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物語》上映的時間是1953年,距離大戰的結束才八年。雖然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但想象中應該是一個萬物待興的情形。小津安二郎沒有找那些敏感和苦大仇深的主題,卻相反還是按照他一貫的作風,把鏡頭對向榻榻米上的普通人民。後來日本電影那些細水長流的鏡頭,普羅大衆的衆像,無一不是有着小津安二郎的投影。

一、 戰後

電影的故事一如既往地簡單,沒有飛機大炮,沒有戰後感傷。就是一對老夫妻千裡迢迢去東京看自己的子女們,在東京逛了一圈,回到老家,老母親突然病逝,兒女們又都趕回來奔喪。要不是小津安二郎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法,對對話的處理,應該是個非常難以呈現的劇本。

1953年距離日本戰敗已經有了幾年,在電影中雖然沒有特意提出戰争的事,不過隐約在對話和背景中,還是能看到戰争對普通大衆的深刻影響。最明顯的便是幾個老頭間的閑話,老人們的兒子們都有在戰争中失去的。幾個老人的對話沒有抱怨國家,沒有哀歎身世,也隻是淡淡地說了句,沒有兒子真是寂寞。不過,卻又加了句,孩子又會嫌棄老人。這樣的語氣還真是生活,對這些平凡的老人,抱怨自己的孩子遠比抱怨大社會來的重要。

...

老人與孩子
二、疏離

長大所失去的應該有很多,親情的疏離,愛情的曲折,友情的摻雜。小津安二郎在這裡探讨的就是親情的疏離。孩子離開膝下,各自有自己的生活,生活重心不在放在父母身上,這樣的轉變,讓旁人看來是唏噓不已。

...

生活重心轉移

對于這樣的轉變,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老一輩,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空巢老人”。在電影裡,老父母給了一個非常好的反應,看到兒女們自己忙碌,就悄悄離開。甚至會囑咐他們,自己有異樣,子女們也不要趕回來。父母對于兒女的期待也許莫過于看到他們好,有自己忙碌的事業,有自己疼愛的家庭,所以心也就放下了。母親回到老家後就撒手人寰,也包含着心事已了的含義吧。

這樣親情的疏離,就跟電影中出現的不停行進的火車、輪船一樣,車上永遠隻有那麼幾個座位,到站留下幾個乘客,又有新的乘客上來。世事更替,新老更叠,說大了那是自然的法則,說小了,那是幸福的傳遞,隻有不間斷,才能永相續。

...

放下顧慮 活得幸福

小津安二郎的這部電影是黑白的,雖然當時的電影技術比較落後,可電影從來看的都不僅僅是技術,重要的是探讨的主題。抛開現代電影光鮮亮麗的外表,是否有足夠支撐得住的框架,小津安二郎無疑是個中翹楚。導演想要表達的透過那些影像已經足夠明顯,話語不用多,畫面不用華麗,那些貼近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有共鳴。對于長大的親情不知如何安放的我們,應該好好再去回顧一下這部電影,即便距今已經幾十年,仍舊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