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分
這是一部探讨“靈魂伴侶”打開方式的電影,雖然這種開放式情感狀态,不太符合亞洲人保守的思想風格,但我認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生命有無數種可能性,選擇适合自己的就好)。

男女主相識于1988年,那會他們僅是同學關系,男主這長相加上能說會道又有錢,桃花那叫一個泛濫,女主單純保守略死闆,但對男主一見鐘情。男主或許對每一個桃花都是赤裸裸的見色起意吧,女主這種小清新讓他不忍心下手,于是他們約定要一生都做朋友。

或許在我們看來,異性朋友是不會發生親密接觸的,然而歐洲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他倆偶爾睡在一張床上,拉手擁抱接吻一樣沒拉下,隻是沒有發生性關系,男女主認為這是他們的友誼底線,互相傾訴,互相懷念,但是互不打擾。

女主中間戀愛了一個眼鏡男,倆人也交首付一起買房了,結果眼鏡男某天發現女主一直在給男主偷偷寫情詩,醋意大發,認為女主既然那麼喜歡男主為什麼不和他再一起,于是倆人分手。男主這個感情線就非常混亂了,用他的話來說,他見了所有妹子都會有性沖動(其實女主非常在意這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這件事上其實就能看出他對女主很在乎,不想傷害她,甯可壓抑着自己的欲望,跟她保持一定距離),所以他身邊女友不斷的換來換去,直到某女人懷孕不得不結婚。

電影中倆人兜兜轉轉了15年,男主被綠離婚後表白女主,倆人才真正的從靈魂伴侶升級為戀人,甚至約定結婚。雖然故事後面的走勢有點出乎意料,這倆人好像始終被命運詛咒,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時間閱曆陪伴下互相成長的感情很難被外力破壞(除非死亡)。

其實在我看了諸多愛情電影和文學作品後,我對愛情的态度看法其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曾經的我認為,我愛一個人,我就要得到他的當下,我要破除一切阻礙立馬就要和他在一起,要天天黏在一起,把所有情侶要做的事情打卡做完,要秀恩愛,要高調,如果對方不答應不同意,就說明他不愛我,也不合适,就再見。
然而事實上,真這麼做了的後果就是大家當初都被激情附身,轟轟烈烈的時候互相許諾,根本沒有在意倆人的三觀愛好是否一緻,生活習慣是否相同,忘記了彼此後面要承擔的責任和激情結束後平淡期的相互成長,最終分道揚镳。再遇到上頭的,繼續死循環。
後來我想,與其想着去與某個人相戀糾纏,排解寂寞,我們大概最該學會的是如何愛自己,給自己一個孤獨的思考期,愛一個人也是需要時間去醞釀的,在見不到他的日日夜夜裡,在無法與其有親密接觸的時候,問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願意繼續愛下去,是否願意把所有的他不在的這些時光拿出來,為了這段愛去做些什麼,去思考些什麼,是否這段愛可以突破時間的重重阻礙,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踏實,想起對方時是否感到内心充實滿足。
雖然我一直在朋友圈反複提到正緣的一些看盤技巧,但實際上我認為所有的玄學知識都比不上自己的内心感受來的真實,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時間來帶給我們最終答案。

無論是在一起一天也好一年也罷,女主的愛情雖然波折,但也為她的寫作事業提供了很多素材(雖然電影沒有鋪展開),我相信有很多人應該聽說過“延遲滿足”這個小技巧吧。這也是猶太教育的核心,也是猶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延期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未來最大的回報,同理,愛一個人也一樣,不要急着去得到他,慢慢來,像朋友一樣的相處了解對方,把對方融入到你的生命中,跟漫長歲月融為一體,最終你們得到的不僅僅隻是純粹的愛情還有永恒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