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不是負責給人生提供解答的,

它是要讓我們提出更多疑問的。

——《一千零一夜》

...

文丨舊故麻袋

綜藝分為很多種,像最近我正在追的《這!就是街舞》,概括成一個字,就是“燃”;再看看之前被我diss過的《樂隊的夏天》,這類型的概括起來就是“情懷”和“文藝”;可換作是《極限挑戰》、《向往的生活》這種,就是明星真人秀,關鍵在一個“秀”字,也就是說你一看一樂,這綜藝也就成了,但很少有像梁文道《一千零一夜》這樣的。

《一千零一夜》

...

你說它是脫口秀,它的确是,是梁文道一個人在屏幕前的滔滔不絕,可我更喜歡将它看作是一個說書節目,梁文道就是那位說書人。

...

我打小就佩服那些愛看書,并且看得多的人,主要是覺得他們既有有涵養,知識儲備還豐富,說話一套套的,讓人無法反駁,渾身上下都是一副文化人的模樣。

所以為了讓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我也開始看書,雖說不上多,但比同齡人看得勤,而且看得雜,我看書不分類型,隻要評價好的都看,懸疑的、言情的、偵探的、經典名著的、科幻的、架空玄幻的、穿越的、宮鬥的......甚至還看過專門寫菜譜的書。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黃金屋和顔如玉我倒是沒見着,但讀書給我帶來的震撼和渴望一直都在。

...

很欣賞“看理想”做的一些列節目,無論是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還是陳丹青《局部》,無論是馬世芳的《聽說》還是窦文濤的《圓桌派》,對我來說都是一場精神享受,看這些節目,我更多的是在聽,而非看,聽他們的一言一語,聽他們的表達和講述,聽他們娓娓道來一個個令人幡然醒悟的話題。

...

他們是訴說者,也是治愈者,梁文道《一千零一夜》第四季的回歸,讓我這顆浮躁的心,多少也沉靜了下來。一上線就是妥妥的9.8分,看來實力不減,内容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真是難得。

...

雖說是個好東西,但《一千零一夜》的存在依然小衆,它并不招所有人的喜歡,它當然也沒想着怎麼招人喜歡,它有自己該有的樣子,有自己的魂,萬幸的是,世界一直在變,梁文道始終沒變。

...

第四季的第一期節目,介紹的是約翰·杜威的《民主與教育》。

...

說實話,約翰·杜威這個名字,我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

1919年,約翰·杜威來華講學,在中國一住就是兩年,公開演講近200場。關于教育,約翰·杜威認為:個體要延續生命,就要進食。而教育之于社會而言,就如同進食。

...

對于個體而言,在生活中學習,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就連在工作中學到新知識,也是一種教育。

所以他說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生活。

...

那既然生活就能教育了,那學校是做什麼用的呢?學校是為了孩童在走出社會前,更好地理解現行社會的基礎規則而存在的。

...

在杜威看來,教育絕不隻是為了成績、名校、工作、金錢。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獲得繼續成長的能力。

...

可是當下社會,教育資源有限,出現了“學區房”、“速成班”、“家教”等與教育有着扯不斷理還亂關系的事物,它們的存在告訴我們:教育漸漸變成了一種遂願的手段。

随着道長的講述,我們了解到教育在曾經就不是為了教育本身而存在的,教育僅僅隻是教了我們學習的方法,能讓我們在走出社會的時候可以繼續成長,繼續學習。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

...

在高考剛剛結束的背景下,看這樣一檔節目,多少有些感慨和諷刺,現在的教育體系一直在崩壞,貧富差距拉大了教育質量不說,貧富差距還割裂了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不得不說《一千零一夜》第四季第一期就很剛啊,直面教育,直言不諱。

...

再看看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少年派》,我天,太應景了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要到何時,才能成為“不拿成績當一切”的時代呢?

好在我們還有道長的“一語驚醒夢中人”,教育這扇窗才開了一半,總有一天,我們能看到窗外的陽光明媚。

...

順手給了《一千零一夜》第四季一個好評,隻要道長還講,我就一直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