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以LGBT人群為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地被搬上了大銀幕。

衆所周知的是與LGBT人群離不開的“社會歧視”。

在有些人眼裡,他們被視為瘋子,他們的行為也被視作是在亵渎上帝。

近些年來的影片在真實的呈現這種社會現象的同時,也在深入地挖掘這種現象産生的最本質的原因。

那就是——無知。

最近美國又上映了一部新片,名字叫《被抹去的男孩》

豆瓣評分7.4分,連續兩周蟬聯豆瓣電影口碑榜。

它的成績證明了它的“不俗”。

傑瑞德是個“普通”的男孩子,有一個牧師老爸,還有個漂亮老媽以及可愛的女朋友。

這些元素合在一起構成了他“正常”的生活,但是在他的内心裡藏着一個驚天大秘密,他的“不普通”之處——

他是個同性戀。

曾經想要千方百計隐瞞的“秘密”終于有一天壓垮了他,他不想再繼續僞裝下去了,向爸媽說出了他的性取向。

兒子的話猶如晴天霹靂般打在本來幸福無比的家庭裡,身為牧師的爸爸更是無法接受這一事實。

在他的眼裡上帝隻賦予了人們一種權利,那就是男女的結合,而同性戀這種行為簡直是奇恥大辱,十惡不赦。

他找來了牧師朋友為兒子祈禱,并把兒子送進了名為“愛的行動”的一家“矯正”機構。

在那裡實行“監獄式”的管制,所有人的行為必須符合規章制度,如果有人違反紀律,就會得到懲罰。

傑瑞德在這看到了很多同他一樣等待着“救贖”的人。

這裡的一切陌生而又新奇,他開始嘗試着去“改變”。

每天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向上帝忏悔,進行品德檢讨,說出自己的罪惡……

可是所謂的“改變”并不是那麼容易的,他還是會對同性着迷,會不自覺的觀察他們。

他小心翼翼地“隐藏”和“壓抑”着自己的本性,以為隻有這樣,一切就會重新走上正軌。

可是慢慢地傑瑞德發現了事情有哪裡不對勁,在這個團體中,有人在恐懼,有人被同化,有人被否認,有人在演戲。

每一個人都像是行屍走肉一般,沒有意志,沒有尊嚴地活着。

所謂的“救贖計劃”根本就是個騙人的幌子。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成為他們那樣,他沒有辦法去改變自己,去強迫自己适應這個思想已經被扭曲的團體。

他開始想要逃離,于是他給父母打電話說出了自己的感受,結果隻換來了他們的一句“你可以挺過去的”。

在這一刻傑瑞德像是一個被全世界抛棄的孩子,他隻得聽從父親的意見,繼續咬牙堅持。

品德檢讨會上,維克托讓他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惡行”,并對着“空氣”父親發洩心中的怒氣與怨恨。

這一舉動惹惱了傑瑞德,雖然他對父親的言行與舉動不滿,但是他并不恨他。

相反的是他愛他的父親,因為有愛所以才更迷惑,更糾結。

後來母親出現帶着他離開了那個恐怖的地方,也開始嘗試着去理解,去擁抱他。

卡梅倫的自殺讓傑瑞德徹底地明白了原來并不是逃離了那個地方就是結束,因為還有着許多人像之前的他一樣在那裡受罪。

他寫了很多關于這個經曆的文章,集結成書後出版,讓更多的人了解了“矯正療法”的本質。

美其名曰是在“治愈”他們的“罪惡”,實則是在摧毀他們存在的意義。

以上帝的名義去否定與自己不同的存在,殘忍的,野蠻的剝奪他們的權利與尊嚴。

“就算是存在裂縫,我們的價值也不會變”

這是以維克托為首的人們宣揚的道理,但是他們的行為卻與這些完全背道而馳。

“同性戀不是一種罪,它不需要饒恕,也不需要救贖,它需要的隻是理解與包容”。

這部影片是根據作家加勒德.康利的原作改編,片中的事件描寫的就是他的真實經曆。

諷刺的是曾現實生活中經一味地追求矯正療法,強調要信仰上帝的維克托原型人物其實也是個同性戀。

我想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的現實意義要遠遠超出影片本身的意義,加勒德的成功“逃離”是一個個例,而事實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陷入這個“矯正療法”的漩渦無法自拔。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隻是十幾歲的孩子,有些甚至都不懂得怎麼去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如果這部影片能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種矯正療法的危害性,就已經成功了。

愛上帝,愛信仰,但更要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