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過去所做的那樣
看着我的臉
與我四目相視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之名呼喚我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意大利維爾拉,那年夏天一位來意大利遊學的美國學者Oliver借住在Elio的莊園。突如其來的愛仿佛林中奔出的野獸,攥住了17歲少年Elio的身與心。兩個人對彼此着迷、猶豫、懷疑、試探,讓情欲在湧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為時六周的初戀。
“Later!”後小心翼翼的心動
“Later!(再說吧!)”,這聽起來刺耳,草率,裡邊挾有一層漠然的單詞,是Oliver留給Elio的第一個記憶。後來隻要閉上眼,念出這句話,就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意大利的那個夏天,一切開始的地方,初見的當下,磨損的布面草底涼鞋,渾圓的腳後跟,卷起衣袖的襯衫和帶着太陽眼鏡的他。
他們從不是朋友,第一眼的心動,無論如何都做不成朋友。
Elio在見到Oliver的第一刻,就喜歡上了這個占領他房間的不速之客:棕褐色的臂膀,像蜥蜴腹部一樣光滑、白皙、柔嫩的掌心和腳底、喉嚨以及前臂内側,無一不使Elio對這個大他六歲的Oliver着迷。他開始小心翼翼地接近示好,換來的卻是一句冷飕飕的“Later!(再說吧)”。

哪個樂句,為了他,撩撥了他
不久,Oliver的高大英俊,幽默風趣赢得莊園許多人的喜愛。而此時的Elio選擇把自己的感情壓在心底,他認為Oliver讨厭自己,讨厭自己的行為,甚至讨厭自己對他的感情。這一階的情感在Elio向Oliver炫耀自己改編巴赫鋼琴曲的鏡頭中表現得淋漓盡緻。
“
從第一次彈,我就很清楚這部作品的哪個樂句撩撥了他。每當我演奏到那一段,都把它當作一份小禮物送給他,因為那的确是獻給他的,那象征着我生命中美妙的地方,不需要天賦就能理解,而且激勵我往樂曲裡加入一段長長的華彩樂章。隻為了他。
當晚在日記裡,我寫道:我說我認為你讨厭那部作品,是誇張了點。我真正想說的是:我認為你讨厭我。我希望你說服我,事實正好相反,你也的确這麼做了一下。但為什麼我明天早上就會不再相信?
我們都不是專為一種樂器而譜寫的;我不是,你也不是。
”
因為他,愛上慢跑;因為他,愛上章魚、赫拉克利和《特裡斯坦》;因為他,愛上了曾經讨厭的一切。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有人想接近你,因此受盡折磨,你卻毫不知情,甚至不肯多想一下,這一切多麼可笑。
很快劇情迎來了主人公之間情感變化的第二高潮。舞會上Oliver吸引了馬奇娅,并且交往越來越密切。
“承認我們被同一個女人吸引,實則是為了我和他建立起了紐帶,我們的感情通過她來升溫”Elio這樣想到。于是他每天在Oliver身邊說着馬奇娅的種種,有一種做牽紅線的媒人的感覺,但這種示好非但沒有換來他以為關系的緩和反而是被警告。
心有不甘的Elio邀請馬奇娅晚上與自己約會,第二天又在有Oliver的餐桌上向自己的父親炫耀自己與馬奇娅的戀情,似乎也在向身旁的某人證明自己的魅力。
在這期間,兩人的内心都是充滿糾結的,Oliver不清楚Elio對自己的态度;Elio則是對自己感情的自卑。兩個人各懷心思,折磨着對方也折磨着自己。就像騎士愛上公主的故事,是大膽的把愛意“說出來好”還是“死了好”。

莫奈的崖徑
我喜歡我們的心似乎平平前行,我們總能立刻猜出對方在玩什麼文字遊戲,确保留在最後一刻。
在互相誤會和折磨的最後,Elio率先鼓起勇氣在廣場的一戰紀念碑下面表明了自己的情感,整個對話過程,人物之間沒有提及任何一個有關愛的詞語,卻把心中的愛表現的淋漓盡緻:
“
—“但願你知道,我對真正重要的事多麼無知。”
—“什麼是重要的事?”
—“你明明知道。到了這個節骨眼,就數你最該知道!”
—“你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一切?”
—“因為我認為你該知道。”
—“因為你認為我該知道?”他若有所思的複述我的話,試着理解這幾個字的完整意義,并拖延時間。我知道,這塊鐵正燒得灼熱。
—“因為我希望你知道”我脫口而出,“因為除你之外,我沒有人可說。”
”
當把壓抑在内心深處的說出後,Elio感覺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一切如他所願,當所有的門都咔哒咔哒一扇接一扇打開,生命不可能更燦爛了。“Please call me by your name”也在最終成了兩人的契約。

聖克萊門特症候群
幸福永遠都是短暫的,Oliver終歸還是要離開,父母同意讓Elio跟着Oliver去放松遊玩幾天,在他回美國之前。
終點站是在羅馬,羅馬處處可見丘比特,因為我們剪下了它一支翅膀。最後離别的前夜,相視而過的每個目光都像贊許,又像是為彼此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生活有時足夠仁慈,能夠給予我們有效的隐喻來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是誰,渴望什麼,又要去往何方。
“
在你明天離開以前,或即将關上出租車門的瞬間,當你已經向其他每個人都告别,此生已再無其他的話可說時,那麼,就這一次,請轉身面對我,即使用開玩笑的口吻,或當作事後無意間想起。當我們在一起時,這對我來說可能極為重要。
就像你過去所做的那樣,看着我的臉,與我四目相視,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魂牽夢萦處
影片即将迎來尾聲,但最能共情的情節才剛剛開始。與Oliver分别後的Elio回到熟悉的家.他的父親看出來他的痛苦,也看到了他與Oliver之間超越友情的感情,他對Elio說:
“
為了快速愈合,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了太多的東西,以至于在三十歲時,自己的感情就已破産。每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我們能給予的便更少。但是為了讓我們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任何事情,是多麼的浪費。
你隻要記住,如何過一生是你自己的事情。
上天賜予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隻有一次,而在你領悟之前,你的心已經疲憊不堪了。至于你的身體,總有一天,沒有人願意再看他一眼,更沒有人願意接近。
現在,你充滿了悲傷,痛苦,現在,你别讓這些悲傷痛苦消失。也别喪失你感受到的快樂。
”
那年冬天Oliver在電話裡告訴Elio自己将會在春天結婚,再多的語言也無法表達出影片中Elio的痛苦和絕望,一呼一吸都會有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電話裡Elio不停的用自己的名字呼喚着Oliver,氣息越來越輕,越來越淡,最後屏住呼吸,生怕一放松就會控住不住哭出來,他不想讓Oliver看到這樣的自己,他想把自己所有生命的美好留在那個夏天。
用盡全力去感受,去悲傷,去喜悅。Elio坐在火爐前,一會兒落淚,一會兒抿着淚水笑了,一會兒眼睛裡又恢複了冷漠,仿佛在短短三分鐘内,他把那個夏天又度過了一次,且此生還要度過很多次。

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同性戀題材電影,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從這個電影裡窺見曾經的自己的影子。
被兩個主角之間這份熱烈又甜蜜然而卻注定沒有結果的愛情所觸動。會想起一些并不是很具體但卻很有感觸的事情——那個曾經的暗戀對象,那個曾經暗戀過他人的自己,亦或是那段曾經單純的暗戀。
整部電影所有角色的刻畫都有深刻的寓意,Elio開放的父母和那對與父親關系很好的一對同性戀者,這部電影并沒有以同性戀沒有作為賣點來大肆渲染,沒有人站在倫理的高度上指責這段愛情,以至于看的過程中會認為這就是一部充滿着杏子海水味的青澀初戀。
我們總說愛情裡性别不是界限,但是卻下意識的把它設立界限,愛本無罪,我們也無權給愛情劃分标準。
彩蛋

作家André Aciman在推特上分享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作《尋找我》的封面,并解析了藏于其中的“彩蛋”。封面右下角的路牌上寫着“Via dei Banchi Vecchi”,這是Elio和他的父親訂購紅酒的地方;而建築物的顔色和甯靜的藍天,預示着Elio和Oliver的新故事将在意大利羅馬發生。不過,羅馬并不是《尋找我》唯一提及的城市,書中還會出現巴黎的雨夜,以及紐約的秋末“小陽春”。這本書定于2019年10月29日發行。
電影預計在2022年上映,故事發生在5、6年之後,艾力奧和奧利弗将在美國再見面,二人将在續作中周遊世界。(期待第二部!!)
圖|網絡
文|山芽
公衆号|芋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