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 will call you in mine

看完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隻有一個感覺,試問,誰不想當Elio?

十七歲的少年,炎熱的夏季,意大利裡維埃拉,碩大的鄉間别墅,數不清的書籍,獨屬于自己的秘密基地,像朋友一樣的父母。

電影裡絲毫未見同志片的沉重,隻看到了十七歲少年夏天的一場戀愛,看到了少年維特的煩惱。

這簡直是我夢想中中的暑假最佳打開方式。

Elio從未改變過,在十七歲開始對感情開始探索的年紀,他收獲了一段真摯的、相互試探的、欲罷不能的愛情、還有來自父母無聲的支持和慰藉,這些讓他在青春期的一段愛裡平穩安然度過,這是極大的福氣和緣分了。

電影裡關于社會氛圍叙述很少,隻提到了這是20世紀80年代的意大利,來自美國遊曆的Oliver遇見了17歲的Elio.

剛開始的兩個人的擰巴,到小孩子一樣的說對方壞話,再到獨特的專屬的肢體信号,再到Elio嘗試性地表白,這些細節拼湊出了愛情伊始的心動,看的時候隻有一個感覺,愛情真美好啊,那些按捺不住的小心思、欲拒還迎的試探、糾結的、沖動的小心翼翼的表白是愛情最美好的回憶。

Elio真的是個乖小孩,有獨特的少年感,他享受着一切,不同風格的音樂,文學、雕塑,他擁有屬于自己的秘密基地和獨處時光,也有滿腔無法排解的寂寞和洶湧的感情。

我最喜歡的兩個細節,之一是Elio躺在媽媽的腿上,聽媽媽給他們翻譯德語版的《十日談》中的一個片段,一家人溫馨又默契,這樣的溫馨平常的家庭氛圍是我夢寐以求的。

之二是Elio在皮亞韋紀念碑鼓起勇氣向Oliver試探表白那一斷内心獨白也很美,「我想讓你知道,我覺得你應該知道」一個圓環,是不可言說的心情,是少年心動的懵懂。

在火車站分别後,十七歲的Elio幾乎失去了所有勇氣,接通電話後聽到媽媽的聲音瞬間的哭腔讓觀衆心疼,這還隻是一個自以為成熟的小屁孩。在父親與Elio的那段對話中,我感受到了溫情和愛,那種愛把你從禁忌、初次體驗愛的刀口舐蜜的心痛中緩緩捋順,讓你不再躲避。

冬天到了,湖裡結冰,白茫茫的一個世界,Elio接到了Oliver訂婚的電話,不停嘤咛着,Elio,Elio,Elio,Elio,Elio,所有的感情在這一刻突然得到了注解,被愛過。

唯一的長鏡頭是最後Elio在壁爐前,少年閃動着宛若蝴蝶般的長睫毛,眼睛裡湧動着情緒,背後若隐若現的是正在準備開飯的家人。

這是一部少年的愛戀。

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是愛情。

是夏季燥熱的風和冰涼的啤酒。

安德烈·艾席蒙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