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分
個人懷疑憨豆先生電影的構思就源自于此吧,夏日海灘小鎮碎片式、多視角人物的展現人們度假的快樂,有種巴薩諾瓦音樂的惬意感,隻是反反複複黑膠唱片隻有那一首歌曲略顯單調。

于洛這個IP很顯然沒有卓别林和憨豆先生出彩,他的外表或者裝扮太過于普通了,放在人群中我甚至都無法找到他,這也是這種題材電影最關鍵的特點,人物不能臉譜化。卓别林的小胡子、禮帽、肥褲子、拐杖可以幫我們一眼識别他,憨豆先生的面部形象非常具有特點,他的鬥雞眼、偏分頭、臉上的表情豐富都是可以迅速識别他的關鍵。從這點來說,這部電影就很難抓住人物的形象IP吸引到觀衆,所以盡管是1953年的電影,但是看的人卻并不多。

總是給别人制造麻煩問題的于洛先生,肢體動作卻并不明顯,故事比較松散,更像是擁有瑣碎片段的散文,而且人物設定制造的麻煩太多了,總讓人覺得有點降智,不讨喜,好像刻意為了制造麻煩而麻煩。

但抛開故事情節隻談基調,電影就像獨自漫步在夏日海灘,伴着優美的音樂、美麗的風景,此時海風徐徐吹來,像母親的手溫柔的撫摸着你的長發,白色的浪花不斷拍擊着岸邊的礁石,發出治愈般的“沙沙”聲,真的很浪漫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