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着媳婦在家看孫俪演的《安家》,娘娘及一衆戲骨客串的演技還是值得肯定的,劇情設計也算是矛盾叠起、層出不窮。雖然剛開始主演的三觀略有跑偏,那這樣才有成長空間,從而随劇搏一步步的成長,最終實現男主女主與電視劇的一同成長。

不過,看了十幾集之後,我還是有些話不吐不快。老油條手中半年多未搞定的“跑道房”和“博士夫婦”能被孫俪三個月輕松搞定,多半是由主角光環的原因吧!因為在我看來:買房,哪有那麼容易?

我不是上海人,也不曾在上海生活亦或是工作過,我的家鄉是東北一個向三線城市努力靠近的四線城市,好地段房價不過在萬元左右,而大部分房價都在5k到8k之間徘徊。17年的時候工作三年的我有了一些積蓄,看了好多房,跟中介跑了好多地方之後,貸款20萬,買了人生首房,感覺簡直是人生完成了一項重任。我絮叨這些是分享自己買房的喜悅,但也要進一步說說買房的事。

中國人安家必有房,租來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心難安。而且租房要看房東臉色,處的關系再好,也是甲方乙方的關系。房東要賣房子,還是被趕的如喪家之犬。所以說為了安家必須買房,而且身為一名男性,房子的重要性,在當今婚嫁一事中着實帶有巨大的比重。有房有車有存款,恭喜你距離人生巅峰,隻差你人生的另一半。

但是作為剛邁出校園工作沒幾年的男同志,想買房,哪有像電視劇中所描述,隻要找個負責任的中介、有能力的中介,把你的要求一說,很快就能實現買房夢。鬧呢?怎麼可能!不說别的,就孫俪裝修的跑道房,海清要不是配合演戲,能三言兩語被說動,直接高價拍闆買房?作為一個理智的女博士,家中老二馬上臨産,面臨上有二老下有兩娃這種生活狀态,還能不為生計考慮而是重金買房?至于其他不合理處無須贅述,我隻想說,編劇兄弟,你真天真。

同樣的,還有賣包子的嚴老夫婦,我醉了,老兩口就看了一個房子,還是别人着急賣的,不問問原因,在一旁聽一聽,買了!我的親娘啊,那是房子,不是白菜、土豆,聽别人說好,也不多看看、不多了解一下,全都道聽途說——我隻能說中介的錢真好掙。

我有個朋友,年紀與我相仿,但因沒有好學曆,也沒有太好的技術,所以一般隻能賣力氣打工,一家三口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因為他沒上大學,結婚早,女兒都已經上小學了,全家還沒有安定的着落。當然也并非掙錢太少,隻是夫妻倆攢錢的意念有點弱,導緻多年居無定所。直到我買了房子,受了刺激,我的這位朋友和媳婦才苦熬近一年,買了個小房子,付了首付。現在平日裡很難再看到他在外溜達,小飯館裡也沒了他的聲音,他媳婦也不天天買好吃的了。兩人雖然買了房,但是幾乎瞬間壓力倍增,生活質量斷崖式下降。

我還有個同學到現在還沒對象,上一次處對象時,他女朋友的照片還見過,打扮的不錯。過了幾個月,聽說分了,問起時,他說女方要他賣掉他父母的店鋪和房子,然後全款買個大房子,好讓女方嫁進來就不受苦。我一聽就怒了,大發雷霆之語。可是我的同學隻是淡定的說:“剛開始那時候挺生氣的,但分手了之後,我又仔細想了想,還是自己能力不夠,這事兒怨不得誰?”去年我聽說他也買了房,又處了新對象,似乎進展不錯。

說這麼多,我絕不是崇尚“拜金婚姻”,而是多年來各種事情真的讓我真切意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一切。而買房則是這個基礎中最難以實現的一步,畢竟作為一個普通年輕人,我們不拼爹、不拼臉,隻能拼汗水,而汗水的變現是最慢的。

花上自己苦心積攢的一筆巨款,随随便便買一個房子,我覺得隻能發生在電視劇裡,《安家》的演員演技都不錯,就是劇本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