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年末最後一期辯題,再次體現馬東的老道:

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

辭舊迎新,總結反思。

而新一任BB king 詹青雲的拆解,又道出雞湯背後的樸實。

她說——

人生有許多活法,許多絢爛的瞬間,但人生終究歸于庸俗,擁抱平凡。

但。

Sir想在這個特殊的新年,再問一句:

你,真的能接受嗎?

一部奧斯卡大熱,适時深挖這個議題。

《朱迪》

Judy

...

本屆奧斯卡影後最大熱門之一。

久違的演技女将,蕾妮·齊薇格主演(也是《BJ單身日記》主演)。

Sir推薦它,不僅因為演技精彩、細膩。

但更想借故事讨論:

平凡,真的是我們難以啟齒的隐疾嗎?

1.

出身不凡

誰是朱迪?

朱迪·嘉蘭,Judy Garland。

剛說出來,可能一時想不起來。

如果看下面的圖呢——

...

1939年,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經典童話,影史開拓性的奇幻電影《綠野仙蹤》。

朱迪就是小女孩桃樂絲的扮演者。

米高梅一手炮制、培養出來,炙手可熱的童星。

有多火?

當時,連瑪麗蓮·夢露都是她的粉絲。

片中,演唱歌曲《Over the Rainbow》家喻戶曉。

成年後,成為片酬最高的女星,代表作還有《一個明星的誕生》等。

美國電影學會在20世末評選的最偉大女演員榜單中,排名第八。

《朱迪》就是以她為主角的傳記片。

但講的不是以上輝煌。

而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真實的朱迪。

不獵奇,不渲染,就說兩點。

她的一生與少數性取向人群羁絆很深。

生父、四任丈夫中的兩位,還有女兒嫁給的男人,都是同志。

她的離世催生了邊緣群體劃時代的維權事件,石牆事件。

她被大公司商業利益所綁架、扭曲,失去了獨立完整的自我。

像今天的韓國練習生。

13歲簽約,被嚴格管理、限制。

生母毫不反抗,甚至當她搖錢樹。

曾怒吼:你出去唱歌,否則我就把你綁在床柱上,把你胳膊打斷!

青春期,公司為了保持她“洛麗塔”的狀态,連生日蛋糕都不能吃一口,逼着她用繃帶固定乳房。

所以,豐滿、健康的乳房是一種罪過?

...

△  晚年照片都能看出依然有不太舒展,所謂小女孩的體态

米高梅用藥物來調節童星們在片場的緊張狀态,為了讓他們能夠在精疲力盡時還能應付高強度的拍攝時間表,逼着吃鎮定劑。

朱迪一生睡眠質量極差,數次陷入抑郁,還有過自殺行為。安眠藥是她必不可少的“食物”。

...

還記得關于“綠野仙蹤”以及桃樂絲另一種經典的,“殘酷真相”的文本解讀嗎?

奧茲王國不過是天堂的另一種面相。

而在飓風中失去家園的桃樂絲,跟其他被抛棄的普通人化身(稻草人、錫鐵人、獅子等)穿過死亡,在無休無止的流浪中獲得永生。

朱迪就是好萊塢的桃樂絲。

2.

抵抗平凡

1968年,朱迪在倫敦進行了為期五周的演出,這也是她最後的一次系列秀。

次年,死于服藥過量,享年47歲。

電影《朱迪》聚焦她人生的最後階段。

為什麼去倫敦?

跟經紀人、管理層鬧掰了,分不到錢。

因為沒錢,大明星在酒店的套房被取消,不得不讓孩子睡在出租車上,最後拜托前夫(之一)收養。前夫“趁火打劫”,譏諷她沒錢沒能力,要求撫養權。

為了錢,她答應去倫敦演出。

可是健康問題就像定時炸彈,讓她對自己的狀态很不自信。

在見到倫敦團隊時,五星級酒店套房裡,接待助理穿的是薄套裝,她裹着皮草,還抱怨冷,這是心态的生理折射。

第一次開嗓前,緊張到酗酒,不想面對,最後還是被助理像綁架一樣從房間裡拖出來,推上了台——票都賣出去了,不唱也要唱。

此時的倫敦樂壇,披頭士已經崛起,成為年輕人更癡迷的偶像。

...

朱迪,毫不客氣的說,僅僅是那些正襟危坐、矜持體面的中老年朋友的偶像。

他們都已經快要被淘汰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此時,壓在朱迪身上的痛苦對于旁觀者來說都清晰可見,可對于當事人來說卻是粘稠、凝滞、混沌。

就像雨季前的悶熱,讓人煩躁到想瘋,卻沒辦法發力。

還好,經典的好萊塢套路來了。

在一次差點就要搞砸的“最後演出”中,朱迪還是放下一切臉面、顧慮,選擇了演唱童星時唱的歌《Over the Rainbow》,引起全場大合唱。

中老年們朋友依稀看到“少年的我”。

一切在平凡中得不到救贖的,在電影的煽情結局裡獲得暫時的平複。

...

最後,字幕交代了朱迪的結局。

電影拍的就是這麼個故事。

不得不說,《朱迪》作為傳記片不算特别出彩,也沒有拍出人物的厚重。

豆瓣7.4,在Sir看也略高了。

兩個維度,稍欠火候。

第一,音樂歌舞部分。

不如《波西米亞狂想曲》炸裂,幾乎複刻的Live Aid(1985年大型搖滾演唱會),拍出“人生海海”的大水花;也不如Lady gaga版《一個明星的誕生》的娛樂話題,男女主角以假亂真的化學效應和合唱金曲,幾乎蓋住劇情槽點。

...

第二,大概是為了維護情懷濾鏡的完整。

導演用了閃回的辦法,試圖交代朱迪宿命背景的原因。

但淺嘗辄止,流于形式,大概是為了維護情懷濾鏡的完整性。

sir大膽猜測,過于暴露殘酷真相,好萊塢真吃不消。畢竟,朱迪是“家生女”。

所以,對于不了解影史的觀衆來說,那些關于童年的回憶太過小兒科,毒雞湯。

老闆在“洗腦”:要想做與衆不同的桃樂絲,就應該承受其重。

唯一有一點反抗意味的情節,就是小朱迪跳入作為道具的“水池”裡,把妝容和戲服打濕。

但力度不夠。

...

在Sir看,好的傳記片不應是造神的錦上添花。

它必須殘酷。

如果我們不能看到朱迪那些不堪的過往。

又如何看到一個女孩在華服之下,那個骨髓裡都爬滿虱子的婦人?

《朱迪》的問題就整體質量而言:

平凡與平庸,一字之差。

可惜,它選擇了後者。

3.

不凡演繹

還好,BJ來了。

蕾妮·齊薇格延續了好萊塢電影黃金時代表演的優良傳統:

細膩的情感層次、強大的貫徹意志。

一張圖就能證明齊薇格的功夫下得有多深。

...

△ 左為原版,右為劇照

太像了吧。

神髓在嘴唇——

她注意到了朱迪标志性,那有點病态、刻薄的嘴角弧度。

紅唇則是為了掩飾緊張不安,聊勝于無的“保護色”。

除了形似。

齊薇格在神似上也可圈可點。

确實,真實的朱迪有過相當漫長、不堪回首的童年。

但是巨星除了是地位、身份,也可能是一種體質。

當朱迪克服心理障礙,走上舞台,當聚光燈追在身上,樂隊響起時,絕大多數時間裡,她就是絕對的queen,能夠hold住全場。

氣場全開。

...

除此之外,齊薇格也為這個角色有意識地加上一點點“傻白甜”的表演細節。

這是對閃回部分的呼應。

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讓觀衆最終原諒朱迪的衰老、病态和歇斯底裡,看到她靈魂深處那個哆哆嗦嗦、害羞純真的小女孩。

...

△ 少女感的表情,在一生閃現

在被情人誇贊腿好看的時候,朱迪會毫不猶豫地拉高裙擺,秀出來,但很快也遮住,不好意思地扭起來。

還有她會模仿童話人物的口吻,跟女兒、兒子說,衣櫃裡有一個嶄新的世界,甚至能打網球。

這一刻,她自己都是信的,逃避黑暗,進入夢幻。

等等。

所以,齊薇格塑造的朱迪層次很豐富。

最動人的一層,就是被苦澀、怪味包裹的一絲清甜,像童年的麥芽糖味道。

這種将兩種觀感截然不同的風格、狀态平衡、融合到一個角色身上,對于齊薇格來說,就是她的看家本領,小菜一碟。

比如讓她一躍成為一線女星的《BJ單身日記》。

是公主病加文藝女青年,外型臃腫,内心纖細。

還有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冷山》。

是在配角的位置演出主角的氣魄,美國南北内戰期間,貌不驚人的鄉下姑娘卻有不輸貴族、士兵的勇氣擔待。

還有《芝加哥》。

寂寞主婦、野心家還有女性主義者,是一顆寶石不同側面的射光。

...

...

...

縱觀這些角色,能看到齊薇格演技上的統一:

角色的戲劇性背後,她要演的依然是一名俗世女子的愛欲翻滾。

普通女子,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平凡”話題。

回到《奇葩說》本賽季的終極辯題,你是否接受人生的落點在平凡。

結論是,沒毛病,沒問題。

平庸與平凡相比,差就差在一個人自我意識的獨立和清醒。

我可以接受我窮、我老甚至生病,以及無人可以逃離的生死關。

但别忘了。

這結論還有另一層——

結局到來前,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是稀裡糊塗、渾渾噩噩。

既不知道曾經深愛過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也不知道内心深處的憂傷、痛苦為何綿長、持續地影響、作用于自己的生活。

甚至,我都不清楚我的姓名與這具肉體、這幅魂靈如何建立聯系。

正如朱迪的一生,與《朱迪》的一部傳記片。

她的真實人生,有着無數大起大落。

但她給人留下的剪影,卻始終燦爛。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平凡”?

要Sir說——

這世上,沒有人記得自己曾經來過。

但我們留下的每一道微小的痕迹都不可磨滅,都将成為時間的分子。

這就是平凡的意義。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