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新·EVA:終》也許是輪回的休止符,亦或者僅僅是一場幻夢。不過新近公布的《新·奧特曼》和《新·假面騎士》注定了庵野監督不會就此歸隐江湖,我們大可以戲谑地說,他終于可以擺脫《EVA》的詛咒去盡情圓夢了

“おめでとう。”

提起昭和特攝,我們的印象自然是鬥獸、巨艦與戰機。這些符号由當年的電影人那巧奪天工的創造力所成就,他們的幻想卻又往往受制于技術力的局限。不過1954年的《哥斯拉》在視覺效果上顯然勝過了大洋彼岸同期問世的《黑湖妖譚》,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那神似舞台劇的布景也并不比《奧特Q》高明多少——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到了1977年。

“特技千變萬化 令你耳目一新”

1977年中,一部被俗稱為《宇宙戦争》的美國電影開始頻繁出現在日本的各類報刊與廣告裡。當年同步上映的概念還幾乎沒有誕生,鋪天蓋地的二手信息吊足了觀衆們的胃口。那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導演最終親自敲定了照搬原名的日版标題——“スターウォーズ / Star Wars”,“電影明年就要引進日本國内”的消息也開始不胫而走。影業巨頭東寶瞄準了本土市場巨大的需求空缺,計劃推出《惑星大戦争》并以日本原創太空科幻大片的名号加以推廣。1977年夏天,本片立項并當即開始拍攝;不到半年,就完成制作,趕在了《星戰》之前上映。

而東映的時任社長岡田茂于1975年看完了《大白鲨》之後,就萌生出拍攝一部類似的特效電影的想法。最初的原稿講述的是相當套路的宇宙怪獸故事,在《星戰》的影響下才改為了星際堡壘。概念成型之後,石森章太郎撰寫了500多份備用方案,編劇松田寬夫、矢島信男和制片人岡田信介則專門飛去夏威夷觀看了《星戰》以尋求思路。在岡田茂示意下, 松田決定在模仿《星戰》的同時改編江戶時代的名著《南總裡見八犬傳》以編寫出故事主軸,這倒是與盧卡斯“抄襲”《戰國英豪》的做法如出一轍。

導演深作欣二并不想受到《星戰》的幹擾,卻也隻能被迫接受。這部山寨《星戰》便是某種程度上惡名遠揚的《天外來信》( 宇宙からのメッセージ)。雖然其本土票房很不理想,本片卻在西方受到了不錯的評價。2020年3月,《天外來信》被《滾石》雜志的“代表1970s的科幻電影TOP50”中被選為第44位。

《天外來信》

1978年7月,《星球大戰》終于在觀衆們的翹首以盼中登錄日本院線,拿下了驚人的43.8億日元票房。《星戰》讓《惑星大戦争》和《天外來信》瞬間黯然失色,并迅速在日本引發了新一波科幻熱潮。與此同時,冷戰時期日新月異的航天技術也在為創作者們提供着全新的靈感。早在1976年,科幻泰鬥小松左京就提出過一份企劃,内容包括了“把木星變成一顆新太陽”的點子。對氣态巨星的渴望與敬畏是科幻小說家們筆下的經典主題,阿瑟·克拉克于1982年出版的《2010:太空漫遊》中也包括了木星恒星化的概念。

這實際上是科學家們讨論過的内容,把木星轉化為恒星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我因此而萌生出了撰寫《再見,木星》(さよならジュピター)的想法。木星确實非常有趣,NASA的旅行者号也提供了很多新的信息與圖像。 ——小松左京朱庇特之怒

《惑星大戦争》上映前夕,東寶與小松左京接洽,并希望由他來撰寫一部原創科幻片的劇本。按照小松的想法,這部作品并不會是套用成熟特攝片模闆的流水線産物,而将是一部比肩《2001:太空漫遊》的曠世巨作。比起趕鴨子上架的《惑星大戦争》,東寶在随後的幾年間裡對小松的項目寄予了厚望,甚至希望這部新片能夠擊敗如日中天的《星球大戰》系列。小松左京很快聚集起一批年輕科幻作家開始了頭腦風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的通信工程學博士、硬科幻領軍人物石原藤夫也收到邀請,負責計算木星太陽化之後的天體軌道變化問題。

《再見,木星》企劃案

1979年年中,《再見,木星》劇本初稿完成。直到這時,被普遍認為是“原著”的小說版本才剛剛問世。1980年起,基于第一版劇本擴充而成的同名小說《再見,木星》開始在雜志上連載。同年小松左京的另一部作品《三臂人》出版,雖然其講述的是個間諜冒險的故事,但小松還是借書中人物之口提及了木星太陽化計劃。

這種創作方式倒是确實與《2001:太空漫遊》異曲同工,當年克拉克的小說與庫布裡克的劇本也幾乎是同步推進并且互相影響,克拉克後來回憶說電影草案誕生的時間點可能比自己開始動筆寫小說還要早些。但是小松左京在連載時使用的署名來自另外兩位參與構思的科幻作家,他自己的野心顯然在于讓電影本身一舉成功,而不是坐享在小說界的既有名聲。1981年,小松成立了專門的個人工作室來進行這部電影的制作,在主導權上與資方東寶不相上下。

小松左京在本片布景前

在小松左京的構思中,《再見,木星》的片長将達到3小時,并會動用數百人規模的外國演員。因此,本片在美國完成了版權注冊,并且考慮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美國人顯然對這樣一部充滿奇思妙想又不乏商業要素的科幻片充滿興趣,提出直接買下劇本,但合同裡的條件是把主人公換成西方人。這顯然與小松左京堅持的、“日本人自己的科幻片”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雙方不歡而散。盡管如此,本片在拍攝過程中依然得到了美國電影界與科研界的大力協助。

值得一提的是,最終被選定出演男主本田英二的演員,正是當紅巨星三浦友和。至于小松為什麼要将主角的姓氏設定為本田(ホンダ),當時的普遍猜測是本片在制作過程中想要拉攏本田的贊助——與本片合作的大牌廠商确實相當多。

三浦友和在本片中飾演男主,太陽系開發機構SSDO(Solar System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旗下的木星太陽化計劃項目負責人本田英二

精工細作

《再見,木星》的劇本定稿于1983年3月完成。長期輔佐黑澤明的森谷司郎于1973年執導了改編自小松左京原著的著名災難片《日本沉沒》,考慮到他影像化小松作品的經驗,《再見,木星》也原定由森谷執導。但由于森谷司郎身體狀況不佳,助理導演橋本幸治得到轉正——《再見,木星》将是他的導演處女作。令人惋惜的是,森谷在《再見,木星》上映後僅僅過了半年就去世了。

《星球大戰》對《再見,木星》的影響極其深遠,尤其是在技術層面。在正式開始拍攝後,東寶引入了工業光魔開創性的運動控制攝影技術。由于當時的日本缺乏專門的設備,劇組甚至搞來了一台原為工業用途的機器人手臂。當年還不太成熟的CG也得到廣泛使用,電影中各類終端的顯示畫面大多數由CG合成,甚至動用了三菱綜合研究所從惠普購入的超級計算機Cray-1。這一型号于1976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被首次投入使用,是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實現矢量處理器設計的超級計算機。 在拍攝過程中,索尼的中央研究所也為劇組提供了當時仍在研發的薄型等離子顯示器用作道具。

不過木星爆炸場景還是超過了日本現有技術的極限,東寶不得不把相關内容外包給了美方制作。最終,這段基于NASA旅行者号實錄的圖像數據制作的鏡頭讓本片成為了日本影史上第一部直接将完整CG畫面作為最終放映内容的科幻片。除了大型主機,80年代初才開始普及的個人計算機也被本片用于統籌管理故事分鏡和劇本文本。隻是基于CLI命令行界面(Command-Line Interface)和BASIC語言的早期PC在操作體驗上非常不友好,作為業餘愛好者的小松左京本人就覺得十分頭痛。盡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要盡可能運用所有的新鮮技術,以此來推動日本科幻片制作的上限。

出現在片中的微縮模型由當時還是學生的小川正晴領導的小川模型小組制作,1985年在築波科學城舉行的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上,三菱未來館專門播出了基于本片微縮模型所錄制的影像片段;2004年播出的東寶特攝劇集《幻星神Justiriser》(幻星神ジャスティライザー)也利用了不少來自本片的道具與模型。

至于取景方面,《再見,木星》更是将嚴謹做到了極緻。故事中為催生木星内部的核聚變反應,負責執行木星太陽化計劃的密涅瓦基地内搭載了一台粒子加速器。因為想要讓相關鏡頭盡可能地真實,劇組聯系了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并借用當時仍在建設中的粒子加速器TRISTAN(現名為KEKB)用作布景。TRISTAN最終于1986年建成,總耗資達到了870億日元。

宮本武藏與太空麥當勞

如果說追求技術實現的極緻是宏觀層面的考量,那劇組下了不少功夫在片中呈現的小細節也不少。如前文所言,本片的合作廠商相當之多,因此,很多“彩蛋”本質上不過是植入廣告。但是這些有趣的細節依然起到了塑造世界觀的作用。

片頭出現的可口可樂與M記漢堡,“This Hamburger Soars”的虛構宣傳标語毫無違和感

男主本田英二房間中出現的電動模型,實際上是玩具廠商TAKARA TOMY旗下的Zoids機甲怪獸系列 :

機房鏡頭更是非常直白地緻敬了《2001:太空漫遊》

本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國際化”。22世紀中葉的人類已經結成了國家聯合體,地球總人口達到125億,居住在太陽系内的太空居民也超過了5億。在這種情況下,種族大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片中的大多數對白以日語、英語、法語和德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并且實現了來自不同國家的角色之間的無縫交流。其背後的原理倒是毫無創意可言,片中給出的解釋是徽章式的超小型自動翻譯器已經得到了普及。有意思的是,這實際上是三浦友和在拍攝初期提出的點子,英語水平不佳的他借此來回避原劇本中安排給男主英二的大量英語台詞。

《再見,木星》中插入的其他電影片段進一步增加了虛構角色們生活的真實感。在小松左京的小說中,本田英二的好友霍亞·基恩上尉(Koja Kinn)在密涅瓦空間站裡忙裡偷閑,觀看了新上映的《星球大戰》第20部正傳作品。考慮到《再見,木星》的故事發生在2140年左右,《星戰》平均8年推出一部續作的速度看來是比現實中的迪士尼要穩重得多。不過在電影中,這一場景使用的是于1964 年上映的東寶著名特攝片《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中哥斯拉與王者基多拉對決的片段。

男主英二的趣味比熱愛怪獸特攝的基恩還要更為古典——他的出場鏡頭就是在入迷地觀看一部劍戟片的黑白版本。這部電影是誕生于1956年的東寶宮本武藏三部曲完結篇,名為《宮本武藏 決鬥岩流島》,《再見,木星》所截選的鏡頭正來自此片的高潮片段, 三船敏郎所飾演的宮本武藏和鶴田浩二飾演的佐佐木小次郎再現了于慶長十七年(1612年)4月13日發生于岩流島上的宿命對決。

生不逢時

1984年3月,《再見,木星》如期上映。燒錢的CG與運動攝影技術占用了相當一部分預算,盡管最終的總成本已經壓縮到了初期預算的1/3,本片依然消耗了6億日元用于制作,宣傳費用也高達4億日元。與之形成慘烈對比的是,《再見,木星》在全日本收獲的票房僅有8億日元。

此外,東寶匪夷所思地做出了錄像帶版與院線版在3月17日當天同步公開的決定,後來人們分析認為當時東寶就已經做好了如果電影口碑崩盤就盡力止損的打算——堪比當今迫不得已同時登錄院線和流媒體的一衆影片。電視播放權則被低價出售給了富士電視台,為此片投入大量心血的小松左京最終負債累累。

《再見,木星》VHS錄像帶

顯然,問題的根源并不在于拍攝技術。《再見,木星》的故事主軸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而決心“毀滅”木星的科學家們與一個崇拜木星的環保主義宗教團體之間的對抗,為了增加戲劇感還将男主本田英二和女主瑪麗亞設定為分别隸屬于這兩個對立陣營的一對情侶。可惜電影的亮點全部集中在了前半部分的原理介紹與視覺奇觀上,後半段正面沖突爆發後劇情瞬間變得支離破碎,強行加入的槍戰戲份也因剩餘預算不足而顯得十分雞肋。更詭異的是,在表現英二與瑪麗亞初次重逢後的親密接觸時,本片竟然安排了一段意識流裸飄,同全片嚴謹的硬科幻風格嚴重不符,割裂感十足。

這段裸飄中兩人還煞有介事地讨論了人與宇宙的關系,呈現方式依然非常尴尬

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否定本片的細節之嚴謹,教團在得到正式介紹前就出現在了一閃而過的虛構雜志《太陽系周刊》的封面上

海外市場也對此片起到了不小的影響。1984年同年于美國上映的《2010》改編自前文提及的阿瑟·克拉克的原著《2010:太空漫遊》,講述的也是個把木星轉變成恒星的故事。這顯然是米高梅在《2001:太空漫遊》大獲成功後的狗尾續貂,不過電影本身的質量确實相當不錯。《再見,木星》雖然把特效技術做到了極緻,但劇情本身的不協調就足以勸退一大批觀衆。題材撞車更是沖散了人們的新奇感,使得此片徹底撲街。

戰勝《星球大戰》的野望最終還是落空了引路人根本無法想象日本特效業界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制作微縮模型并使用運動控制攝影機來拍攝鏡頭。對我來說,這就是自己入行的起點。 ——樋口真嗣

80年代層出不窮的各種引進科幻片很快占領了日本市場,它們不僅有着驚為天人的視覺效果,故事本身也足夠有趣。《再見,木星》就此被衆人漸漸遺忘,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将之視作一無是處的失敗品,松任谷由實為此片演唱的《VOYAGER~日付のない墓標》和《青い船で 》也成為了一代經典。不過,我們可以先從當代特攝監督的領軍人物樋口真嗣說起。

出生于1965年的樋口真嗣童年經曆與絕大多數同齡人并無區别,他狂熱癡迷于怪獸特攝并樂于與朋友們交流自己的喜好。不過随着年齡的增長,同好們都變成了通常意義上的健全青年,将熱情投入到了流行音樂和各類社團活動上。依然沉迷于特攝的樋口真嗣因此遭到了疏遠,被視作幼稚的怪人。在樋口看來,比起“自己選擇了愛好”,不如說是“兒時大家都在看同樣的東西,而隻有自己長大以後還不願意改變”才更貼切些。

進入70年代以後,《宇宙戰艦大和号》引發的科幻動畫熱潮漸漸取代了曾經特攝片的地位,懷舊的樋口真嗣并沒有随波逐流,而是反複回味着那些老電影,更加堅信微縮模型和特攝技術的絕妙與獨一無二。然而《星球大戰》的橫空出世改變了這一切,剛剛開始對科幻産生興趣的路人青年們也開始贊歎電影特效的驚人之處,時尚雜志則把《星戰》當作從美國引進日本的全新流行文化加以介紹,完全無視《惑星大戦争》和《天外來信》。這讓樋口非常憤慨,他感覺自己的愛好被竊取了,那些取笑過特攝的人抛棄了自己,卻大肆追捧用類似技術炮制出的新片。

不過正因為《星戰》的影響,《奧特Q》等作品得到了新的評價。特攝片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成年人的主流文化語境中,隻是那些新愛好者依然傾向于認為美國電影要略勝一籌。樋口卻堅守對日本電影的熱愛,在他看來,《星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後繼者,而《哥斯拉》這類電影才是真正成就了從零到一的開拓者。《再見,木星》将要問世時,樋口已經上高三了,他在著名科幻月刊《星志》(Starlog)上讀到了相關信息。一部由科幻泰鬥小松左京親自操刀的、完全屬于日本的太空科幻片讓依然沒有放棄舊夢的他十分興奮,他認為這就是自己夢想中的革命性的電影,讓那些隻喜歡《星球大戰》的日本人也為之折服。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樋口跑去找到了劇組毛遂自薦,小松左京寬宏大量地接納了他,并且讓他擔任特效部門的助理。

可惜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此片的最終質量可以說是一言難盡。一同與樋口前去觀看首映的女友認為他接下這份工作純屬浪費時間,并且當天就提出了分手。但也正因為與《再見,木星》的這段緣分,樋口真嗣正式步入了電影特效的世界。 在《日本沉沒》問世的70年代初,少時的他偷走父親的磁帶錄下電影的全部音頻,反複收聽欣賞;三十多年後,由他執導的新版《日本沉沒》上映。對于樋口真嗣來說,小松左京就是那個點燃夢想的引路人。

矢志不渝的熱愛 我覺得《再見,木星》是一部糟糕的電影,但我還是很喜歡。第三新東京市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片子裡出現的長途運輸飛船的名稱為 TOKYO-3。此外,預告片中用上了松任谷由實演唱的新歌《VOYAGER~日付のない墓標》(《旅行者~沒有日期的墓碑》)。我相當期待,結果歌曲一直到電影結束才響起,感覺自己被坑了。我對這首歌的印象太深了。 ——庵野秀明往返于地球-木星航線的貨運飛船TOKYO-3

庵野秀明狂熱特攝宅的身份也不是秘密,制作《EVA》的新劇場版時他就在嘗試使用3D建模來輔助構思場景和分鏡,以模仿出使用微縮模型搭建布景才能拍攝出的畫面質感。連老牌特攝片美術指導三池敏夫都曾吐槽庵野,“比起實打實地辛苦制作模型建築, 使用CG的話真是想要多少就能做多少”。這一手法在《新·EVA:終》裡被推向了極緻,近期公開的NHK《行家本色》紀錄片裡我們便能一窺究竟。

對于庵野和樋口以及所有的日本科幻迷和特攝迷來說,立志挑戰美國科幻片霸權地位并提升日本科幻技術上限的《再見,木星》就是當年的希望。從很多方面來說,這都是一部尴尬的電影,也完全辜負了衆人的期待;但是當那些精緻的模型飛船在星空背景下劃過、當松任谷由實的歌聲響起之時,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原諒的。繼承了小松左京幻想基因的創造者們并沒有使《再見,木星》就此沉入時間的泥沙之中,而是在多年後實現了小松的夙願。從《日本沉沒》到《新·哥斯拉》,世界頂尖水平的電影特效出自小松的後繼者之手;而出渕裕在《翼神傳說》中對《再見,木星》的緻敬也令人動容,他們都深知前輩的遺憾,因此絕不會将這部電影遺忘。

《翼神傳說》中出現的《再見,木星》海報,《首都消失》也是根據小松的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

《再見,木星》這樣一部将微縮模型與運動攝影技術運用到極緻的本土科幻大片,卻最終敗在了尴尬的腳本與演出上。這雖然是莫大的遺憾,卻也成就了一部殘缺的傑作。37年後的今天,庵野将那首片尾曲《VOYAGER~日付のない墓標》用在了與所有福音戰士告别的《EVA》終章裡,了卻當年沒能在電影院裡聽個痛快的怨念。

對開拓者們的敬意不僅成就了屬于日本電影的輝煌,同樣也實現了後來人年少時的夢想。這不正屬于庵野秀明和所有特攝愛好者的驕傲嗎?《VOYAGER~日付のない墓標》仿佛是一支專為《新·EVA:終》而生的歌曲;那洋溢着無限希望的歌詞與旋律,承載的是兩代人的夢想與熱愛:

私があなたと知り合えたことを 私があなたを愛してたことを 死ぬまで死ぬまで誇りにしたいから再見,木星;再見,所有的福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