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鬼畜區,迎來一場意義重大的曆史轉折。

大家終于放過了那隻太美的雞,轉而把火力集中向《巴啦啦小魔仙》中的一名角色——

遊樂王子A.K.A.遊呢娃子。

這部魔幻特攝劇的男主,之所以成為網友沙雕表情包新寵,是因為他那一口魔性的塑料普通話。

...

然而遺憾的是。

在一片調侃聲之中,大家似乎已經忘了,它到底是個“什麼亞子”。

事到如今不得不重新介紹——

《巴啦啦小魔仙》,一部長期被誤解的中國魔幻巅峰之作。

...

...

任何經典的魔幻,都不會脫離現實的土壤。

和“浮誇”的第一印象不同。

今天我們才發現,《巴啦啦小魔仙》是如此地接地氣。

選角上就不拘一格,實現了對刻闆審美和傳統戲劇範式的逆反。

...

主角美琪和美雪的質樸長相,讓小朋友們第一次相信——

原來,黑黢黢的普通女孩,也一樣可以成為閃亮迷人的小魔仙。

相反,高顔值如鹽粒粒,也可能誤入歧途,成為邪惡的黑魔仙。

...

這,才是對真善美價值觀的正确提倡,也是對所有長相平凡的普通人的有力鼓舞。

美,不在皮囊,而在自内向外的氣質和品格。

“看顔值分好壞”的兒童劇套路,被小魔仙徹底打破。

在《巴啦啦》中,善惡從不是泾渭分明。

好人和壞人,也不總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鹽粒粒在做了壞事之後,會感到羞愧、後悔,這為她後期的洗白做足了鋪墊。

而身為主角的美琪,也有刁蠻不講理、崇尚暴力的黑暗面,更顯人性的複雜和暧昧。

...

△ 難受啊,雪菲菲!

乍看,劇情非常簡單。

就是好魔仙和壞魔仙争奪“摸仙彩石”的故事。

...

但,簡潔,往往蘊含更豐富的表達。

魔仙界以魔仙女王為首,實行開明的君主專制和各盡所能的生産制度。

...

資質越高者,學習越高階的魔法,反之亦然。

魔仙界居民長生不老,安居樂業,各司其職,用便捷的魔法處理種種日常事務。

...

△ 幻影移形警告

簡直是柏拉圖看到都想落淚的真·理想國。

但,黑魔仙出場後,烏托邦謊言被無情戳破。

黑魔仙小月,一人就能輕易地把“摸仙彩石”從魔仙堡中打包帶走;

黑魔法的強度,遠超一般魔法;

甚至小月的門徒——鹽粒粒,也可以一個打倆,正面對抗主角團美琪美雪。

...

完結篇,主角團大戰黑暗之神古辣辣。

女王扛了buff狀态下的小月一擊,秒躺。

...

這之後,甚至隻能派遣小藍遊樂二人前去讨伐古辣辣。

從種種迹象,都能看出,魔仙界,自仙王殒命後,早已衰落。

國力遠不如前,以緻内防空虛,無人可用。

原因,是女王的昏庸獨斷。

其罪有三——

一,在故事開始前,魔仙界和人類世界的來往被長期阻絕。

長期的孤立主義和閉關鎖國,讓魔仙界日漸信息閉塞、目光短淺。

要知道,像主角團這樣,善良正直、又在魔法方面有天賦的小朋友,在人類界為數不少。

但卻沒有接受考核的機會。

淪落到隻能在家拿根棍子當魔棒對鏡子比劃。

不時還得被家長責罵:

“你看看隔壁家那個戴眼鏡的小孩,都保送格蘭芬多學院啦。再瞅瞅你,真是沒出息!”

...

△ 霍格沃茲優秀畢業生

二,高度排斥黑魔法。

她認為,黑魔法是敵對勢力的技術,所以要在全國範圍内實行禁絕。

學習黑魔法在魔仙界是絕對禁忌,被抓到是要坐大牢的。

所以,女王的直接戰鬥力,包括魔仙界的軍事力量,甚至難以壓制附身在小月身上的古辣辣。

關鍵時刻,還得仰仗實習生美琪美雪的魔仙箭來破局。

...

△ 名場面:一串三

其實不管白魔法黑魔法,能用的就是好魔法。

而身處特權地位,在和女王鬧翻後整天泡館學習的遊樂王子,成為了抗擊古辣辣的中堅力量。

怪不得,遊呢娃子告誡觀衆:“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亞子,好好毒樹。”

...

三,剛愎自用。

專斷到什麼地步?

先說明一下,在《巴啦啦》裡,使用魔法,需要能量。

而摸仙彩石,蘊藏無比巨大的能量。

...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塊超大的充電寶。

掌控能源,才能掌控一切。

而隻有很久前的吸唢呐女王,曾經開啟過摸仙彩石。

此後,沒有人知道開啟的方法,前任女王也沒有把方法傳下來。

但事實上,開啟摸仙彩石的方法——眼淚,就明晃晃地畫在吸唢呐女王墓穴的壁畫上。

...

而現任女王,竟然從來沒有派人去探查過,身邊也沒有敢于進谏的智囊角色。

長伴左右的,一直是春風和秋雨兩個愚忠的婢女。

...

△ 女王的人型挂件——春風&秋雨

以上種種。

無疑告訴小朋友:曆史興衰,自有規律,以史為鑒,才能走向未來。

...

千萬别以為《巴啦啦小魔仙》隻是兒童劇。

“無腦”是它的障眼法。

“黑魔仙搗亂-小魔仙解決”的流水賬日常情節背後,更是暗流湧動。

鹽粒粒為什麼變壞?

最重要的原因,是親情的缺失。

除了大結局,她媽幾乎每一集都特别忙,忙到沒有時間和鹽粒粒吃一頓飯,說幾句話。

不僅如此,她媽還對鹽粒粒的學習成績,有相當苛刻的要求。

...

她爸更是從頭到尾都在國外掙錢,沒有露過臉。

鹽粒粒投向黑魔仙小月的懷抱,并非本性壞。

而是想得到缺失的關注。

...

這,是對當下社會的逐利本質,以及由此衍生的現代家庭的質問。

還必須注意到,作為壞女孩三人組的頭頭——鹽粒粒在學校的境遇。

雖然她确實做了很多壞事,但是,難道她就一直是加害者嗎?

透過導演公正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

...

...

被拿低分考卷公開處刑,被在學校打鬧跑動的主角團撞翻書,還不是最過分的。

最過分的一次,美琪甚至動用魔法,破壞在舞台上的鹽粒粒的衣服,使其當衆出糗。

...

何為黑魔法?

不是由咒語本身決定的,而是看你用魔法去做的事情決定的。

有時,鹽粒粒同樣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如果說她是反派。

那也是因為,有一個把人變成鬼的社會在先。

因為是異類,是少數派,她的疼痛無人理睬。

她的惡行,卻會被無限放大。

而作為校園紅人的美雪美琪,在施暴時,似乎永遠有豁免權。

僅僅因為,她們更懂得如何收買人心。

...

故事最後,洗白了的鹽粒粒和美琪美雪還是順利地成為朋友。

可是,本劇保留了這部分切面,就是為了讓小朋友警惕:

多數人認可的暴力,會變得合理甚至合法,但仍不能掩蓋其惡的本質。

Sir欽佩劇組的正直與勇氣,以及一碗水端平的剪輯。

這讓一個簡單的魔幻故事,有了醒世寓言的意味。

在美琪美雪受困異空間時,更是出現了數個緻敬經典電影的鏡頭。

從中,觀衆得以窺探主創們多元的審美趣味和對電影史成果的自覺繼承。

《黑客帝國》——

...

《閃靈》——

...

《太空漫遊2001》——

...

不僅如此,《巴啦啦》作為一部兒童向魔幻劇,在設定上,也非常專業嚴謹。

作為黑魔法研究所所長、中國魔仙堡友好協會副會長、關愛留守小魔仙基金理事會理事。

Sir通過不懈考據(搜索),終于在神秘異域(知乎)探明了巴啦啦能量的來源。

魔仙變身和打鬥時,會出現接近光污染的炫目特效。

...

魔法咒語中,存在大量與光相關的咒語,說明魔法因調動光能而生效。

...

根據國家一級魔仙研究員“B超少年”(知乎:B超少年,微博:硫化茶)的說法,巴啦啦能量,本質上,是一種以光為表現形式的能量。

由此也可以得出黑魔法的破壞力強于一般魔法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知道,黑魔仙的裝束為紫色。

使用的,也是紫光。

而在光學中,紫光相對于其他顔色的可見光,波長更短,能量更高。

...

自然,黑魔法的戰鬥力也就更為強大。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客觀、嚴謹、科學、認真的态度,使得《巴啦啦》對心智初開的年幼觀衆,能夠産生良好的啟迪。

...

再說說遊樂王子。

可能有觀衆吐槽王子怪異的口音和尴尬的演技。

但,先要弄明白,為什麼遊樂的口音,會是“這個亞子”。

遊樂的飾演者,袁奇峰,在台灣生活到5歲,被送到海南外公家居住,又在潮汕生活了一段時間,畢業于廣東粵劇學校,還結識了來自東北的老鐵。

...

口音,即是他人生閱曆的積澱。

袁奇峰不避諱也不矯飾這一點,反而把自己的全部投入進遊樂這一角色之中,發掘和體驗角色經曆的情感瞬間,成功創作出了具有多層次真實感的魔仙王子形象。

這種表演方法,即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總結的“體驗派”。

...

△ 《喜劇之王》裡尹天仇捧讀的這本書就是他寫的

而隔離強烈情緒波動的面具,以及令人出戲的尬笑和詭異的斷句停頓,為的,是達到間離的效果——

随時進入角色,又能随時跳出角色。面對觀衆,若即若離,自由馳騁。

這,是布萊希特主張的史詩戲劇式表演方法。

...

△ 貝爾托·布萊希特(1898-1956)

萬萬沒想到,高手在民間。

在非專業演員袁奇峰身上,竟然能看到兩種背離的表演方法之間的耦合和奇妙的化學反應。

遊樂的故事線,也展現出了完整飽滿的人物弧光。

不誇張地說,遊樂王子,就是魔仙堡的哈姆雷特。

因為魔仙女王童年時對自己的忽視,和對他前女友李雲龍的見死不救,遊樂對母親懷有強烈的怨恨。

...

他逃離魔仙堡,來到人間,等待報複魔仙女王的機會。

初登場,他身騎(有點髒的)白馬,帥氣潇灑,一秒上天。

...

每次和小藍見面,飛橫跋扈的遊樂免不了和這個“啰嗦老太婆”拌嘴,甚至以捉弄對方為樂。

...

然而,有多不正經,就有多深情。

遊樂王子,不但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

...

而且,每一次小藍陷入危機時,雖然這總會讓人産生“這個人為什麼這麼閑”或者“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跟蹤狂”等困惑,遊樂總會即時趕到現場,為小藍解圍。

但每次救人之後,又要傲嬌地表示自己不會站在任何一邊,不過是“娃娃而已”。

...

為什麼是小藍?

因為小藍和他死去的前女友,有一張一模一樣的臉。

當魔仙堡陷入危機時,遊樂又在對母親的怨恨和對故鄉安危的牽挂中掙紮。

報複還是守護,這對遊樂來說,和“To be or not to be”一樣,是個難解的問題。

于是他咆哮,于是他掙紮。

...

△ “李雲龍!李雲龍!”

還是為了拯救小藍,我們驕傲的遊樂王子,卻義無反顧地向魔仙女王下跪低頭。

這時候,他才知道,原來不是女王不想救,而是······真的救不了。

...

不斷成長的遊樂,最終,還是決定把放下私怨,和衆人一同對抗古辣辣,守護魔仙界。

...

桀骜不馴的王子,終将成為肩負子民的王。

當毛豆槍的扳機不再為私欲,而為大義所扣動時,古他娜能量,才得以迸射出更為崇高的光芒。

...

最後的最後,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重溫一遍了呢?

這篇文章的目的,和《巴啦啦》一樣,和袁奇峰微博說的一樣——

...

很簡單,是希望為大家帶來快樂。

其實,現在看來,《巴啦啦》受限于時代、審美、制作能力、經費成本等問題,确實能輕易挑出一大籮筐的毛病。

可,不管如何,它用滿滿的誠意與認真,開拓了小觀衆們的想象力邊界,也終将成為這一代很多人童年回憶的一部分。

試圖完全否定這部劇的人,很可能,隻是不敢直視過去那個幼稚的自己。

現在,你真的還記得起那個一放學就急着趕回家,一回家就馬上扔書包,蹲坐在電視前,全身心早已沉浸在另一個奇幻世界的,純粹而童真的自己嗎?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