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項到選角,再到正式上映前的一系列盛大的宣發,以迪士尼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為骨架的真人版改編電影,在長達三年的預備期裡可謂風光無限。

...

以至于誰都沒有預料到,這樣一部耗資巨大的迪士尼重要項目,會在一夕之間成為國内觀衆的笑柄,針對該片各種角度的吐槽層出不窮。

...

新版《花木蘭》遭遇觀衆們大規模的差評并不隻是國内獨有的現象,事實上,在北美各個具有參考價值的大衆電影評分網站上,這部電影都獲得了低于及格分的觀衆口碑。

...

但國内觀衆們的抵觸情緒顯然更高,豆瓣一度降至4.7分,即便是在僅計入購票觀衆評分的貓眼上,《花木蘭》也僅獲得7.6分,以售票平台的打分規律來看,這是一個比很多國産爛片還要糟糕的分數。

...

相較于西方觀衆的批評主要都是集中在劇情邏輯與動畫版的比較上,國内觀衆的诟病則是從更深度的曆史與民族文化角度出發。但不管是與相關電影和文學文本的比較,還是僅就電影自身來看,整部電影存在的問題都不少。

...

好萊塢獵奇視角下的中國古代

毫不客氣地講,《花木蘭》從一開始就出錯了。影片開場幾組交代花木蘭家鄉的航拍鏡頭,便帶出來關于這部電影的第一項争議:福建土樓。

...

作為現今流傳度最廣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文本之一,《木蘭辭》的時代背景對于國内觀衆來說近乎是透明化的、不帶任何神秘色彩的。即便是由西方創作者來改編這個故事,都不需要費多大心思便能考察到相對全面的資料。

...

然而整部電影一開始便犯了最低級的錯誤:将《花木蘭》這個起始于北魏時期河南商丘一帶的故事,搬到了宋元時期才形成的福建閩南土樓風格的建築當中。

...

這個時間感和空間感均出錯的設定,在好萊塢商業片的邏輯裡是能夠自洽的,因為福建土樓同樣也是屬于中華古代文化的符号。與此同時,福建土樓作為具有造型藝術審美的建築,在視覺上有着更強的沖擊力。

...

然而,這樣一個看似有理可循的錯誤,卻導緻了整個故事的曆史語境上的混亂,同時難免也造成了對一種文化的冒犯。

...

類似的時空錯誤在影片中比比皆是,獵奇性的視角更是無處不在:花木蘭及其他女性浮誇的妝容、可以在皇宮前殿自由走動的凡爾賽式妃嫔……從服道化到人物的禮儀和古代生活習慣的呈現,影片都已經脫離了花木蘭故事的原始語境。

...

制作團隊但凡稍微有點兒文化考察意識,但凡有對他者曆史足夠的敬意,但凡能邀請一兩個熟知北魏曆史的文化顧問,都不會出現這些讓國内觀衆感到極其不舒服的觀感。

...

真人版《花木蘭》所犯的文化錯誤并不是好萊塢的首次,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遭到如此大規模的批評,比如2017年風靡全球的《尋夢環遊記》就憑借着充滿誠意的故事化解了它對墨西哥文化的冒犯。

...
2017《尋夢環遊記》

動畫版《花木蘭》同樣錯誤不少,但憑借着極強的娛樂性,其無傷大雅的文化偏差也能被中國觀衆所消化。而唯獨真人版不能,因為它所呈現的東方獵奇帶有無法被忽視的冒犯意味。

...
1998《花木蘭》

劇情改編失策

從《沉睡魔咒》開始,迪士尼的動畫改真人的翻拍項目便一直從未間斷。在這期間既有《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這樣劇情改編幅度不大的保守作品,也不乏《沉睡魔咒》這樣逆轉觀衆對迪士尼公主電影印象的大膽作品。而《花木蘭》選擇了對動畫版大刀闊斧式的改編。

...

在角色調整上,動畫版中作為幽默氛圍擔當的人氣極高的木須和蛐蛐被直接抹去;而與花木蘭有着含蓄的愛情線的李翔,則被一拆為二地分為(董将軍和陳洪輝);同時又加入了鞏俐扮演的女巫角色。

...

相較于動畫版,真人版弱化了喜劇氛圍,連花木蘭的愛情線也匿迹,這顯然是一部強調嚴肅的花木蘭個人成長劇。

...

但改編恰恰又與它所營造的嚴肅相違背,僅僅是花木蘭的角色塑造上就做得非常倉促。諸如動畫版中經典的“木蘭斷發”這樣用意烘托人物情緒的情節大都被直接略去,導緻花木蘭的形象轉變非常随便。

...
動畫版中的“木蘭斷發”

...
真人版中隻是比劃寶劍

而鞏俐扮演的女巫、甄子丹扮演的董将軍和李連傑扮演的皇帝身上也有頗多的槽點。請這些著名的華人影星來塑造毫無質感的角色,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

斥巨制打造的塑料質感

盡管宣稱真人版《花木蘭》是迪士尼真人項目中超過3億美金的豪華制作,但影片中的戰争場面卻呈現得無比小氣。對比正在熱映的《信條》,顯然《花木蘭》的錢沒有花到實處,場面和道具質感的粗糙顯而易見。

...

武指的無聊則是被北美的影評人點名過的,它既不如上世紀以張徹、胡金铨為代表的一闆一眼式邵氏武打利落,做不出《卧虎藏龍》,也不用說袁和平指導的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那種讓人印象深刻的形式感。

...

角色呈現上,真人版備受诟病的地方甚至更多,諸如會武功的雷人皇帝、力量強大卻犧牲得莫名其妙的女巫、擁有“氣”卻無法施展的董将軍,以及全程鮮有面部變化的“呆若木蘭”……

...

...

...

真僞女權内核

迪士尼商業劇本的公式化在真人版《花木蘭》中體現得淋漓精緻,這幾乎是一個将動畫版《花木蘭》和《星球大戰》生硬拼湊起來的作品。迪士尼在宣傳期間,強調着該片的女權主義内核,但當我們看到成片時,我們會對電影的“女權”打上問号。

...

在中國,花木蘭的故事是與女權意識有着聯系的。這種聯系盡管最開始并不緊密,但随後千年的文化附加,花木蘭也便成為中國古代曆史上的女權符号。而動畫版更進一步地加強了花木蘭的女性獨立形象。

...

但在真人版中,花木蘭成為了女性中的,乃至人類中的少數角色,她擁有能夠提升自我力量的“氣”(好萊塢對中國氣功的獵奇化),這種設置與《星球大戰》中的原力極為相似。

...

因為“氣”的存在,花木蘭成為了一個非人化的形象,成為某種程度上的超級英雄,而不再是靠着自我努力被認可的普通女性。比起動畫版,真人版的花木蘭失去了女性勵志的力量。

...

在真人版《花木蘭》的讨論上,也有不少人認為觀衆主流的評價太嚴苛,不該用過分細究的眼光審視迪士尼的商業片。但正是這種溫和的、一再忍讓的态度,才會讓商業片的制作變得懶惰,毫無對觀衆的敬畏之心。

...

現如今,好萊塢的産業也在受到少數族裔、女權的監督。好萊塢電影的種族平權和性别平權盡管不乏矯枉過正之處,但最終是朝着良好的方向發展。這些事實都說明了,族群的利益和尊嚴必須由族群自我争取。

...

因此,《花木蘭》改編所存在的文化冒犯問題不管是粗心之舉,還有刻闆印象下的惡意,中國觀衆的指責都是理所應當的。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讓步,但我們不應該讓步。

...

作者| 多尼達克;公号|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