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打算看《關于無盡》這部影片完全是被這部作品飽含藝術氣息的片名及封面所吸引。

《關于無盡》是一部由瑞典導演羅伊·安德森指導創作的劇情片,雖說是劇情片,但我個人認為片中是沒有完整地劇情存在的,貼切的說導演隻是将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司空見慣的小事,像碎片拼接一樣把他們整合到一起,通過對經曆這些事情時人物内心情感的誇張化,真實的反映了生活中的我們所在意的那些細節。

顯然這部片子看過的人并不是很多,評分也不是很高,相信大多數觀看者或許像我一樣,是被電影那迷人的“外貌”所吸引,但有些人可能點進去之後發現不知所雲。因為導演正是通過這種藝術手法演繹了那些我們生活中時時發生但似乎從不曾存在過我們記憶中的那些平凡而瑣碎的小事或念頭。

整部影片的色調大多為冷色調,鏡頭運用也比較單一,極具北歐和極簡風格,給人以冰冷、陰郁的感受。影片共展示了近20個片段,分别描述了幾個身份不同的人生活中所經曆或大或小的事件。通過平淡的女生旁白引導着每一個片段的劇情,又像是喃喃自語的說着故事,聽起來像欲言又止,但并不過多贅述,短小精煉,甚至有些片段根本沒有旁白和台詞,但卻極具引人深思。



...

随處可見的羞恥心


影片中不斷重複“羞愧”一詞,即使沒有出現這一詞彙的鏡頭也大多暗隐。一個承受不了羞愧的人事女主管;一雙為戰亂中失去的兒子精心修整墳墓的夫妻;一個由于高跟鞋在公共場合斷根而無奈的女人;一個頻頻向妻子講述學習平平卻獲得博士學位但每次都拒絕和他打招呼的老同學的男人……羞恥心是種很奇怪的東西,但卻人人皆有,總重要的是我們面對的心态。我們大可不必因為出門後發現襯衫上少了一顆紐扣而感到懊惱,因為沒有哪一個陌生人會關注到;在工作或學習的生活中也難免遇到一些壓力與不快,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悅的瞬間才讓我們能更加體會到快樂的存在。也不必去貶低别人,更不需要因為那些被自己看扁的人超出了自己的預期而否定自己。别人的日子看似春風得意但也有背後不為人知的惆怅,你同樣也是别人羨慕的對象。所以無需拿自己和任何人作比較,更不要小看任何人。



...

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影片中多次重複一個片段:一個失去了信仰的男人終日沉浸在悲傷與痛苦之中,終日尋求幫助,但卻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失去了信仰就如同失去了生活的意義。男人經常夢見自己背着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飽受着衆人憤怒的謾罵與抽打,同時将釘子釘在了他的手掌心。男人是一個牧師,但是他卻沒有了信仰,因為牧師隻是他謀生的手段。在他失去信仰後飽受煎熬,但卻得不到人們的幫助與同情是,所以男人痛苦萬分。其實無論是大到宗教信仰,或是小到一句支持的話語,精神力量是我們努力生活的重要支柱。影片中還有一片段讓我十分觸動,一個男人推開了餐廳的門,并對裡面的女人說“請問您是否也碰巧叫莉莎?”男人或許走錯了路認錯了人,但我跟相信男人是在尋找一個失散多年的人,或許是愛人?我無從而知,但一句“碰巧”卻讓人感動萬分。生活中,對别人多一些關懷,多一些正能量,不忘初心,總有一天扛過所有苦難。



...

平淡日子中的小美好


生活中令我們感動最多的并不是那些蕩氣回腸的故事,而是往往不經意間就會觸動内心的小溫情。影片中一對戀人相擁着飛在廢墟城市的上空;非常喜歡品嘗香槟的女人;在大雨中帶着女兒參加生日聚會的夫親;下火車後等到了迎接自己的親人;飲酒時向旁人對飄雪的大聲贊美……美好的事情不在于别人是否贈與,而在于我們是否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小美好,縱使有時生活并不如意,但絲毫不能影響奔赴理想的決心。



...


生命終将歸于平凡


影片中還有幾個片段描述的時一個想要征服世界的失敗者——希特勒;一個為了拯救家族名譽刺殺親人而後悔的男人;一個失去愛情而憤怒當衆毆打妻子的男人;一個還沒有得到愛的男人;一個走向“戰俘營”的破敗納粹軍隊……名與利成就了很多也摧毀了很多。不要因為名利做錯誤的決定,人生短短幾十年光景,所擁有的再多最後也帶不走,終究化作一抔塵土。努力拼搏前半生,之後趁着還有時間,趁着還未老去,盡情去享受吧。



...


生活本就是藝術與荒誕


影片看似十分荒誕,并且有濃厚的藝術氣息,但卻全部反映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就像影片中的那段話:“熱力學第一定律:一切都是能量,”藝術本身就是生活,能量不會被毀滅,它是無限的。隻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意味着你我是能量都,永遠不會消失,隻會轉化成一些新的東西。“我們的能量,或許會在幾百年後再次相遇。”隻不過那時,你可能成為一些别的什麼東西。這更是與影片名字相呼應。就像村上春樹說的:“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或許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荒誕的,隻不過我們自立了規矩來定義什麼是正常的,但這也僅僅真對我們人類來說不是荒誕的。所以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都無法預料以及掌控,何不灑脫一次,暢快的享受正在擁有的人生。



公衆号:聽風殺生

我們一起來聊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