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任何簡介,也不了解導演。此處感謝友鄰,讓我有幸在大銀幕上看到它,絮絮地記錄下自己的一點想法。

整部電影看下來,能感受到強烈的轉場風格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演員們完美演繹出了偌大屋子裡人性的壓抑。大提琴的呢喃的确像高爾基說的那樣,是可以進入靈魂的,因此有大提琴的地方,言語可以不存在。

四個女人,一台戲。在Agnes發病時其他三人的站位就可以看出她們的性格。

Karin一般站在第二個,她擔心姐姐,但又最努力隐藏自己的情感表露,全黑的裝扮,高高的墊肩和束腰,仿佛一個修女;而Maria,我個人認為是情感最外放的,不同于其他友鄰的看法,我認為她是最天真活潑的那位(從小就是),因此她可以在屋裡和醫生大膽調情,可以在Karin逃出屋子之後強忍恐懼握着姐姐的手(雖然還是被吓哭了),還可以偷偷地塞給Anna一些錢然後離開,她不是壞人,她隻是太過天真而已,厭惡就是厭惡,喜歡就是喜歡。所以她在Agnes呼喊的時候躲在屋子的最角落,所以她第一個哭。而Anna,可能是母愛,也可能是對Agnes獨一無二的情感,每次都是帶着真心焦慮的眼神到Agnes的身邊照顧她,抱着她,露出哺乳之态陪伴她。她沒有屬于自己的蒙太奇,但她滲透在故事的每個角落,包括她逝去的女兒。

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女主人都或多或少有着比較不滿的情感現狀,也因了這不滿,我猜想用了多處幻想的鏡頭(如唯二處出現血迹的鏡頭),這些鏡頭表現出的是這些女孩們有着想要沖破現狀的想法,但沒有邁出那一步。可能由于伯格曼對紅色的“靈魂”闡釋,所以出現血迹的鏡頭其實是女孩們心中所想所願,包括Maria丈夫胸口上的刀子以及Karin劃破陰道的玻璃碎片,那并不是真實。

最勇敢的其實是Anna,當她在Agnes呼喊時,毫不掩飾的擔憂眼神、急促的肢體動作以及溫柔的細語,蘊含其中的可能“愛”,可能是“親情”,又或許隻是“友情”,但從Anna如同聖母瑪利亞般抱着Agnes的鏡頭,以及拒絕了對遺産的願求點支蠟燭開始翻讀Agnes的日記那幕,什麼暗生的情愫的猜想都煙消雲散,隻知道她們之間擁有至誠的感情。她們其實都一樣,太孤獨了。

其實女孩們的悲劇,多也是因了孤獨所緻。丈夫長期外出,姐妹間談心漸少,才會出現Maria類似皮膚饑渴症的症狀和Karin多次試圖自殺以及封閉内心的想法。還有Agnes “誰能救救我”的呼喊。

男性角色缺失,但處處充滿了男性凝視。那個年代的女人,無法逃離出這些禁锢。希望像波伏娃所說:

将來有一天女人很可能不是用她的弱點去愛,而是用她的力量去愛,不是逃避自我,而是發現自我,不是貶低自我,而是表現自我——到了那一天,愛情無論對男人還是對她,都将成為生命之源,而不是成為緻命的危險之源。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愛情是以最動人形式表現的禍根。

最後,片名我最喜歡的譯法就是“呼喊與細語”。

呼喊,是女主人們的。她們有丈夫,有财産,但她們不自由。她們的束腰,她們對自己的約束,她們有反抗的想法卻沒有實踐的動力。她們在心裡呼喊,她們在現實大叫,但傳到世界耳邊僅僅是“細語”。

細語,是Anna的。她沒有屋子,沒有遺産,但她最自由。她溫和,卻最像“自己”。她的溫柔細語即是對世界的奮力“呼喊”。

那究竟是謊言,還是真實,都不過是一抹紅。

20210411,票價有點貴「看不懂,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