到了後半部分,就徹底轉變成了半部紀實求生電影。
先前鋪墊的概念不再進行延伸,奇觀也不再繼續展現,取而代之的是宛如紀錄片一般寫實的難民營和荒島求生。
即便抛開前面的高概念設定,後面的劇情也依舊成立。這種前後完全可以視作兩部電影的割裂感,以及高開低走的滑坡式體驗,也是這部電影遭受觀衆差評的原因之一。

最後,這部電影在立意和表達上也存在過多且分散的問題。
作為反烏托邦電影的擁趸,烏魯蒂亞在每一部作品中都體現了其對社會運行的權力結構、階級差異、貧富矛盾等問題的深刻洞察和辛辣諷刺。
此外,他還精通文學和藝術,喜歡将大師名作作為影片的彩蛋。
比如《饑餓站台》中的《堂吉诃德》《溺水的狗》,以及《财富流感》中的《梅杜薩之筏》,以此來引導觀衆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電影。

但對于表達者來說,一旦想傳達的過多,就容易陷入自嗨的陷阱。野心太大就會讓每個觀點都如同蜻蜓點水一般,難以走進觀衆的内心。
就像這部《财富流感》,在烏魯蒂亞擅長的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議題表達上,又再次加入了種族矛盾、地域沖突、國際政治、家庭矛盾等多個複雜而宏大的議題。
看似面面俱到,實則如同喊口号一般讓人感到空洞和乏味。

總的來說,《财富流感》雖然概念一流,但劇情和表達卻并未對其進行有效支撐和解構。
當全球電影市場都陷入創意不足的通病,備受追捧的“高概念”更不該成為爛片“低執行”的遮羞布。
有趣的是,這部電影一開始的場景,就是無數個電影行業的創作者在輪流講述他們的高概念設定,似乎越離奇就越吸睛,越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投資。
希望這段荒誕的諷刺,不要變成恐怖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