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個綜藝的MC變化,最讓肉叔舍不得,一定是——
雞條兄弟團。
這幾個人有無敵破壞王,有小白暖男,有搞怪異裝癖,有老狐狸貴婦,有摳門鐵公雞,還有廚子。
世界給他們一個場子,他們就能還世界一個驚喜。

然而,新一季雞條,紅雷哥和渤哥卻退出了。

渤哥跑去新開了另一檔綜藝。
同樣好看——
忘不了餐廳

9.3分。
《忘不了餐廳》的豆瓣評分,比《極限挑戰》系列評分最高的第二季,還高0.1。


它有什麼稀奇的?
沒有。
就是黃渤帶着5個老人開了一家餐廳。
唯一算得上“稀奇”的是,幾個老人全部是素人,年齡嘛……
60+。
餐廳,老人,素人,這配置明顯就是現在綜藝界中的“非主流”,在大家都在比誰攢的明星更多的真人秀屆,《餐廳》哥你乍一看站不住腳啊!
但。
信肉叔——
這節目能讓你笑到飛起,捎帶着再給你溫柔的會心一擊。
來,咱們正式開聊。
有點像是老年版的《中餐廳》,節目設置是店長黃渤,副店長宋祖兒,助理張元坤,帶着5個老年人服務員,開了一家叫忘不了的餐廳。
不過,菜不用他們做,有專門的廚師,他們隻負責服務。

5個老人身份也比較“特殊”。
他們是從全國各地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中選出來的。
認知障礙,口語裡的老年癡呆。最普遍的症狀就是他們時常會忘記一些事情。
節目組問渤哥,想象一下跟這樣的幾個老人一起開餐廳,會有什麼狀況?
渤哥外表堅強,内心忐忑,露出無奈又不失禮貌的笑容說:
無法想象。

但是,老人們的狀态卻出乎意料的好。
他們一見面,渤哥就喜提一個愛稱。
65歲的孫麗君老人一看見渤哥就樂開了花,拽着他是一頓胡吹,說渤哥是高智商,高情商,肚子裡有貨——
就是一個“逗包”。

渤哥一聽比自己大20歲的老人叫自己渤哥,這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高興,您還是叫逗包吧。
起個昵稱既親切又好記。
忘不了餐廳的店長和服務員們,一開始就先把各自的稱呼定好了。
叫“渤哥”的阿姨說,我是“公主姐姐”。
愛笑的潭少珠老人就是“珠珠姨”,小鮮肉助理說:我就叫珠珠奶奶吧。
珠珠姨連忙說:不要叫奶奶咯,這麼老。(誰還不是小公舉,哼!)

小助理連忙改口叫珠珠姨,渤哥也改口,我就叫珠珠姐吧(要不怎麼說渤哥情商高),把珠珠姐逗得開懷大笑。
退伍軍人李東橋爺爺說,就叫我東之橋吧(不愧是愛好詩詞書法的中國大爺之光,這是把昵稱當成雅号來取啊)。
這時候渤哥又發揮了他的高情商,也不直接說讓老人改,就說:稍微有點文了,要不就叫大橋叔叔怎麼樣?

要不怎麼說是高智商,高情商的“逗包”呢。
還有來自上海的小敏爺爺,像不像一個動畫裡的人?
記住小敏爺爺哦,接下來他會承包這一期的大部分笑點。


幾位老人樂觀開朗,又經過了培訓,服務一個隻有六張桌子的小餐廳,完全不成問題……吧。
看看開業當天。
幾位老人在店門口迎接客人,然而……
一個人也沒有。
老人們說沒有氣氛,這沒有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哪來的人山人海,紅旗招展。

其中一位奶奶說:沒人來,怎麼服務啊。
結果呢,這人不來倒好,一來就源源不斷。
兩位被“強行”拉進餐廳的小姐姐,一看見黃渤吓了一跳,眼睛不停地看渤哥。
随後小敏爺爺也喜提一位顧客,還美滋滋地等着客人點單,顧客想叫朋友過來一起吃,讓他留着座。
他一口答應。
于是,服務員化身成為“座位守護者”,别人都在忙了,他忠誠地守護着自己的座位。

左等右等,客人還是不來,焦急的小敏爺爺忍不住出去找人。
沒想到……
客人沒找到,但是自己的座位已經坐上了個小夥子。

這樣的對視接下來會出現很多次
小夥子也沒想到,自己可能吃了有生以來最“心驚膽戰”的飯。
原來,小敏爺爺出去找客人的時候,大橋爺爺接到了一個客人,就把他領到了小敏爺爺負責的空桌了。
而此時,原來的客人回來了,還帶了3個人來,隻能到另一桌了。
小敏爺爺趕緊把單個客人截下來,把原來的客人推給大橋爺爺負責。
然後,開始專心服務起客人來。
是真的專心,盯着,不讓你跑的那種。
菜上齊以後,他一直站在旁邊。雖然笑容滿面,好像是在看餐廳外面,但時不時就瞟兩眼客人吃得怎麼樣了。

客人吃着飯,也很納悶啊,我這沒有要陪吃服務啊。
渤哥一看,忍不住勸爺爺,休息一下吧。
剛剛把他按到凳子上,一轉頭,小敏爺爺又站起來,假裝到門口看看,視線還是沒有離開客人。

然後到收銀台揣上自己的單,剛剛坐下沒3秒鐘,又默默走到了客人身後,走上前,看看客人的水杯。
倒點水給你吧。
客人連忙道謝,不用了。
小敏爺爺嘴上說着,你慢慢吃啊,不急。
走出餐廳馬上折返,又來到了客人身邊。

愛的鎖定凝視
看來這陪吃服務是不要也得要了。
為了掩飾自己對小夥子目不轉睛的關注,小敏爺爺隻能和旁邊的美女搭話。
公主奶奶和珠珠姨還說笑,小敏爺爺喜歡服務美女客人,不管自己桌的帥哥。

真相其實是,小敏爺爺自始至終心裡隻有那個一人吃飯的小夥子。
你看,才說沒兩句話,他又轉身看自己桌的客人了。
這瞬間的四目相對,确認過眼神,就是我奉陪到底的人。

小敏爺爺為什麼一直盯着客人,是準備随時服務客人嗎?
當然不是——
他是怕自己忘記讓客人結賬。
在開業前一天的模拟訓練中,小敏爺爺忘了最重要的環節——
結賬。
讓黃渤演的客人吃了霸王餐。

反反複複盯着客人,是他不想讓自己再忘記——
遺忘,不是自己能夠控制得了的事情,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隻能如此笨拙地努力。
但。
他們不想忘的記憶,也會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漸漸淡去。
在節目開始前,節目組跟着買完菜的公主奶奶回家,她還記錯了自家樓層。

回了家以後,女兒問她:冰棍呢?
她一楞,沒有說話。
女兒又問了一次:我冰棍呢?
知道她肯定是忘記了,笑着走開了。
公主奶奶回頭對節目組的人小聲說:忘了。
女兒已經習以為常了,這些事可能已經發生過太多次,她不在意。
可你再看一眼公主奶奶的眼神——
寫滿了讓人看着不忍的愧疚。
在忘不了餐廳的幾個老人當中,公主奶奶最少女,最開朗,也最讓人心疼。

她把黃渤叫做“逗包”,不僅因為他有趣又能逗人開心,實際上她自己也是這樣。
服務時,忍不住和客人聊天,客人誇她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個美女,她就像個小女孩一樣,還驕傲地歪頭說:那是。

看見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又忍不住和她聊起天,誇小女孩漂亮,又優雅,還教人家跳起東北大秧歌。
一邊教一邊念口訣,
辣椒、茄子、胡蘿貝、蔥……
小姑娘的媽媽問她:您這做完是哪個菜啊。
她一聽,害羞地捂着嘴蹦跶了一下,然後說:是東北的秧歌舞。

小姑娘和媽媽走的時候,公主奶奶對小姑娘說,要經常來找奶奶玩,要想學大秧歌找奶奶來。
然後還把人家一直送到路口。

她用熱情、開朗填補了和陌生人之間的代溝,即使在短短的十幾二十分鐘,也和别人創造出了一段快樂的回憶。
但是。
第二天, 餐廳開業之前,小女孩和媽媽要去外地,特意過來和公主奶奶告别。
公主奶奶看見有人來了,開心地拍起了手,連忙請人進來。

媽媽說:我們是來跟您說再見的。
公主奶奶一臉疑惑。
媽媽又說:昨天在這吃飯的,您記得嗎?
公主奶奶還是不确定。
-你昨天,昨天來的?
-對,昨天來的,您還教這小姑娘跳舞,還記得嗎?

小姑娘笑着點頭。
可是,公主奶奶更加疑惑,旁邊的老人也提醒她,你倆昨天還一起跳舞呐!
她還是一臉迷茫,又問:你昨天來的?
小女孩的笑臉沒了,一臉疑惑——
明明昨天還玩得那麼開心,才一個晚上,怎麼說忘就忘了?

無論旁邊的人怎麼提醒公主奶奶,她隻能一臉疑惑迷茫地看看别人,看看小女孩,她怎麼都記不起來。
忘記了……
人生就像走迷宮,記憶是綁在身上和入口的一條線,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有來處可回。
如果線斷了,就隻能孤零零地被困在迷宮中。
做過的事,忘了;
愛過的人,忘了;
回家的路,忘了;
忘着,忘着,找不到出路,也回不了來處。
腦海裡的時空開始混亂無序,愛成了唯一永恒的。
就像《都挺好》裡作了一整部劇的蘇大強,最讓人淚目的一幕,是他連女兒都認不出來了,但還惦記着要攢錢給女兒買複習資料。
——偷偷攢了半年呢。

可是如果,連這都忘了的話……
還如何生活?
更遺憾的是。
即便是今天,人類醫學在面對認知障礙時,依舊束手無策,唯一能做的,就隻是暫時延緩症狀。
自然遺忘還好。時間就像小偷,悄悄地拿走我們的記憶。
可是對于患有認知障礙的人來說,他們遇到的是“劫匪”——
兇悍無比地直接搶走他們的獨家記憶。
去看《忘不了餐廳》吧。
看老人們,怎麼和這個“劫匪”對抗。
說不定啊,會像肉叔這樣,看着看着——
有些回憶,像海水一樣慢慢湧來。
——别懷疑,那就是你最珍貴的東西。

編輯: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