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1917》豆瓣評分8.5,爛番茄92%。榮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視效、音效三項大獎。很多人都在吹它的視效,分析它的僞一鏡到底。

所長卻更喜歡它的故事,簡單而有意思。

導演是34歲就憑借處女作《美國麗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薩姆·門德斯,他說:《1917》一部關于想要回家,關于對朋友的愛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很簡單:兩位士兵帶着一紙命令,冒險穿越敵區,去拯救1600名士兵。

非常經典的英雄遠征故事模式。具備遠征故事四要素,按照三幕結構布局,并且用長鏡頭做到了“一直在路上”的浸入式代入感,觀衆仿佛真的進入其中,跟着主角經曆了一場漫長而驚險的旅程。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好故事研究所,歡迎關注。

全文2600字,推薦閱讀時間6分鐘。


01 英雄遠征

英雄遠征故事,是最古老最經典的故事情節模式之一。遠征故事之所以經久不衰、喜聞樂見、撼動人心,是因為它就像我們的人生旅程,宛如夢一場。

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這本書裡,總結過英雄遠征故事的固定模式:一位英雄從日常的世界,勇敢地進入超自然的神奇區域:在那裡遇到了神奇的力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英雄帶着這種力量,從神秘的探險之旅中歸來,賜福于他的人民。

...

英雄遠征故事四要素

①主角在當前世界有缺憾。

Schofiled在故事剛開始時,已經飽受戰争之痛,他說:我讨厭回家,因為回家就要分離。

...

...

...

②他尋找的對象極端重要。

他必須找到前線部隊指揮官麥肯錫上尉,把停止進攻的軍令交給他。否則,包括Blake哥哥在内的1600名士兵就将走進德軍布下的死亡陷阱。

...

...

...

③一定有千難萬險阻攔他。

他有明确的任務,也知道大體路線,但是寸步難行。死亡的威脅籠罩全程,戰友Blake中途喪命,Schofield也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地雷爆炸、一槍爆頭、廢墟逃亡、瀑布一躍、橫向穿越.......時間又非常緊迫,如果不能及時送達命令,1600名士兵就将白白送命。

...

④他在遠征結束後有改變。

Schofield這這場旅程中,不僅經曆了外在的考驗,也經曆了内心的轉變:從開頭的“不想回家”到結尾的“想家”。這個在後面詳細分析。

...

...

英雄遠征故事三幕結構

第一幕:介紹主角和他生活的世界,建立觀衆與主角的情感聯結。

故事以一聲呼喚開場,叫醒了Blake和Schofield。兩人在前往指揮部途中的對話,在接到命令後的反應,可以看出他們不同的性格和經曆:Blake外向活潑,幼稚沖動,出身窮苦家庭,有個哥哥身處險境;Schofield内向寡言,成熟謹慎,出身中産階級,有家卻不想回。

...

...

...

出發沒多久,兩人就頻繁遇險,Blake在農場突然喪命,重擔壓在了Schofield一人身上。

...

第二幕:講述主角如何克服途中一個個障礙,朝目标不斷靠近。

Schofield獨自一人穿越敵區,處處兇險,步步維艱。他冒着子彈跨越斷橋,在閣樓上中槍,在黑暗中肉搏,在廢墟中狂奔,在瀑布中墜落,在河流中掙紮……

第二幕事件很多,又驚險萬分,但節奏感很強,張弛有度,像打着拍子過山車一樣。

過橋槍戰(快)——蘇醒(慢)——廢墟狂奔(快)——地下(慢)——繼續狂奔(快)——漂流(慢)。

...

...

...

...

...

第三幕:完成勝敗在此一舉的最終決戰,對自我或生活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第一波沖鋒已經開始,Schofield必須立刻馬上把軍令送達指揮官,于是幾乎透支的他,再次鼓起勇氣和力量,穿越槍炮橫飛的前線,抵達指揮部,挽救了1000多名士兵的生命,也找到了Blake的哥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獨自坐在樹下的Schofield,此刻無比想念家人。

...

...

...

02 英雄之心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Schofiled本來隻是個陪跑,他的戰友Blake才是“被選中的人”,因為Blake懂地圖,更重要的是Blake的哥哥是1/1600,Blake有非常充足的動機去完成任務,成為英雄。

...

而Schofiled呢?他跟整件事情本來毫無關聯,也沒有什麼英雄之心,隻是剛巧在Blake身邊打了個盹,就被臨時拖走,卷入這場冒險。

因此,Schofiled一開始接到任務,是懷疑的、抱怨的,他既不情願也不堅定。

...

但是,後來Blake的死亡成為激勵事件,Blake的臨終囑托成為附着元素。出于對朋友的愛和承諾,讓他堅定了完成目标的決心,獲得了挺身而出的勇氣。

...

...

此後的旅程,Schofiled反複念叨:I have to go。

...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我得走了”,也可以理解為“舍我其誰”。

正是這份決心和勇氣,支撐着他克服一路上的阻礙。

正是這份決心和勇氣,讓他做出英雄之舉,成為英雄。

正是這份決心和勇氣,讓他的内心也有了轉變。

Schofiled關于家庭的内心轉變,是用暗線穿插在故事中的,有很多細節可以琢磨。

一開始他對Blake說他讨厭回家,後來他卻越來越想家。在德軍宿舍,他盯着一張照片看了好一會兒。在路上,Blake也對他談及關于家庭的溫暖回憶。在軍車上,他聽着士兵們聊起德國人的家庭。在小鎮廢墟的地下室裡,偶遇初生嬰兒,給了他很大震動。在一潭死水裡,看到河面上飄落代表希望的櫻花。在森林深處,聆聽着關于家鄉的歌謠。在與Blake哥哥對話後,他對家庭又有了更深領悟。最後,他獨自坐在樹下,打開珍藏在鐵盒裡的家人照片,背面寫着“Come back to us”。

...

...

...

...

電影以Schofield在樹下閉目休息開頭,以同樣在樹下閉目休息結尾。首尾呼應,而人物心境卻迥然不同了。

...

經曆一系列的冒險,克服各種阻礙,實現最初的目标,這是外在沖突。在旅途中經曆内心的轉變,實現自我的成長或獲得人生的領悟,這是内在沖突。外在沖突與内線沖突融為一體,才能成為一個精彩的英雄遠征故事。


03 劃個重點

英雄遠征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框架模式,包括四要素和三幕結構。

讓每個故事真正不同的是英雄之心。

記住英雄遠征模式和英雄之心,下次就可以在這個模闆框架内,讓故事自行發展,讓英雄之心帶來驚喜,而不用擔心情節是否前後連貫。


04 延伸推薦

1.《千面英雄》

分析英雄遠征故事的集大成者。包括星戰導演盧卡斯在内的很多大牛都奉之為聖經。

2.《魔戒》三部曲

經典的英雄遠征故事,所長也就刷了十幾遍 。

3.《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

戰争類電影很多,這兩部不算太舊,有戰争殘酷面,也有人性溫情面。

4.《贖罪》《敦刻爾克》

兩部電影都有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長鏡頭,可以映照着看。

5.《鳥人》《奪魂鎖》

一鏡到底的電影很多,這兩部是其中的經典。

6.《硬核亨利》

全程第一視角拍攝,像是在玩動作遊戲,浸入式體驗。

...

關注好故事研究所 你也能寫出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