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非洲》是1985年的美國影片,拍攝地肯尼亞,曾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配樂、最佳攝影等7項奧斯卡大獎。

因為這是一部獲得了多項奧斯卡獎項的影片,所以曾經跟風看過,看的時候,覺得電影瑣碎又淩亂,片子裡的愛情也不是想象中的愛情,所以并沒什麼感覺,看過就忘記了。這次是因為聽莫紮特的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所以又去看了一遍,才發覺有很多東西是以前沒有看到的。

首先是影片的音樂,電影的配樂約翰•巴裡是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專長電影配樂。他曾獲得過四次奧斯卡電影最佳配樂獎。其中的一部就是《走出非洲》。另外《007》系列和《與狼共舞》都是他的作品。

在《走出非洲》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丹尼斯是莫紮特的熱愛者,無論到哪裡,即使是去打獵,他都帶着留聲機和莫紮特的音樂。于是約翰•巴裡選擇了莫紮特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作為影片開始。影片中有很多後來流傳很久的主題曲,如《因為我愛你》《我有一個農場》等。

影片的一開始就是彌留之際的凱倫,她用蒼老的聲音深情地回憶在非洲的生活和生命中最愛的那個男人丹尼斯。這時候《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緩緩地響起,世上的一切那麼美好,生命中有歡欣和痛苦,有悲傷和憂愁。 而這一切都已經成了記憶中最難忘的那一部分,現在留下的是平靜的回顧,就像天鵝臨死之前悠長的悲鳴。莫紮特的天鵝之歌放在這裡真是無比的合适。

影片吸引我的還有非洲的風光。據說這個片子是在非洲肯尼亞拍攝的。影片中凱倫的農場就在肯尼亞的貢嘎山下。這裡的景色粗犷美麗、多姿多彩,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珍禽鳥類、植物樹木。有積雪冰川、廣袤的草原有茂密的森林。有各種動物在草原上奔馳的場景,有獅子與人的對峙。在黎明的熹微中,霧氣迷蒙的景象;在殘陽如血的背景下,人物和動物的剪影,特别美,特别具有濃郁的地域風味。

影片還能看到文化的差異。讓人認識非洲的黑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黑人往往缺少文化、迂腐愚蠢。但影片中的黑人卻給人很神秘的印象,給人智慧的感覺。例如影片中有一段是凱倫與一個當地的土著基庫尤族的小孩的對話就很有趣。凱倫讓那個孩子去治療腿上的傷:

“傷口已經惡化了,你應該去醫院。”

“也許這條腿很愚蠢,可它就是不想去醫院。”

“去不去醫院是它的事,可如果你帶它去醫院,我會認為你是一個很明智的人,而這樣聰明的人,我會希望請他幫我做事,付給他工錢。”

“像這樣聰明的人,你會發給他多少工錢呀?”

“肯定比他放羊掙得多。”

“我會和這條腿商量一下。”

用不上我注明對話的雙方,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對話的各方是誰,這樣的對話充滿了一種機智。

在影片中我們還能看種族的歧視和壓迫。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想了好久也沒弄明白,為什麼影片的題目叫做《走出非洲》而不是《走進非洲》。有人說這個影片與其說是愛情片,不如說是一位女人的史詩。因為這個影片就講了凱倫從一個愛慕虛榮的富家女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号走進非洲,然後在非洲她獨立地經營一個咖啡莊園,與土著黑人慢慢地從敵意到友好地相處,她帶着兩大車的物資經曆與獅子争奪馬隊的戰鬥将物資送到戰争前線,她經曆了梅毒的生死折磨,她還經曆了在獅子的口下逃生,她愛上了熱愛自由的丹尼斯,她慢慢地變得獨立,自主。後來一場大火讓她失去了自己的農場,丹尼斯又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喪生。

走進非洲她經曆了如果呆在丹麥根本不可能經曆的事情。因為走進非洲,她成了一個閱曆豐富,沉着堅定,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的女子。她成熟而穩重,堅定而自信,這是一個女子成長的經曆。因為這種成長宏大而沉重,所以有人說是女人的史詩也确實不錯。

但是為什麼不是走進非洲呢?這一切不是走進非洲所帶來的變化嗎?

或者是因為影片是從一個老婦人的口吻叙述整個故事的?是她在走出非洲之後的回憶?是因為走出非洲才發現這段人生的旅途對她一生的影響無法磨滅,她始終無法走出心中的非洲?或者是還隐含着非洲是人類的搖籃,人類走出非洲是人類走向發展和文明的途徑?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但不管是走進非洲還是走出非洲,這都是一個豐富、複雜的影片,值得你去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