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去年,就在网上科普过四行仓库,等到《八佰》上映,就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仿佛是去见一个不太陌生的网友。最近一个月去电影院,看的都是战争片,从《1917》到《八佰》,从一战到二战,面对历史的沉重,导演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用影像呈现和反思。宏大的战争场面以及管虎在电影中一贯的人文关怀,试图更多元地满足观众的述求。而用IMAX摄像机全程拍摄,加强了视觉震撼,将电影中残忍和温暖的一面表现得尤为撼动人心。

享受着现代生活各种便利的我们,是没有办法想象半个多世纪前在这片苦难的大地上挣扎的人们的处境的,想象不到在逃难中松开手就永远与家人失散的惊惶悔恨,想象不到同伴的血肉在眼前飞扬的丧胆销魂。

生存,原本是最基本的东西,在战争中却成了奢侈品。烽火点燃时,无人幸免,财物、尊严、荣耀、家人、生命……它总是会张开獠牙,尽力从你身上啃噬撕咬,直到最终结局。它是如此可怕,却又一再盘旋在人类的头顶,而历史的记录,则是正面消解它的唯一办法,这也是战争片经久不衰的原因。

管虎喜欢用边缘人物切入主题,在本片中,也是由一群小人物拉开序幕。羊拐、老算盘、端午、小湖北,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士兵,不过是来自湖南湖北等地方上的保安队的补充人员,虽然背着枪,但基本都是摆设,他们缺乏使用武器的锻练,在来上海之前,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账房先生,有的在山间放羊,他们完全没有成为战士的准备。但命运的残酷也就在于此——你想要的和你得到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东西。这样一群朴素的天真的狡黠的小人物,却在命运的指引下,穿过青纱帐,来到了修罗场。管虎花了很多篇幅来展现小人物的蜕变,从一开始的害怕、逃避、自保,到后面被战士们感动、同化,舍身成仁,到影片结尾时,这群打算来上海‘见见世面’就回老家的散兵游勇,几乎全军覆没,他们终于成长为真正的战士,却也永远留在了大上海的瓦砾中。

影片中表达的情绪和意象是值得称道的,超越了管虎以往的作品,视觉呈现上格外细腻丰富。听说管虎一开始是想拍黑白的,后来为了考虑观众接受度换成彩色,幸好是换成了彩色,影片中色彩之浓烈,隐喻之鲜明,还就要彩色电影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

影片开场的青纱帐,带有浓厚的田园诗意,绿色植株,斗笠蓑衣、连绵细雨,美好而幽静,如果忽略枪,完全是一派画中的岁月静好。绿色是希望,雨水带来生命,而这幅美景这也是这片土地原本的样子。故园有多美,多让人依恋,被摧残后就有多痛心,只消翻过一座小山坡,田园美景就消失了,取代的是满目疮痍的焦土,是乌鸦和死尸,是穷凶极恶的日本兵。分裂的画面将战争的残忍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苏州河则是另一把剪刀,剪出一边断井颓垣中的四行仓库,一边纸醉金迷的租界;一边是血肉横飞的以命博命,一边是灯红酒绿的喧闹世俗;一边的人早已决定不再有明天,一边的人却认为自己永远有明天。这样的对比非常残忍,也格外鲜明。用热气腾腾的包子铺、美妙婉转的歌剧、披着裘皮的电影明星、满堂喝彩的京剧戏班来衬托四行仓库内的绝望,绝望是加倍的。

...

同一片土地,同样的人,隔了一条河,两种命运,这边的人羡慕地遥望着对岸,而对岸的人也簇拥在河岸围观这边。生与死在两岸交汇,最后变得难解难分,对岸的生的欣荣把希望传递了过来,而这边死的意志把更大的希望传递了过去,‘英雄’的呼声让端午选择回游,去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战士的英勇赴死让市民们重燃血性,踏上子弹横飞的桥梁运送电话线……日军重兵压境下,这个毫无希望的据点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河道两岸的交流与影响,使得这场战斗变成荣誉之战。

电影中重复出现了戏的场景。镜头一开始扫过安全区,街头练功的京剧演员,几次特写涂着的油彩的脸庞,高潮时戏台上打的花团锦簇的白衣赵子龙,以及决战前夜仓库昏黄灯光下的皮影戏,都是隐喻,等到最后那段特派员出现后,隐喻和剧情无缝对接:腐败无能的上层希望用四行仓库上演一出悲剧,以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团附谢晋元则希望和士兵们以身报国,用壮烈的牺牲来点燃民众抗日的信心。舞台上的是戏,战场原来也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是匆匆上台的演员,朝着既定的剧情前进。四行仓库的壮举并未获得预期的国际支持,谢晋元死守到底的信念也最终被说服,做决定的,永远不是戏中人。围绕‘戏’这个主题,导演套了两层,也算是巧思,是对淞沪战役的反思和哀叹,这种寄希望于他国来拯救水火的侥幸心态下的‘做戏’式策略是淞沪战役失败的原因,也是八百壮士困守仓库失援等死的原因。光凭不怕死的士兵,不足以赢得战斗,还要有精确计算的策略,万众一心的团结,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在弱对强中取得胜利。

影片的高潮,私心认为不是结尾,而是中间人肉炸弹对抗日军铁甲盾牌的那段。年轻的士兵们把手榴弹捆绑在身前,在子弹扫射中跳下窗口,以自身重量击破盾牌阵,与日军同归于尽。回荡在楼前的姓名还袅袅在耳,而这名字的主人已经化作血雨,永远沉睡在这片土地上。但凡有心肠的人看到这段,都会热泪盈眶。

...

影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人物,不是在战争中成长蜕变的端午,不是刚柔并济的谢晋元,不是果断酷帅的朱胜忠,也不是女童军杨惠敏,而是赌场的打手刀子,是阳台上端着望远镜的中年教授。

小人物的寥寥几笔的点缀刻画,把市民阶级从麻木到觉醒的过程刻画得真实而感人。刀子原本是赌场的打手,上不得台面的“下九流”,这样一个边缘人物,却对战局十分关注。枪炮刚在对岸响起,他就去请示老板蓉姐,询问对局势的打算。蓉姐告诉他不要管这些,好好打理赌场。最后一次出场,他眼见着重赏赌命的男人们命丧桥头,终于抵挡不住心中的‘义’挺身而出,把刀子插在膝前,请命道‘小子自小跑得快,愿意一试。’他拉着公交车的扶手接近桥梁,瞥见地上有个爬行的乞丐,把搭在胳膊上的西装一卷一甩,扔到乞丐面前的画面,十分动人。这是底层的家国大义。而中年教授从唯唯诺诺躲在阳台上窥看对岸战局,到忍着河东狮的怒吼向募捐花车扔出金项链,到最后满脸泪痕地端起猎枪,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蜕变,从一开始的排斥战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最后主动参与对日军暴行的抗争。这些原本在租界能够岁月静好,却放弃小我选择利他的人,就是八百壮士留下的火种。

四行仓库保卫战,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从武器装备到军人素质,到参战人数,日军都占碾压性的优势。如果知道是必将会失败的结局,现代人,有多少人会在知道这个结果的前提下用尽余力去争取?如果知道是自己的牺牲不过是一场做戏,又有多少人甘愿赴死?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功利,不知什么时候起,“理想”都变成了一个不堪说出口的词语,我们变得唯结果论,似乎所有没有结果,或是没有达到好结果的事情,都不值得开始。人人都只看结果,只看利益,这无疑是堕落的开始。人性是复杂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令人感叹的是,往往在最恶劣最残酷的环境中,却能盛开出最美丽的人性之花。善和信念,是埋藏在人性深处的火种,在被唤醒了之后,就会迅速萌芽盛开,然后感染更多的人。八百壮士用怀着对这片土地热爱的眼泪,告诉我们,人还应该有信念,有尊严,人可以自私,可以畏死,可是在吼出“小日本,我跟你拼了”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为中国必胜的信念和为军人的荣誉献身。用辉煌的死去唤醒更多人。

看电影的过程中,几次流泪,为这样的勇士而流泪,为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灾难而流泪。在火线奔跑的白马,仿佛是战场中汇聚成形的英灵,又仿佛是赵子龙单骑护主时骑跨的白马,它冲向千军万马,跳过废墟焦土,跃过青山绿草,朝着远方不停奔跑,像是去赴一场盛大美妙的约会,跑啊跑,带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跨过时间长河,马蹄的得得声一直传递到现在,而那些信念和热爱,将支持着一代又一代人披荆斩棘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