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閃光少女從一衆俗套的青春疼痛片中脫穎而出,不同于其它的青春片一樣隻關注愛情,閃光少女比起愛情,更關注夢想,一群人音樂夢,不被人認同的夢想,注定是要更加努力,從而來向這個世界證明:我的夢想可以實現。

...

圖片來自豆瓣

故事發生在一所音樂學校中,學習民族樂的女主角陳驚喜歡上了學習西洋樂的王文學長,可換來的确是嘲諷,陳驚為了證明自己,和朋友“油渣”以及502宿舍組建了2.5樂隊,最終一起為夢想奮鬥,為民樂正名的故事。

這是一部貼近現實的片子,西洋樂的普及程度遠比民樂要高,而且更為大衆所認同,很多人都會将西洋樂貼上高雅藝術的标簽,而将我們國家的傳統民樂逐漸淡忘,影片中也體現了出來,比如學院校長決定下一屆不再招收民樂專業的學生,這難道不是一個時代的影射嗎?

我們對西方的文化越來越熟悉,卻将傳統的中國文化晾在一邊,讓學習傳統文化的她們成了少數人,而在這些少數人中,來自502宿舍的二次元少女更是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另類,父母的不支持,路人的異樣眼光,都讓二次元成為不和諧的音符。

那麼,這兩者的組合會讓大衆如何看待,普羅大衆覺得她們不務正業,可所謂的正業到底是什麼,是每天穿正裝朝九晚五的去上班?還是穿着燕尾服彈着鋼琴曲。

...

圖片來自豆瓣

沒有哪一種音樂是低賤的,也沒有哪一種職業是可以任人踐踏的,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我們所接觸的新事物越來越多,選擇也越來越多,不論是西洋樂還是民樂,都有着獨一無二的閃光點。

在影片中,有這樣一位老爺爺,他答應給急于尋找排練場地的陳驚一個小時的排練時間,但前提是必須留出二十分鐘給他伴奏,并且在後面樂隊演出時幫他們找到了缺少的編鐘,最後上台演出時也進行了演唱。

這個人物的出現,不僅助推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也側面印證了影片的核心思想,不論你是多麼平凡的人,隻要你愛好某件事情并努力去做,那麼,你就是閃光的。

就在我以為電影會在演出完成之時結束,可最後一個結束的鏡頭确是有幾個民樂的新學生來報道,這就說明陳驚他們改變了民樂專業再不會招生的局面,也告訴我們,隻要努力,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

圖片來自豆瓣

《閃光少女》雖沒有較大的前期宣傳,但卻能成為近幾年來較好的青春片,究其原因,還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青春不止有懵懂的愛情,還有未被社會打磨的夢想,芸芸衆生,都在逐夢的那一刻光芒四射!

就像影片的片尾曲中所唱的,如果這世界複雜、喧嘩、虛假,不要孤單,你還有有我呀,不管這個世界多不理解你,我也會毫不猶豫的奔向你!夢想不被人認可的時光,幸好有與你同行的人陪你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