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

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母猪会上树了,这是我写的第三版《终极笔记》安利了,若是言辞不当,还请体谅,如有谬误之处还请指正。

盗墓笔记影视改编,我挺《终极笔记》,非常期待和我一样的老稻米能来看看,收获当年藏在被窝里看《盗墓笔记》的感动。

作为一个一直关注盗笔影视改编的稻米,这一路走来,难免不觉得自己被原作者为首的各位编剧一次又一次地PUA,他们总是借口说过不了审,要迎合更广大的观众群体云云。相信很多好兄弟和我一样,一次又一次被羊头忽悠,看了一下惊觉卖的是狗肉,或者不明就里喝完羊肉汤,一下发现那汤皮下面还是狗肉。

从2015年的《管你牛头马面,我自陈妹嗨少》季播剧贴吧盛大春晚吐槽,到三叔宣布自己的电影编剧身份,重燃我的信心。

从2016年在杭州商业街看乡村爱情瓶邪大电影之《包青天张起灵》,到2018年的《沙海》,又名《张日山的下半部》,选角超神,芜湖起飞,无奈剧情崩塌,疯狂坠机。

从听闻《水果忍者VS蹦迪主角》离谱大电影,一笑而过,到还不死心点开《怒海潜沙》开头,撞见老吴裸睡暴击,武侠剧场花非花雾非雾,后来我还听说《秦岭神树》全集是在国外。

从今年《重启》,宣发打着稻米礼物旗号,实为《百家影视之潘安子品盗笔》的年度八点档大戏,塞了我等观众一嘴糟糠,到年末尾声尽力还原本传后四本的《终极笔记》。

当然,这其中我只看过季播剧先导集、《盗墓笔记》大电影、《沙海》、《怒海潜沙》第一集、《重启》第一集和《终极笔记》全集。

看完《终极笔记》,我已经不问这都能过审了,因为隔壁《鬼吹灯》已经过审好多年。

我问的是,照着原著用心改编有那么难吗?

我朋友说,对,有这么难,所以到今天我们才看到这部《终极笔记》。

我知道很多人不再喜欢盗墓笔记,2012本传大结局一出便走出大半;我知道很多人不会对盗墓笔记影视化抱有希望,自2015年起就是看都不看;我知道很多人讨厌二次转三次,至今无法接受真人化的任何作品……

我知道更多人早就忘了2025年,还有粉丝之间的十年之约。

但我真诚地希望还能看进盗笔相关的家伙,看看这部《终极笔记》,这是我及一众稻米心中的盗墓笔记改编Top1,这是我们看完了《终极笔记》所有集数下的定论,它甚至是我们凭着后劲会去二刷三刷的诚意之作。

因此我按动键盘,打下了这些裹挟着贴吧古早味的文字,渴望让还在犹豫看不看《终极笔记》的家人们能看到这篇安利。

接下来我以问答方式来解答一下常见问题。

1、《终极笔记》选角合适么?有没有大牌明星?
答:选角这个各花入各眼,我只能说我一开始对胖子选角不太适应,看完全员真香。也有看完还不适应黑花选角的,不能百分百保证选角符合你的想象,但是对小哥吴邪的选角,评价都挺统一的,蛊到人了,选的真他娘的好。
如果你要问的大牌对标的是,有没有陈坤、黄渤、舒淇?那肯定是没有的。如果你要问有没有当红微博热搜明星?粉丝榜前十?那也是没有的。《终极笔记》里知名的可能就数出演过《武林外传》邢捕头角色的范明老师,出演过《琅琊榜》言侯爷、《破冰行动》寨长角色的王劲松老师,琼女郎刘雪华老师。

2、《终极笔记》特效怎么样?是不是大制作?
答:特效设计不算惊艳,但是甚合情理,湿流沙特效堪比万万没想到,室内特效设计有短板,整体而言非常用心。大制作要看你比谁,比鬼吹灯肯定没戏,比哈利波特系列……还是求求您收了神通吧,那真的比不上。
我的理性告诉我,不看是最好的选择,盗墓笔记的基础设定鲁殇王就是错误,是剧粉喷的网文,是上不了台面的畅销作品,都要把旧的遗留在时间长河的记忆消解,新的才能从中浴火重生。
可当我望向篝火旁的吴邪和小哥,
当我看见魔鬼城的实景,
当我看见第九集阿宁的光速下线,
当我看见铁三角抹淤泥,
当潘子笑说自己命硬的话语声响起,
我却感性地难以自抑。
说出熟悉的那一句,我本是听书人,奈何入戏太深。
本来就不是冲着什么大制作威亚特效,本来就不是冲着什么顶尖服化道,
稻米用自己账号自发打出的豆瓣8.1分,说明了一切。
我们不需要大制作,我们只需要有心人。

3、《终极笔记》加戏么?还原原著么?
答:加了条黑花线,并把他俩的初识后延,整体剧情具有功能性,这条线是对原著的辅助说明,并承接了吴邪的一些原著剧情。
张日山和尹南风也有出现,但是他们是为了解释铁三角砸新月饭店,为何新月饭店没有派人来追。
剧本设计适当填了一些原著的坑,将一开始的鲁黄帛、蛇眉铜鱼、万奴王等坑,借黑花线串联到了一起,但是这跟贴吧解密贴一样,各花入各眼,不一定能接受这个解密,但是跳过也丝毫不影响剧情。
对于“它”的解释并不是大部分人受河殇一代影响做出的俗套阴谋论,而是抽象化地解释为,一股受长生驱使被贪恋束缚的人形成的势力。
还原原著方面,全剧共36集,囊括《蛇沼鬼城》《谜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四部原著。铁三角可以说尽量原汁原味,是盗墓笔记改编电视剧中味道最纯正的一版。并为其中补充了许多稻米专用古早味情节。黑花有争议,不过我个人能接受因时间线改动,人物性格随之发生的变化。当然也说不上喜欢黑花这条线的改编。
可以说,《终极笔记》是一碗校门口专卖的西红柿炒面,酸爽清口,回味甘甜,管饱解渴,色香俱全。你可以说它的食材不够高级,你可以说做菜老板不算秀色可餐,但我吃了干净并直呼:就是这个味儿!

4、我朋友说《终极笔记》是工业糖精,剧组按头嗑cp,到处冒犯原著粉你怎么看?
答:改编有个度,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度,为什么能接受这版改编,我也不能否认,有一些是因为这些年被某些盗笔改编剧拉低了整条街的底线。《终极笔记》设计的至少有节操,不尬,剪进mv也能让你觉得这是可信的,这不是横空出世的桥段,是与原著前后呼应的适当改编。
还和之前的电视剧进行联动,比如说处理真菌,有吴邪生四个的名场面,还有“别划了,你再多血也经不起这么洒”“拍偶像剧呢?”这些巧梗化用,处处可见编剧的用心。百分百空手接吴邪这个桥段,我喜闻乐见,不知你感觉如何,我结合《沙海》来看,很有《让酒》那个“别赖着啊别指望,没人背你回屋房”的味儿。
我只能说我丝毫没觉得冒犯,我看剧的全程没感觉有突破下限的地方,也有动力跳过不喜欢的段落急匆匆看下一集。

5、《终极笔记》就是没有我们季播剧、电影、三叔亲自改编的剧红!热搜都没上过几次,哈哈哈你服不服气?吴小狗是我偶像的专属昵称!吴邪的广场是我偶像的广场!哈哈哈?你生气了吗?

此篇奉行一个宗旨,朋友来了有好酒,但求共鸣,追忆这饮冰十年。豺狼来了有猎枪,无畏虎狼,临阵书热血一腔。
首先,盗墓笔记原著是什么格局呢?
我不想论究竟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孰高孰低,为什么看这个不看那个,什么抄袭阴谋论,或者什么盗墓笔记的作者与鬼吹灯的作者是否为当年网络上吹的“盗墓小说界的金庸和古龙”、“一时瑜亮”云云……可以说两部同类型的作品读者受众不一样,行文节奏也大不相同,落笔重点更是天差地别。
盗墓笔记里有很多硬伤,只举一例说烂了的“鲁殇王”,战国时期鲁国就没有王,书里还说的是“鲁国国君”封的一个“诸侯”叫“鲁殇王”……然后长白山青铜门的鬼玺是“鲁殇王”拿来开门的。而且现在还可以看到老稻米说《晋书》上有记载,追赠充子黎民为鲁殇公。这大致意为,皇帝追封贾充的儿子贾黎明做鲁殇公。而贾充是谁?不难从“晋书”二字发现贾充是晋朝的臣子,就是当街把曹魏皇帝曹髦突突了的男人,时间都对不上,更不用说什么王和公的差别。
盗墓笔记就是以人物形象为卖点的,也是以神叨叨的故事为卖点的。说得不好听一些,他就是部长篇《故事会》。几乎没有哪个看完本传的人,会说自己是为了“奇技淫巧”“人文丰碑”“风水玄学”的噱头读完所有的,这不是《盗墓笔记》的关键词。就算有冲着这个来了的人,也不屑于做《盗墓笔记》的书粉。
大部分稻米会告诉你另一个不成体系的答案,深情到你会嘲笑他们聊表情怀的文字。
就我而言,不过是爱上了铁三角之间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也许是西沙的那锅鱼飘来的香味。
也许是云顶天宫的那片霞光。
也许是蛇沼里陨玉前的生死同守。
也许是邛笼石影的那句你们死,也得给我死在地上。
也许是点着天灯砸了饭店。
也许是四姑娘山扶摇直上,高峰倚绝壁。
也许是戴上面具,为兄弟生死荣辱一肩扛。
也许是楼外楼至青铜门的一路风景。
也许是西藏墨脱,描摹岁月的痕迹。
也许是巴丹吉林,他一个人,他一个人,没有依靠地全无退路地完成自己的计划。
……
我个人喜欢盗墓笔记,整个故事就像一场幻梦,像山里飘摇的雨夜,一盏将倾的烛火,一个男人坐在凳子上抽着烟屁股,俯下身咂酒,比划着他去过的世界。你跟着他去那个世界摸了摸那儿的石头,闻了闻那儿草木的味道,然后回来了。至于逻辑,谁要一场梦的逻辑?这股子乡野气息,真的扎实而动人。我认为就小说而言,逻辑情节驱动为骨骼,人设情感动人为血肉,盗墓笔记是一条蜿蜒灵动的千年老蛇,时不时猛得回头,用它吊诡的眼睛凝视你,用它柔软冰冷的躯体包裹你。
我亦自知,它的格局不高,没有什么千秋情义,仅有一颗不死的赤子之心,没有什么山盟海誓,只有还想再见一面的愿望。
你作为剧版观众可以蔑视这份情怀,但你奉为圭臬的剧若不尊重这份情怀,你奉为神仙的制作组若蔑视这份情怀,想要煽动所谓饭圈粉丝和书粉对冲,那么,它们终将为这份情怀所败。

6、盗墓笔记都糊了好久了怎么还会有人喜欢它的改编剧啊?审美水平这么低下吗?这能比我们极光之恋好看?这能比我们当代武侠热剧好看?为什么你们淑芬总是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就没见多少人喷《终极笔记》啊?

我很赞同木鱼水心的观点。我认为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更多的不是要秀一波自己的逼格,或者为了吐槽而吐槽,更多的是让看过的人没有那么孤独,有缘能和志同道合的人有一场思维碰撞。

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并无尊卑之别,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也无贵贱之分,但是作品的格局有高下,演唱者的水平有高低。改编盗墓笔记,再不必说什么兄弟衷情定是肉块撞击,特别是你的肉块撞击堪比零几年电视剧摩擦脚板的尴尬,更不必说什么观众需要插个角色代入自己,特别是你笔下新添的角色就是资本催生出来的怪物,蜕为野鸡脖子咬得观众吐血三尺。


大伙是因为深爱两个人物和兄弟间的羁绊才意淫的,而不是因为意淫才深爱这些人物,就算是后者,那也不长久,因为有更新更热的作品等他们爬墙。最根本的是,我们喜欢这些人物,喜欢他们之间的羁绊,喜欢各种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好故事。

这些能让人共情的人物才是盗墓笔记系列作品的生命力,什么追求普通观众观感结果横插四妹日山陈承澄,照顾特殊观众提着马面找牛头。我们老了,我们不是最具有消费力的集体,但是人知道什么是最动人的。

零几年有部韩剧的片段很适合当下,就是那部《黄真伊》。

观众可能会被鹤舞的高超技巧所惊艳,可是当表演者抛却一身华服,抛却满头的珠釵宝饰,在闹市表演,未必有人能喜欢这么孤芳自赏最心痛的舞蹈。

可是,当表演者能表达人世间最通常的情感,最真挚的喜悦,不论她是布衣钗裙,还是破布烂衫,我想堂下观看她舞蹈的人都会为她鼓掌,奏起自己心头流淌的乐章。

观众永远需要的是好故事。

至于制作,在我国,这就是买椟还珠的故事了。你说《九州缥缈录》怎么扑街的?

剧情大于天,真正能打动书粉的,只有改编者自身的诚意。

哪部剧没有缺点呢?你说盗笔IP请不来大牌,我们是想要陈坤夏雨廖凡黄渤来演?我们是想要唐国强姜文吴京来演?而且盗笔也有秦昊好吧?这是意外之喜,却不是我们指望你有的。

可是,格局不能比原著还低,我们就想看那种全身心沉浸在盗墓笔记的人写出来的剧本,我们想看故事里的传奇,故事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

你们说,你老了,过时了,你说年轻人就爱看这个。可是我们怎么不是从烂剧走过来的呢?你以为我们没有看过《一起来看流星雨》,我们没有看过《刁蛮公主》,我们没有看过《宫锁心玉》?我们没有看过琼瑶系列?我们看过烂剧,甚至为他们摇旗呐喊过,甚至为他们鄙夷前人。

等到大了回首过去,我们发现同时代,有《大明王朝1566》,有《人间正道是沧桑》,有大家最爱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士兵突击》的不抛弃不放弃,有《恰同学少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有央视《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的经典……

浪花朵朵,无数英雄豪杰的面庞跃入滚滚长江,百年之后又有何人还知道有盗墓这个类型的小说,还有何人记得哥哥姐姐而不是将他们归入流量封存。留下来的只有代代相传的赤子之心,与跌宕起伏的热血传奇,不过是一段张狂。

就像你们的青春年代,有《毛骗》、有《琅琊榜》系列、有《沉默的真相》、有《长安十二时辰》、有《大宋少年志》和《庆余年》……

我们这些书粉中,有人享受过西子湖畔清风柳梢的徐徐吹拂,雨林涓涓春雨;有人欣赏过长白山巅狂风怒号的皑皑落雪,沙漠艳艳骄阳……岂效尔曹耽于邪秽浊溷之气?我等虽云狂瞽,也不愿意再同商业资本催生出的怪物沆瀣一气,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