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戰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破23億。

《哪吒之魔童降世》大概是今年暑期檔最大的黑馬,其以國風動漫的形式征服了大批的影迷。

今晚我也去看了,初步印象覺得有趣後來覺得好玩。這是一部情節簡單的商業片,主線是通過哪吒出生時擔負的使命及陳塘關百姓對他的誤解,最後拯救百姓的英雄舉措中,将這種反抗、不認命的精神進行宣揚與贊美,從而把觀衆的情緒撩撥到最高潮;輔線是感情線,哪吒對父母的感情——由不放在心上到結尾的認同父母的辛苦,敖丙與哪吒的友情——剛開始唯一的朋友、之後敖丙的抉擇

哪吒:“白白搭上一條人命,你傻不傻?”敖丙:“不傻誰和你做朋友!”

...

哪吒之魔童降世
魔童哪吒怎麼這麼能賺?

1.成功塑造了新的哪吒形象,打破了人們之前的印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是有着倆黑眼圈、笑起來極為誇張的魔童。雖隻有兩三歲,嘴裡說出的話卻透露出玩世不恭、桀骜不馴的性子。性格頑劣、機智,就算被陳塘關百姓的誤解,仍保持着良善的品質,同時也渴望親情友情渴望認可尊重、當然也有自己的情緒。

借助這樣的人物形象精準定位,用當下流行的言語表現出來現在的人生活的方式,精确地說是生活狀态。笑點又定位得比較準确,又帶着些調侃當下的生活。

...

魔童哪吒


哪吒的這一人物還有些迎合了當代人的“喪文化”,大家覺得有木有?

...

“喪”


2.影片的總體表現都讓人覺得比較親切,拉進觀衆的距離

口語化。太乙真人全程在用着川普更口語化,也帶着幽默,一出場就瞬間拉進了與觀衆的距離。

現代中國家庭。哪吒一家更像是現代中國的家庭。李靖也需要哄着老婆,給兒子偶爾陪個笑臉為兒子求人來參加兒子生日宴會;殷夫人不僅僅是個溫柔淑良的賢内助,而且也會爆爆粗口,也能出門降妖,成為家庭的支柱;而哪吒大概也像是童年的我們,因為父母的工作,而缺少了家人的陪伴。影片剛好替觀衆說出了他們内心想說又不敢說的渴望。

...

魔童哪吒

偏見。即使哪吒從沒傷害一個人,即使救了被妖怪擄走的小女孩,也沒辦法改變老百姓的認知,“哪吒是妖,出了什麼事,一定是哪吒幹的”。哪吒其實挺委屈的,但沒人聽他辯解,百姓隻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

對孩子的期待。哪吒父母對哪吒的期待——斬妖除魔,繼承家業;龍王對敖丙的期待——改變家族命運,“全體龍族已将最硬的龍鱗都給了你”。現在是不是覺得跟我們現在生活的生活更相似了呢。


3.“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勵志,且符合當下人的價值觀

“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

“三年是短了點,不過我也玩的挺開心的,今天是我生辰宴,都不準哭哦!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連累别人。”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隻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

太乙真人的話升華了影片主題,也說出來人們想說的,“人是否能夠改變命運,我不曉得。我隻曉得,不認命是哪吒的命。”

...

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片中場景還是比較緊湊,每個場景轉換得很巧妙,不斷地做鋪墊,一步步得帶着觀衆走,帶着觀衆走向編劇設計的“陷阱”中,笑點淚點上。對了,ta還給你充分的想象空間窩,藝術源于生活呀


總之,魔童哪吒太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