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越來越陰郁。
尤其今年被輿論推上神壇的幾部大熱。
《寄生蟲》《小醜》《愛爾蘭人》……
有意無意,他們背後都有一種力量在支撐着共鳴。
恐懼。
恐懼階級,恐懼邊緣化,恐懼時間。
2019,好像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急迫地要找到活着的意義。
為什麼?
前兩天,美國知名影音雜志《Consequence of Sound》公布了一則片單,盤點從2010年到現在,10年間25部最佳恐怖片。
它或許能為你解答——
這10年,是一種什麼力量推着我們走到今天。
TOP 25《愛在初春驚變時》(2014)
中文譯名最美的一部,顯然緻敬了《愛在黎明破曉前》。
這也是它入選的理由——
反恐怖片常規,渲染羅曼蒂克。
男女主人公在意大利相遇,仿佛異性戀版《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但,兩人親熱時牆角盛開的一朵妖娆的花,暗示着事情沒這麼簡單。
在懸念的層層推進中,女主角逐漸暴露出真實的身份。
但妙就妙在,恐怖和愛情,水乳交融。
導演沒有讓任何一方淪為大路貨的噱頭。
男主角對女主角的告白,更像是影迷寫給恐怖片的情書:
“對未知的害怕,反而使一些東西變得美麗。”
TOP 24《魅惑》(2014)
主角美人魚。
……這尾巴你說是鳝魚我也信。
美人魚姐妹倆在人類的成人夜店裡燃情disco,分分鐘尺度爆表給你看。
但勁爆豔舞的背後,是暗黑壓抑的成長線。
堪稱三級邪典版安徒生童話。
它為美人魚的故事寫上續篇:
應該在海底化作無聲泡沫,還是将負心的愛人拆骨入腹?
真正的恐怖在于——
長大以後,你知道暗黑童話裡說的,都是真的。
TOP 23《惡魔的糖果》(2015)
怎麼把一個平平無奇的兇宅故事,拍進2010年代恐怖片25佳?
以《奪命之愛》出名的導演肖恩·伯恩的答案是——
往裡加點兒重金屬吧!
全程模仿着心跳的鼓點,把你拽進無盡的黑暗與恐懼。
和耳鳴。
在狂躁的“聲”對面,是濃烈的“畫”。
傑斯是家庭裡盡責的丈夫和父親,也是野心勃勃的藝術家。
天才和惡魔,有時隻隔着一線。
他自己也分不清楚——
是你自己在畫畫,還是有人驅動着你的筆?
TOP 22《此房是我造》(2018)
又名,《别惹建築師》。
Sir的私人鐘愛,因一個人。
拉斯·馮·提爾。
完全沿襲了《女性瘾者》的拍法:章節式結構、旁白、私人回憶視角……155分鐘,近乎鋪張浪費的暴力視聽。
英文名直譯——傑克造的房子。
隻有看到最後你才知道,最可怕的并不是那一百多分鐘的血肉橫飛。
而是揭開簾子背後,他造的那幢,無人能複刻的。
“房子”。
TOP 21《傑羅德遊戲》(2017)
荒野别墅,夫妻激情一夜,玩起捆綁Play。
她被綁好了,他……卻心髒病死了。
情趣捆綁,體驗恐懼臨界點;
真人捆綁,體驗的就是恐懼的極限點。
屍體招來的先是蒼蠅。
然後野狗。
再是身體脫水……
一分一秒過去,極限眼看就到。
自殘也是自救。
問題是,何時才敢下手?
TOP 20《科洛弗大10号》(2016)
一道心理測試。
孤身一人,被困地窖裡。
有人給你吃穿,還告訴你外面已經世界末日了。
出去就得死。
信還是不信?
再一道選擇題——
地窖出口唯一的玻璃門,有個人為刻出的“救命”。
你逃,還是不逃?
再一道推理題——
你看見有人撲上玻璃門上來求救,跟你說外面大氣已經被污染了。
碰到一點有害物就會死。
到底誰在搞鬼?
終極恐懼,就在這套環般的危機中向你施壓。
你從沒看見過世界末日。
但你信了,這就是你的末日。
TOP 19《寂靜之地》(2018)
評論兩極分化,但獨特的設定讓它成為我們談論恐怖佳片時,繞不開的一部。
抛棄聲效,唯有死寂。
而偏偏隻有這種死寂——
才無限接近于生。
當踩到釘子,當臨盆待産,當喪失所愛。
你想放聲大叫!
但怪獸近在咫尺。
最放肆的痛,最極緻的忍。
TOP 18《小醜回魂》(2017)
2017年最恐怖電影。
兩年前的噩夢,到現在還會有陰影。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它是童話片。
但直到中年才發現,它是寓言片——
信誓旦旦要保護内心最珍貴的東西,往往無力。
TOP 17《獨自夜歸的女孩》(2016)
宗教恐怖片。
玩盡了“皮”和“裡”的隐喻——
皮,是吸血鬼的黑色鬥篷;
裡,是目光無邪的伊斯蘭教女孩。
皮,是刻着經文的男人;
裡,是獻祭信仰的獵物。
伊朗電影,依然後勁大。
TOP 16《無名女屍》(2016)
2010到2020年,恐怖片化繁為簡。
大場面、大血腥玩到了極緻,不少恐怖片開始另辟蹊徑——
小場景,搞大事。
比如2016年的小黑馬《關燈後》,和這部《無名女屍》。
如何在一具屍體上找恐懼元素?
解剖。
讓(恐怖片愛好者、喜歡法醫片)人感到過瘾的,就是看似可以以假亂真的人體解剖過程。
假設有恐怖的解剖圖
以及,最後在女屍身上的複仇。
一具屍體怎麼複仇?
靠幻覺。
當清醒之後再看發生過的一切,這才是真正緻命的瘋狂。
TOP 15《黑夜勿怕》(2011)
可能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恐懼。
夜裡熄了燈躺在床上,總感覺床下好像有點什麼。
但不能細想,越想你越睡不着。
這個小孩行動力比較強。
拿着個手電,一點點掀開被單——
最驚悚的。
是噩夢成真。
TOP 14《看見惡魔》(2010)
唯一上榜的一部韓國恐怖片。
說是恐怖,有點誇張。
還是韓國擅長的犯罪片。
連環殺手屢次作案,其中一次,殺了警察金秀賢的妻子。
惹了不該惹的人。
△ 7年過去了,崔岷植大叔手裡的錘子又一次舉起來了,上圖《看見惡魔》,下圖《老男孩》
為了報仇,金秀賢找到了真兇張京哲,但作為警察的他并沒有把張京哲緝拿歸案。
而是,開始玩起了貓抓耗子的遊戲。
抓了,打一頓,再放;抓了,再打一頓,再放。
每一頓打,都越來越狠。
每一次的摧殘,都讓兇手張京哲的肉體和心理,碾壓到了極緻。
到底誰是惡魔。
人性和獸性的對立,但最後被獸性吞噬時。
惡魔誕生。
TOP 13《 戰斧骨》(2015)
政治極其不正确的主題,但恰恰是文明進程的一筆真相。
對于美國西部開拓的過程中,那些嗜血的印第安人是白人的恐懼。
但濫殺的美國人更是印第安人的恐懼……
你看。
恐懼,伴随我們身邊,日日夜夜,由始至終,不論身份。
TOP 12《女巫》(2015)
Sir聊過不下三次。
基于17世紀的恐怖片。
曆史的恐怖感被處理得,既美麗,又不安。
小成本電影,但編導運用了無數考究深刻的生活細節,給你帶來種種似恐非怖的詭異。
瞪直眼睛的兔子、站起來的山羊、突然染紅的羊奶碗。
最詭異的詭異,是熟悉中的陌生感……
最恐怖的恐怖,來自于我們之間。
TOP11《陰影之下》(2014)
這是一部抛開了政治背景,就一點都不恐怖的恐怖片。
導演巴巴克·安瓦裡就是借着“恐怖片”去探讨真正的恐怖。
惡靈破壞的房頂。
其實,象征着戰火下,無辜平民的房子被摧毀。
要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才敢跟着美國健美操錄像跳操的女主角。
隐喻着高壓下,依舊沒有身體自由的女人。
人出門不得不穿上的黑袍子。
和男人誓死捍衛的價值觀。
甚至,當女人衣冠不整着急抱着孩子出門求助,遇到軍隊時,軍人對她說:
你這是什麼樣子?
我們是到了瑞士嗎?
陰影之下,黑暗匿藏了什麼?
現實,往往比黑暗本身更絕望。
TOP 10 《它在身後》(2014)
将艾滋恐懼,拍成鬼片。
電影裡鬼的設定,不是因為要報仇,才會追蹤上你。
它的傳播方式是。
打炮。
不要濫交。
不要打無準備之炮。
畢竟,你也不知道對方身上有沒有“鬼”。
TOP 9 《鬼玩人》(2013)
從1981年的第一部《鬼玩人》開始,走的就是血漿片的路數。
32年之後,再重拍這部《鬼玩人》,還是走的浪費血漿的路線。
電影裡的小木屋,還是當年的場景。
△ 1981年《鬼玩人》上圖,2013年《鬼玩人3》下圖
《鬼玩人3》并沒有照搬原來套路,反而與時俱進地增加恐怖程度,讓喜歡這種cult級鬼片的觀衆着迷。
而每版必有的經典鏡頭也讓老粉會心一笑。
惡心程度,和恐怖程度相輔相成。
成就了又一經典。
TOP 8 《母親的雙眼》(2016)
2016年最被低估恐怖片之一。
豆瓣和IMDb都隻6分上下。
但Sir敢說,這部電影與其他恐怖片不同的是:
它在營造畫外的恐怖。
導演尼古拉斯·佩謝刻意避開血腥,殘暴,畫面全程是壓抑的黑白,根本不見紅。
恐懼,引申于你對恐懼的想象。
像這兩個畫面。
父親打開浴室的門,發現兇徒正在浴缸裡敲碎自己老婆的腦袋。
但畫面一轉,到了坐在餐桌邊一臉驚恐的女兒身上。
或是,女主在夜裡帶酒吧裡認識的女孩回家。
但女孩突然有些害怕,想準備離開,下一個場景是女主在擦地闆上的鮮血。
你能随着一錘錘落在浴缸裡的重量,想象在浴室裡發生的恐怖。
你也能望着滿地的鮮血,知道昨晚這片平靜的餐廳裡發生了什麼。
這還隻是拍攝手法的驚豔。
更深層的,是它對心理扭曲的挖掘——
孤獨會對心智做奇怪的事
女孩唯一的朋友,是她的母親。
在母親去世後,她的玩伴成了殺害母親的殺人犯。她将殺人犯割掉聲帶,挖掉雙眼,鎖在谷倉裡。
成為自己的玩偶。
當父親死後,她更是舍不得讓父親下葬,一遍一遍地清洗着他的屍體,等着他再複活,醒來。
孤獨不可怕。
它讓人喪失理智,才可怕。
TOP 7 《生吃》(2016)
在《生吃》的豆瓣評論下,有這樣的一句話:
看完這個預告 昨晚夢遺了
《生吃》的預告毫不裸露、色情,但卻将兩個字,放大加粗:欲望。
欲望給人帶來的有兩種沖擊。
一是,隐忍時的饑渴感。
在電影裡,女主賈斯汀由于壓力,換上了嚴重的皮膚病,而這個病尤其在夜裡,會變得格外嚴重。
而且,作為素食主義者的她,在這場難以忍受的瘙癢下,對肉,尤其是生肉,産生了饑渴感。
越是渴望“止癢”,卻越是激發她對肉和鮮血的渴望。
這種隐忍,是格外的痛苦。
二是,釋放時的無意識。
對于吃肉的沖動,讓她開始對血腥的東西有着執着的癡迷。
無意識間,她被關進醫學院裡的太平間,差點啃食了屍體;甚至,在一場意外裡,吃掉了姐姐的手指。
在欲望的壓制下,潛意識,或是無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被獸性控制的人。
這才是恐懼的來源。
她是人?
她也不是人。
TOP 6《鬼書》(2014)
雜志直言:這是十年間最吓人的制作。
影片最開始,母親在給孩子讀一本鬼故事書。
逐漸,家裡出現諸多怪事。
而最詭異的是,你逐漸無法分辨,始作俑者是這本不祥之書——
還是歇斯底裡的孩子?
日漸癫狂的母親?
看這部片的心态在于——
别問。
爽就完了。
TOP 5《綠色房間》(2015)
拍了《藍色廢墟》的導演傑瑞米·索爾,又拍了個《綠色房間》,之後還拍了個《黑暗殺機》……
這是和顔色杠上了。
《綠色房間》的色調綠成一片。
但絲毫不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森林綠幽幽,像要把人吞沒。
房間綠瑩瑩,必有命案發生。
好的恐怖片,就是要在什麼都沒發生時,讓你心裡開始發毛。
果然,幾個樂隊樂手意外被關在裡面。
斷手露白骨、開膛破肚、野犬撕咬……R級暴力輪番上演。
暴戾直給的殺與反殺,讓你腎上腺激素飙升。
但最細思恐極的,是虐殺背後藏着、讓人無限噓唏的——
偏見與恨。
TOP 4《逃出絕命鎮》(2017)
有人認為它過譽。
但看過電影的人,誰能忘記這張扭曲的臉?
微笑,被高壓控制,像膠水一樣粘在臉上。
而淚水,則出于漫溢的悲哀和恐懼,不受控地從眼角流淌而下。
這正是《逃出絕命鎮》矛盾的核心:
僞造的“正常”,和本能的“異常”。
拓展出黑與白之間,它更給你提了一個醒——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裡,一切都服從邏輯地“正常”着。
那就要懷疑,是不是有人正在被修改,被噤聲,被消滅,在你不知道的角落裡。
無論多不喜歡所謂的“政治正确”,都得承認,《逃出絕命鎮》給予了歧視與偏見的“骨架”,最完整細膩的那層“皮”。
TOP 3《緻命邀請》(2015)
很多恐怖片,拍邪教,就是拍一群瘋瘋癫癫的人。不淪為故弄玄虛的噱頭,太難。
這麼多年,Sir覺得以邪教為主題,拍得最成功的恐怖片,還是為波蘭斯基招緻殺身之禍的《羅斯瑪麗的嬰兒》,懸疑和絕望感層層推進,直到最後一秒。
天羅地網,無處逃離。
另一部,就是《緻命邀請》。
豆瓣評分5.5,很多人表示鋪墊太拖沓。
但正是這種緩緩疊加的節奏,溫水煮青蛙,讓角色逐漸麻醉在邪教的泥潭,也将恐懼深深地注入你的體内。
邪教之邪,不在于它是隔絕于人性的純粹的惡。
相反,它依附于人的弱點,寄生于人的痛苦。
TOP 2 《皮囊之下》(2013)
很多人不理解它為什麼能排到第二。
寡姐的身材是硬菜,三點全露的樣子就已經讓它沒有恐怖片内味。
其次,它披着恐怖片的皮,卻從頭到尾都沒有一處有鬼。
故事的整個框架,是蘇格蘭式的《畫皮》。
女主作為一部仿生人,她的功能就是勾引各種男人,将他們浸入深深的黑色水池裡。
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皮囊”。
估計,她真正的肉體也是這樣被侵蝕,隻留下一副皮囊。
被注入意識和鋼筋骨架,成為“仿生人”大軍的一員。
在最後,這名神秘的仿生人被強暴時,撕破了身上皮。
露出了真正的骨架,和黑色的肌理時,她慢慢脫下了自己的皮膚,捧着自己的臉端詳了許久。
此刻,作為仿生人的意識開始覺醒。
在這部電影裡,讨論的不再是恐怖片的範疇。
更像是一部文藝片。
不細思,就根本get不到裡面有多恐極。
肉體,和欲望,模仿和取代。
但在《皮囊之下》成為了形式主義的代表。
電影裡,她有多次是想模仿人類去生活的,像是參加派對,嘗試吃東西,甚至去談情說愛。
但,最後還是因為身體(皮囊)上的缺陷,喪失成為正常人的可能。
仿生人的設定,是從肉體身上,剝離了靈魂,并在尋找靈魂的過程中,收割肉體(生命)。
在本質上,讨論着靈魂和肉體無法共存,欲望和人性的極度掠張。
這不是科幻恐怖片,這是現實社畜的警示片。
TOP 1 《遺傳厄運》(2018)
實至名歸。
阿裡·艾斯特的第一部長恐怖片,幾乎将所有的恐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飄在閣樓頂上,面無表情,自割頸部大動脈的媽媽。
腦袋探出窗外,被撞到電線杆導緻頭和身體分離的妹妹。
還有在閣樓上,祖母落滿蒼蠅的屍體.....
假裝這裡有圖
用鬼吓人,不過是淺層的伎倆。
可怕的是,一步步踩在你的神經上,将它繃緊繃緊,再繃緊。
“啪!”
斷了。
無法控制的恐懼在蔓延,再也承受不住的肉體被妥協。
人性被惡魔摧毀,肉體被邪靈占據。
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再仔細看看海報。
打光從左側進入,在每個人臉上呈現出了四個點。
将四點連起,一個十字架。
宗教暗喻在其中。
一個溫馨的家庭,遭到精神和肉體的折磨,最後歸結為被邪教控制。
而且這是種随機性,是普通人根本無法抗拒的宿命。
以上,就是25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最佳恐怖片。
誠然,這份片單不會讨好所有人。
歐美視角,缺乏來自亞洲的佳作。
僅有一部《看見惡魔》作為東亞作品入選。
但這正是Sir偏愛恐怖片的原因——
它不以分數論成敗,不以文化分高下。
卻忠實于“你”的主觀感受。
每一部上榜的作品,都有它獨特的價值。
對于一些人來說,恐怖片讓他們暫時逃離現實的困境。
比心理醫生便宜,比啤酒炸雞健康。
對于一些人來說,恐怖片喚醒一種懷舊情緒。
有的人童年是《電鋸驚魂》,有的人是《午夜兇鈴》,有的人是《咒怨》。
或許,你已經長大了。
但幸好,依然有人在拍。
恐懼,也永遠能不失所望地定位到迷失的你。
2020,我們依然需要它。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