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一職業,又被擺上台面。
人民網一則新聞,看标題就讓人心酸:
#老人4次病危家屬求救 醫生忙拍合照#
雖然調查結果還沒出,對錯仍未厘清。
但事關人命,群情激憤。
類似的争議,太多太多。
醫患關系,是當今社會無法繞過的矛盾。
Sir不想為任何一方講話。
但有一部新出的醫療劇,可能會讓你改變看法。
無論醫生或是患者。
它雖站在醫生的角度。
但不歌頌,不拔高。
隻是冷靜地觀察、反映。
它帶我們真正走近,醫生,這個在鋼索上行走的職業。
《痛症醫師車耀漢》
통증의사 차요한
開篇就區别于一般的醫療劇。
兩個人物,兩個場景。
第一個,監獄。
一犯人病危,眼看就是一次驚險的搶救。
誰知,獄中醫生,第一反應……
逃了。
△ 字幕來源:韓迷字幕組
患者被丢在醫療室,生命垂危時,另一個犯人潛入病房。
看了眼,開始接近——
洗手、把脈、看呼吸、聽心跳。
接着又一通不明所以的操作——
他将針頭斜插進患者胸口。
打針?
不,他往外抽血。
抽一管。
又一管。
漸漸地,患者胸膛不再大幅度起伏,開始有節律地呼吸。
得救了。
全程沒有一句台詞,這就是主角車耀漢(池晟 飾)的出場。
完事之後,沒有歡呼,隻留一個剪影。
沒有名字,隻留一串數字:犯人6238。
第二個,櫻花道。
一場極美的哭戲。
一個穿風衣的女孩,坐車來到無人的郊區。
櫻花道的盡頭,車停,把她和行李箱,放在路邊。
突然,像被什麼擊中。
她埋頭,蹲下,哭了。
眼淚穿過劉海,啪嗒,啪嗒,落在地面,化開。
悲傷,似乎無來由。
但一個俯瞰鏡頭,放大她的脆弱和無助。
散落的櫻花,又像是體貼的安慰。
果然,她不知從哪冒出一股勁。
起身。
這就是女主詩英 (李世榮 飾)的出場。
為什麼哭?
又哪裡來的希望?
兩個場景,一個黑暗,一個浪漫。
無關醫術,卻指向人物内心。
《醫生耀漢》是一個關于醫生的故事。
但兩位主角,一開始都不是醫生。
一個是犯人,一個是被取消過資格的監獄臨時醫生。
他們都曾有過光鮮的履曆。
比如耀漢,出場的操作,你就猜到他一定是王者。
但《醫生耀漢》更想讓你看到他青銅的一面。
眼看病人斷氣卻沒有行醫資格的無力。
分明醫術高明卻被同行踩在腳下的不堪。
一個強人,卻要像弱者一樣活着。
隻因,他要——
“贖罪。”
比起車耀漢,劇中設定對女主詩英,好像更友好。
至少,醫療事故發生後,周圍人仍尊敬她。
但其實呢?
更殘忍。
她承受的敵意,不來自外界,而是因自己的内疚。
詩英對自己的恨意,Sir看得膽寒。
一段毀滅性的自白:
我如果回到醫院去,說不定能做得很好
而且我也真的想回去
(可)那樣的話,一輩子都沒法受到懲罰啊
我沒有資格救死扶傷
沒有資格感受到成就感
沒有資格感受到喜悅
再也不能穿上白大褂
就是對我的懲罰
這一刻,《醫生耀漢》的主題浮現。
它沒有強調傳統醫療劇緊湊的節奏、一線的戰鬥。
反而,指向人。
兩個“污點醫生”的視角,撕裂出職業與人性間的摩擦。
什麼是醫生?
他們是患者生死最後一位判官,同時,更是有感情的凡人。
于是,劇集把“醫療戲”壓縮,把“人情戲”加重。
就說詩英,愛哭,開場就哭。
後面更是頻繁地哭。
在嘗試回到醫生崗位的那段日子。
走着走着路,突然蹲下,哭成淚人。
再者,聽了什麼話,看了什麼場景,突然不能自已。
小憩幾分鐘,噩夢就要造訪。
夢裡,滿手是血,顫顫巍巍,順着牆蹲下來。
醒來時,又是一行淚。
是脆弱嗎?
Sir不覺得。
她曾挺過了多少台手術,多少次生離死别,多少次血肉模糊……
Sir更傾向,這是每個醫生都曾面對的挫敗。
Sir寫過一部國産紀錄片《追眠記》,當中跟拍了一個兒科醫生。
有個畫面,始終忘不掉。
淩晨五點,他搶救一個孩子,孩子沒了心跳,他拼命做心肺複蘇。
過了一會兒,醫生從病房向攝影機走來。
攤開雙手,對攝制組說了一句:
“要不今天就算了吧。”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的語氣總是輕松、幽默的。
唯獨這一次,帶着懊惱、急躁,甚至有點生氣。
說完這句話,畫面黑屏,字幕浮現:
Sir無法猜測這黑屏的背後是什麼。
那個醫生,他哭了嗎?
就算沒哭,也的确崩潰了。
可以想象,詩英的淚,是多少次這樣的崩潰累積下來的。
這是一部特别的醫療劇。
特别在于——
醫生的光鮮和罪孽,兩相抗衡。
詩英和車耀漢,都是這世界的“邊緣人”。
救死扶傷,有偉大功勞。
但,也都釀成過重大醫療事故。
後者,還坐了牢。
《醫生耀漢》告訴觀衆——
醫生一時失誤,可能葬送一條生命。
它更提醒你——
醫生一時失誤,還會改變TA自己一輩子的活法。
為了加劇這種沖突,劇中不可避免增加了誇張和變形。
比如背景。
櫻花,落雨,驕陽.....
自然景觀,多次用來烘托人物内心,情感氛圍。
再比如演技。
有一場戲Sir印象深刻。
作為過來人,車耀漢希望為詩英重拾做醫生的勇氣。
動作、台詞都不算多,兩人卻靠節奏、表情,撐起激烈的對峙。
他先一點點挑起女主的傷疤。
強迫她,用質問的方法。
強迫她回憶過去。
那些不願被提起的,現在不得不直面。
引誘她,用表情,話語。
最後怒目圓睜、眉頭緊皺,語氣拉高八度。
步步緊逼。
引誘她将壓抑已久的悲傷,傾瀉出來。
最後,歸于平靜。
當然,無論沖突、背景、甚至演技,都是刻意設計。
但這些設計,并非停留在表面的觀感挑逗。
反而,是讓你更深入他們的内心。
刨走情緒,放棄崇高的口号,Sir看到這部劇最核心的意圖——
善意。
醫生,是世界上最慈悲,也最涼薄的一群人。
救死扶傷,也必須看淡生死。
一方面,他們要服從規則、遵守道德。
另一方面, 他們又不能放棄内心的底線——救人。
即使身在監獄;
即使被愧疚感纏身;
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不被醫院信任,不被規則允許。
他們依然沒有停止救人。
正如劇集的海報。
乍一眼看,像偶像劇的寫真大片。
逆光、唯美、眼神若有所思。
但你再認真看?
放大——
眼睛裡,是什麼?
再放大——
對,手術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