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能作為一種無可比擬的同志電影類型,除了色澤的綺麗、典故的運用,以勾起我們對美好義大利電影的聯想外,其中便是對殘缺美的使力,《男朋友·女朋友》如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亦如是,前者在殘缺中見圓滿,後者在融通中現殘缺。這種殘缺美絕不僅止於戀情的不能圓滿,更彰顯了生命——也就是存在殘酷的本質。

我不會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同志電影中的封頂之作,這太鄙薄整個台灣電影產業的欣欣向榮,也不夠重視那些二十一世紀初,以男同志審美為骨幹的劇作——那些俗氣卻極具代表性並體現了某種事實的那些低成本電影。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確實有其難能可貴之處。

影片大體分為兩個成分1987年與而今,影片篇幅最大的當然是前者,但後半的演出與劇本更將整個電影脫離了唯美言情的羅曼蒂克電影;雖然本片就算前半也有極大的可觀之處,亦有其藝術成就,但在後半,卻徹底的與那些年、少女時代、打噴嚏為主,毒害影視產業的垃圾青春電影切割,昇華並且提煉出了對於時間、生命的感發。

前半的演出,將青春期帶給人們的苦難表現的入骨三分。兩個角色分別體現了代表編導演的兩種理想的「我」,與一個理想的「你」的典型,但其實一如也。理想的「你」是被愛的那個、天真自然、陽光活潑,而其中愚蠢,更是一個能夠成為理想的被愛者的重要要素。所謂理想的「我」大體如下:

一者是懷抱不著邊際的幻夢,天然任真且疏狂的我,這樣的人格自認是不會有人懂得,卻毫不掛心的奇怪而獨特的我。我們都不想被任何東西束縛,但生於人世,譬若生於天牢,四肢的伸展亦不為我們決定,隻能作為玻璃罩內的玫瑰而非小王子,這個我便是尚未經人世而還未被剝奪作夢的資格的我。在電影院中,王柏德滿懷希望的說:「我長大後想拍電影,我們一起考去台北讀電影系!」此時的他們,滿載著對未來和廣大世界的美好想像。

一者是負責仰望、負責心碎,將一切視為可以被揮霍的資本盡情投入,什麼都不要隻要用盡全力的去愛去心痛的那個我。這種我尚未認知什麼叫做成本、什麼叫做投資報酬率,僅將一切都投注在浪漫而妄想的綺夢中,雖然自哀自憐,但卻不曾有悔。這種我的刻畫,在張家漢漫無目的的衝向馬公時,達到了最為完整的刻畫,這種不記回路的情思,就如同《末路狂花》中女主角義無反顧的衝下山崖一樣,不切實際,確是我輩的衷曲。

...

這種義無反顧亦是苦難之源,是萬劫不復。張家漢知道自己的處境是既光明且黑暗的,最痛苦的莫過於一點點的幻想再加上一點點現實的跡證,讓他錯認一切是可能的、隻要不斷的付出,所有的苦難都會變得有意義、都會有回報。王柏德的痛苦也一樣,是既光明卻又黑暗的。觀者或以為隻有張家漢是付出的人,其實不然,隻是他表達的更崎嶇。王柏德在他身上發生了他所害怕的事,他明白他根本沒辦法承受,也相信張家漢會因此受苦,是以他疏遠、他道歉,雖然千般掩蓋仍舊在浴室裡洩漏出了無法掩蓋的心意,這更讓他感到自責與內疚,更加堅定的去遠離他,這也造成了張家漢更大的痛苦。

他們兩個都想逃,張家漢在馬公想逃到一個沒有王柏德的地方,想藉此永遠斷除妄念;王柏德也想逃,他逃回家,想要擺脫張家漢的愛,也想逃開由自己而起的心碎眼神。然而這一切都是無用功,兩人都充塞了整個宇宙中,又怎麼能逃的開呢?

對這兩個受苦到極點的人來說,隻要能夠稍微舒緩一下、稍微減輕一點,他們願意做任何事情,不論是哭訴、不論是濫情、或是吸毒,這都是我們常見的生命樣貌。他們隻希望能夠減輕一點的就好。為此,張家漢走向了學弟,並不有任何情色的意味,隻希望有個同類人,一個可以理解自己的人來對訴說,他希望的根本不是那個問題的答案,他根本不在意答案是什麼,他隻希望能夠訴說,藉由訴說來暫時卸下心房裡的重擔,希望能有另一個人來分擔他的苦痛:在公園遙遙無期的等,等待時越發蓬勃的絕望迫使他接納了阿伯給他的熱湯、包子,最後是如獸一般的慾望,他也接受了,張家漢想用這種糟蹋自己的方式來轉移痛苦的焦點(此處我們可以看到對《孽子》的取法)可能是對年輕生命對老朽本能的排斥,也可能是根本沒辦法消解他的痛苦。於是他推開、他大喊:「你不是他!」,是的,他始終不會是能夠消解他痛苦的人,始終不是王柏德。

縱使編劇讓兩人的戀情終得圓滿,但那種殘缺,卻因此而更為放大。義山詩雲:「蠟炬成灰淚始乾」,二人的戀情不曾斷絕,隨之而來的苦難亦與二人糾結到如今。如今,已不復昔日的華美,失卻了昔日不得伸張但漫溢青春生命力。birdy一句:「其實我當時是很愛你的。」更是使人痛心,家漢數十年如一日的枯等,原來是比枯等更讓人痛心的浪費,我們本來能在過去便可以成就我們的戀情,或讓它早夭,但卻連能成熟生長都沒能。浴室中,王伯德的「對不起」,那是比什麼都來的痛,是他自己殺死了他們青春的愛情。

「一寸相思一寸灰」阿漢與birdy在青春期燃起了最盛若琉璃光的愛情,也是最淒涼而慘澹的結局。在成長時,時間燒盡了相思,隻餘可哀的灰燼,這便是我們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所看到的。最爛漫的春光、最無知的期望、最無望的等待、最傷人的告白,等等都編造出了我們的青春,亦預示了我們的將來。我們說這《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體現了存在殘酷的本質,便是導演將一切青春的美好轟轟烈烈的呈現給觀眾,又一步步地打碎。世界上的好物都是不常在的,更何況是其中最珍貴的青春?有的人的青春在16歲就死了,什麼都沒留下。

「如果你給我的跟給別人的一樣,那我就不要了。」

阿漢和birdy的青春死在了彼此手上,但給彼此留下了一首燦爛而哀感的詩篇,老了的他們仍在吟詠,雖然早已走味,不過曾留下什麼那麼似乎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