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礼要安排张丰载到京师警察厅去上任,张丰载表示想要留在北大,理由是:他们老是说,以前的北大,钱多,人傻,名声大,好混事。
张长礼吐槽侄子:明明德你是怎么明的,修齐治平你是怎么修的,满脑子糊涂糨。你就是陈独秀鲁迅说的那种——假道学。
流氓身上披着个文人的外衣,打着做学问的招牌净做坏事,说得就是你!

看到这段,忍不住看笑了。弹幕有人评论:二叔说得太好了,句句说在刀刃上。
可不是嘛!真是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要说张长礼和张丰载这一对叔侄,也真是人才,搞破坏搞得还挺有水平的。而且吧,人家这坏人坏得,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让我想起网络上那个流行的梗:世贤渣得明明白白。这叔侄俩,可谓是:坏得明明白白。

另外,看到有人问说:为什么张长礼和张丰载叔侄要搞破坏,感觉新文化运动的这些人,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呀?
针对这个问题,我简单说几句。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他们这种人,靠的是既有制度,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比方说张长礼,在既有的官僚系统下,他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他的议员位置上,获得名声、社会地位、财富。
所以,他们害怕有人出来,挑战既有制度,挑战既有的官僚系统。
陈独秀他们的新文化运动,名为文学革命,革的是旧文学的命,但就如陈独秀自己所言:新文化运动影响到政治上,是要创造新的政治思想,不要被现实的政治羁绊。
所以,他们革的也是旧思想、旧制度的命,革的是张长礼这类官僚系统里尸位素餐者的命。剧中的张氏叔侄,就是一个缩影,一个代表。
当他们看到这么一拨人,在引领社会潮流的时候,他们怎么会不害怕?他们必然要发起反击的。所谓衰老害怕年轻,旧有害怕新生,落后害怕进步,官僚主义者害怕实干派,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孙中山干革命,要推翻满清统治时,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每个人反对的立场不同。
有的人是抱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统思想,有的是抱着“革命不适合中国”的爱国思想,如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有的人,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顶戴花翎。
同样的,很多人反对新文化运动,但是立场不同,反对的理由也不同。
辜鸿铭、刘师培、黄侃、林纾等人反对,是站在保护传统文化的立场;而张长礼、张丰载之流反对,则是站在维护既有制度,以保住自己的财富、地位的立场。
所以,辜鸿铭、林纾等人,会让人觉得有底线,还是值得尊敬的,而张氏叔侄之流,则显得很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