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電影總負責人沃爾特濱田在最近上次采訪中表示:确定DCEU處于1号地球,神奇女俠等角色将繼續他們各自的旅程,而同理推出1号地球的蝙蝠俠還是本阿弗萊克。

馬特裡弗斯執導的《新蝙蝠俠》則處于2号地球。
至少目前而言,施耐德不在新DC電影的藍圖裡,高管們描述他的HBOMAX項目(正義聯盟)是故事上的死胡同,帶不出未來。

...

《紮克施耐德版正義聯盟》質量到底如何?

觀感也就強于院線版本,勉強及格。

槽點1.劫匪沒炸樓神奇女俠自己炸着玩

槽點2.隻會發激光的綠燈俠,不會構造任何武器,戒指還差點被達叔帶上,紮導你是個綠燈黑吧?

槽點3.超人一打五,閃電俠面對熱射線居然擺出求饒的姿勢?

槽點5.蝙蝠俠連Plan B都沒有,要不是路易斯剛巧路過就交代了,老爺真的窩囊到爆,還在懇求克拉克别這樣。

院線版至少有個露易絲備用計劃。

槽點6.荒原狼被超人吊錘在超人手底下撐的時間甚至還沒有院線版長。

槽點7.最終決戰,老爺從頭到尾都在用類魔的槍,這把用完用那把。

...

槽點8.掏錢賄賂亞瑟讓他自爆身份的布魯斯。

...

槽點9.海王依舊可有可無,删減基本不影響任何觀影體驗。

尾燈甚至為紮導背了不少黑鍋。
兩次女俠臀部特寫出自紮導之手。

蝙蝠俠登場的白色塑料布出自紮導拍攝。

蝙蝠俠跳戰機被磕到也是出自紮導。

“我的超能力是有錢。”出自紮導拍攝。

還有個隻會說蛋蛋的小醜。這個低俗笑話并不比尾燈高級。

閃電俠女友露張臉有什麼意義?

火星獵人露張臉對劇情有什麼幫助?

讓你拍電影不是讓你拍美劇湊支線加時長。

能在兩個小時以外講清楚一個故事本身也是導演能力的一種體現。

正聯一夥人半夜刨超人墳是這部電影最令人惡心的情節之一。
全程看不到一點蝙蝠俠對超人的尊重,無論是作為戰友還是朋友,甚至缺乏對一個人的最基本尊重,隻有無窮盡的算計和利用,仿佛超人就是個沒有自我的戰鬥機器一樣,純粹是給正義聯盟當打手的。

這個蝙蝠俠為了自己的目的連死人都要刨出來複活。院線版超人那句台詞不無道理,蝙蝠俠不讓他活,連死都不讓他死。

不是說bvs結尾蝙蝠俠被超人的犧牲感化嗎?感化半天就感化出這麼個玩意? 前面那麼長時間不想着複活超人,遇上打不過的怪了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找更多超人類組隊,而是把"兄弟"的屍體刨出來複活。

更何況超人是以克拉克這個普通人的身份下葬的,蝙蝠俠想也不想直接帶人去刨,可見對于蝙蝠俠來說克拉克的墳也就是他想刨就刨的東西。誰給蝙蝠俠這個權利呢? 他刨克拉克墳墓瑪莎和路易斯知道嗎?

...

求求紮導别再碰蝙蝠俠了,從BVS到JL的形象都與真正的蝙蝠俠背道而馳越走越遠,永遠沒有get到蝙蝠俠真正的魅力。

從BVS裡機槍掃射罪犯,到JL裡掏錢賄賂海王亞瑟讓他自爆身份、再到和小閃的尬聊:“我的超能力有錢”。

很尴尬,紮導把蝙蝠俠身上所有的與其他英雄所不同閃光點全部削剪,隻留下“我很有錢”的玩笑話,所謂的正聯智囊、永遠留一手後備計劃的挂比在紮導手下僅僅是正聯團隊裡一個有錢的普通人而已。

...

紮斯林可是口口聲聲說蝙蝠俠殺人是對漫畫最好的改編,罵美漫大佬不懂漫改的意義,淪到達克賽德出場被吊打、蝙蝠俠隻能邊緣試探、超人秒殺荒原狼的時候紮斯林又開始扯還原漫畫設定了。

别雙标了,紮斯林隻是想看到紮導胡編亂造的設定而已,根本不在意什麼漫畫。



同時紮導也堵死了其他所有獨立電影的道路隻為自己拍。

BVS裡抛棄人類一百年的設定馬上被《神奇女俠1984》舍棄。

《紮導版正義聯盟》裡湄拉父母雙亡被女王收養的設定被《海王》舍棄。

水裡說話得先打泡的設定同樣被溫子仁舍棄。

從盔甲設定也能看出《海王》的成功跟紮克施耐德沒有任何關系。

紮導版亞特蘭蒂斯盔甲溫導版亞特蘭蒂斯盔甲

吉米奧森居然隻露了一張臉就死了。

吉米是個重要角色。作為在不知其身份的情況下真正意義上是克拉克兩個身份的朋友,吉米可以很好地把超人從神拉向凡人(至少從關系上如此),這個作用是作為戀人的露易絲沒有的。

紮克施耐德原設定下的神奇女俠也與派導完全沖突。

在對話ComicBook Debate的訪談中,紮導展示了一張照片,是原本為《蝙蝠俠大戰超人》中神奇女俠的參戰曆史準備的設計,照片中的女俠參加了克裡米亞戰争,右手持長槍,左手提着三個人頭。

提着三個人頭拍照的瘋子我可隻在殺人犯照片上見過。

上圖紮導設定,下圖派導設定

你無法找到n52神奇女俠俘獲戰俘頭顱的場景。甚至再往前一點,最出名的閃點,除了改編的動畫WW在原漫畫從來沒有提起過媚拉的頭顱。

n52她被給予的戰争之神,隻是表彰她作戰勇猛。但更主要的,她被總結為以戰争之神的身份去結束戰争。她的目标是和平而不是戰鬥。

主宇宙設定

毀滅日居然是佐德改造的?

紮克施耐德認為小醜打死羅賓并焚屍于韋恩莊園會很有趣。

蝙蝠俠機槍掃射罪犯自稱還原《黑暗騎士歸來》?
僅僅是還原了外形吧?

《黑暗騎士歸來》原版漫畫

直到紮導的電影内核不還原漫畫被罵了,漫粉人設撐不下去了,紮斯林又開始翻臉罵美漫大佬了。

紮克施耐德也辱罵過蝙蝠俠粉絲,這方面可是如出一轍。

紮導辱罵蝙蝠俠粉絲

紮克施耐德貼出正聯三部曲續集計劃。

超人被戴綠帽,露易絲懷上蝙蝠俠的孩子。

吉姆李畫的插畫,特意裝裱,還選了個離《紮克施耐德版正義聯盟》上線僅有半個月的時間展出,這個意思應該不難體會吧?
别說這是廢案沒拍出來,就算是廢案也是被華納斃掉的。
沒有導演會在自己電影上映前故意挖自己或作品的黑料,除非連自己都沒意識到是黑料。

訪談原文:
Vanity Fair發布關于紮導版《正義聯盟》的長文,據文章透露,華納當初确實也否決過紮導的一些想法,比如在《正義聯盟》中加入布魯斯·韋恩和露易絲·萊恩的愛情戲。紮導表示:
“最初的想法是讓布魯斯愛上露易絲,但最終他發現拯救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超人重新帶回這個世界。因此他内心十分掙紮,因為露易絲依然愛着超人。我們還有這樣一段布魯斯對阿福說的話:‘我從未擁有過蝙蝠洞之外的私人生活,也從未暢想過這個身份之外的世界。但是這個女人讓我意識到,如果我能把這支由神衹組成的隊伍集結到一起,那我的工作就完成了,我就能退休了,就能停下了。’但是顯然,這樣做對他沒有用。”
同樣地,這個想法對紮導也沒有用,華納拒絕了。

所謂的紮導漫畫死忠,怎麼好像隻看過《守望者》《天國降臨》《黑暗騎士歸來》?
說是還原漫畫,怎麼好像對漫畫的還原隻停留在角色的造型?

紮導喜歡埋彩蛋???
外網有紮導粉絲發現末日喪鐘刀柄上有個很帥的标志問是什麼,有很多紮粉評論說那是漫畫裡雷肖古的标志,非常驚喜的彩蛋,又是對紮導的一通膜拜。

但是很快有人發現了不對,這個标志實際上來自光環遊戲,和雷肖古毫無關系。
那麼光環遊戲一個标志為什麼會出現在導剪末日線的喪鐘身上呢?
衆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個人發現這個标志是用谷歌搜索"雷肖古标志"的第一個搜索結果 。大家頓時陷入對紮導那些彩蛋深深的懷疑中。

《鋼鐵之軀》後直接上《蝙蝠俠大戰超人》,華納規劃太爛?
實際上《鋼鐵之軀》後直接接上《蝙蝠俠大戰超人》純粹是出自紮導的主意。

紮導訪談:

紮導訪談原文鍊接:https://www.forbes.com/sites/markhughes/2014/04/17/exclusive-interview-with-zack-snyder-director-of-batman-vs-superman/

從《鋼鐵之軀》到《蝙蝠俠大戰超人》混亂的宇宙規劃純粹出自紮導之手,華納可不背這鍋。
如果真按照噩夢時間線做《正義聯盟2》的故事主線,那中間還能穿插什麼個人獨立電影?别的DC超級英雄還怎麼拍?還是說就像《蝙蝠俠大戰超人》一樣中間幾年是空窗期,什麼都不上映,DC興衰就全賭在這一部了?

按照紮導原本的規劃,紅頭罩之下、少年泰坦、貓頭鷹法庭、披風争奪戰……一系列能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經典漫畫全部夭折,宇宙規劃失誤這一塊的責任紮導不可推卸。

截止目前2021年3月18日1:33,《紮克施耐德版正義聯盟》IMDB評分8.9,豆瓣評分8.7,可以說是好評如潮,照這種風評下怎麼會導緻紮導規劃下的DCEU走向死胡同?

紮導版《正義聯盟》是怎麼走向死胡同的?
商業片的定位:盈利是續集的基礎。

既然已經定位為商業片,那第一目标一定是盈利。把錢存進銀行一定是虧本的,因為利率跑不過通貨膨脹,如果商業片利潤遠不及預期,那不如把錢存進銀行去理财。

隻有持續盈利,才能有持續輸出。
DCEU的首部電影《超人:鋼鐵之軀》為什麼遲遲沒有續集計劃?

因為盈利和口碑都遠不達預期。

《超人:鋼鐵之軀》制作成本2.25億美元,最終總票房6.68億美元,盈利0.427億美元,利潤甚至沒有2019年低成本超英《沙贊》高。



《鋼鐵之軀》預期盈利應該是多少?

1978年DC第一部超英電影《超人》北美票房大爆1.34億美元,最終拿下當年北美票房影史第六位,拿下北美和全球年度票房亞軍,僅次于《油脂》,海外票房共計1.6億美元。



在“超英墳場”日本地區拿下年度冠軍,成為日本影史票房第七,也是四十年至今唯一一部拿下日本年冠的超英,連《複仇者聯盟4》都沒法破《超人》在日本的強勢表現。

按照日本配給收入換算大概破50億日元,也就是說,現在的絕大多數超級英雄在日本的票房比不過40年前的《超人》。



續集《超人2》北美首日票房430萬美元,次日票房550萬美元,打破北美票房影史首日票房記錄,最終票房1.08億美元,拿下北美年度第三。



以《鋼鐵之軀》對标《超人》系列第一部,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是被碾壓,單從盈利角度比不上《沙贊》,更比不上《海王》,所以遲遲沒有續集計劃自然合理。

Deadline2019年全球電影盈利榜,《沙贊》位列第 21位。也是DCEU曆史第五高盈利,剛下映就有續集計劃。

而《鋼鐵之軀》和《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口碑兩極分化更是立不住腳,畢竟IMDB和豆瓣評分随時都能上網查到。

《蝙蝠俠大戰超人》院線IMDB評分6.6,導剪版出來後評分低至6.4,不增反減。

而《蝙蝠俠大戰超人》成本2.5億,總票房8.73億,盈利1.05億為什麼依舊不達預期?
DC的ip價值福布斯評估
蝙蝠俠ip價值250億美元
超人ip價值111億美元

在影視方面,早有諾蘭《黑暗騎士》的商業票房突破10億級别。《蝙蝠俠大戰超人》在蝙蝠俠和超人兩大ip加持下票房僅8.73億美元,甚至沒有突破十億大關,而對比二線ip《海王》票房可達11.5億美元,這種落差程度可看出《蝙蝠俠大戰超人》票房有多不達預期。

《黑暗騎士》加入國會圖書館

BVS首日票房8100萬美元,次日票房5065萬美元,次日跌幅高達37.9%,第三日跌幅則高達33.3%,第四日則已達55.5%。
蝙蝠俠和超人的ip熱度從首日票房8100萬美元甚至高于同檔期《美隊3内戰》,《内戰》首日票房僅7550萬美元。
建立八年之久的漫威宇宙首日票房居然不如剛起步的DCUE首日票房。
《侏羅紀》首日票房與BVS一樣都是8100萬,但最終北美票房6.52億美元,幾乎是BVS的2倍,全球票房16.7億美元,位列影史第六。
跌幅之大,落差之大。
首周的高額票房都是建立在大ip的加持下,當ip價值被消耗完以後,BVS就得面對口碑差的巨大票房跌幅。

這還是建立在蝙蝠俠、超人和神奇女俠三大ip的加持下,如果ip換成鋼骨大戰閃電俠,那必定撲街。

說紮導口碑兩極分化是紮粉自我宣傳的最大謊言,看看超蝠的評分,什麼兩極分化,完全一邊倒。說兩級分化是紮粉給自己臉上抹金,把自己一小撮人擡高到一級。
《銀翼殺手2049》IMDb8.1,豆瓣8.3,《蝙蝠俠大戰超人》,豆瓣6.8,IMDb 6.4。
順便說一句,銀翼殺手奧斯卡提名,BVS金酸梅獎。

華納删減,華納決策層背鍋?
能在兩個小時以外講清楚一個故事本身也是導演能力的一種體現。

電影因為時長限制,需要用鏡頭語言來講故事。而電視劇,這需要用大量的多餘鏡頭和大量的多餘台詞,多于情節,多餘支線,來充實。

《蝙蝠俠大戰超人》兩個半小時,《正義聯盟》四個小時,哪個院線能為這麼一個盈利前景尚不明确的超長時長電影排片,讓它擠占其他電影時長?

華納跟紮克應該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華納出錢雇紮克給他資源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創造利益沒錯吧?

那麼如果華納作為雇主單方面認為紮克的做法隻可能給自己帶來損失并基于此出手幹涉的話,這算不算錯?

華納為何要如此針對紮克屢次幹涉?
因為不賺錢,紮克的電影一直沒太大收益,哪個公司也不喜歡帶不來效益的員工,就是這麼簡單。

縱觀紮克的所有電影,不算正聯,哪一部賺的盆滿缽滿了?公司做慈善嗎?你開公司喜歡這種帶不來收益的員工?

拿着公司的大ip,拿着公司的幾億投資拍片,一部影片的投資動辄幾千萬上億的,制片方需要對投資方的巨額投資負責,怎麼可能不對質量堪憂的電影進行幹涉?

在好萊塢,很多導演也隻有拍攝權而沒有剪輯權,即便有了剪輯權也沒有終剪權。那些“自己說了算”的導演,往往前提是已連續推出多部賣座影片讓投資方完全放心,或者像斯皮爾伯格一樣,自己就是電影公司的老闆。

粉絲喜歡就好?
紮導跟華納簽合同的時候可沒商量好這是粉絲專供的,屢遭删減也不怪華納幹涉,畢竟投入大量成本、時間、人力資源的商業片可不是讓粉絲用愛發電,本質就是要賺錢的,路人觀衆不買單靠什麼盈利?

至于華納成心要DC死,這冤枉華納了,起碼華納還是知道拍DC超英挺賺錢的,就是嫌棄紮導拍的不夠賺而已,然後到現在這種場面,全是咎由自取。

況且從BVS票房走勢來看,粉絲也并非都為紮克的胡編亂造買賬。
溫子仁手上隻有一個最suck最沒排面和名氣的海王,還要面臨《正義聯盟》失利後的差勁口碑,拿着将就夠用的資金,結果人家拍出了DCEU最高票房。

為什麼同樣DC,溫導就能拍出海王票房爆炸? 如果希望黑深殘,那為啥《小醜》就能口碑票房爆炸,到紮導這裡就不行了?

到了紮導就是各種被迫害,為啥人家華納不阻撓小醜?不阻擾海王? 說明紮導水平就是差。

紮式深度三闆斧:死角色、黑深殘、埋彩蛋
《蝙蝠俠大戰超人》萊克斯盧瑟殺超人動機含糊其辭,空有一套癫狂的表演卻沒有一個能與之相匹配的邏輯和動機。

為了處理超人這個外星人,造出了另一個更強更不可控的外星人毀滅日。

在盧瑟原本的計劃裡毀滅日會殺掉超人,那之後毀滅日這個更危險更不可控的外星人誰來處理?

邏輯是不是自相矛盾?

真正的文藝片裡看不見紮斯林的身影,反而在《蝙蝠俠大戰超人》這種商業片裡面摳出一套自認為能自圓其說的邏輯和所謂的“深度”。
看過幾部真正的藝術片、文藝片啊?
兩倍速看得完嗎?

兩倍速分兩次看得完嗎?

談起人性談起神性談起來談得頭頭是道,把真正的人性紀錄片打包分成三十個季發給你看得了十分鐘嗎?

紮斯林畢竟深谙上等馬下等馬理論多年,跟諾蘭蝙蝠俠比壯實,跟爆米花比深度,跟電視劇比熱度,跟動畫比寫實,跟尾燈比帥,跟文藝片比票房,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羅伯特帕丁森版蝙蝠俠視頻裡面滿屏的刷大本蝙蝠俠。

怎麼不跟《黑暗騎士》比深度?
不去跟鋼鐵俠蜘蛛俠比外形還原度?
不去跟《海王》比票房?
就跟商業氣息重的《黑暗騎士崛起》比深度,配給TDKR提鞋嗎?

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最基本的就是講好故事,然而紮導故事本身講得都不通順,卻還反複強調宗教隐喻、畫面構圖那些本應該是錦上添花的部分,徹底的本末倒置。

鏡頭不僅僅為視覺效果服務,更應該服務于電影本身。單純為視覺傳達而服務那完全是舍本逐末。

“一鏡到底”的《1917》因為鏡頭喧賓奪主而被诟病。
比如《閃靈》裡的一切顔色設定都是為電影本身服務,每個鏡頭語言都在為劇情推動服務。
還有《搏擊俱樂部》、《花樣年華》等等。

看到紮粉不斷通過诋毀隔壁來獲取滿足感,隻能說DC想要追趕漫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看漫威有多少影評人,有多少導演、有多少從事影視藝術工作人員,有多少藝術學院畢業的藝術工作者, 有多少作設計的, 又有多少編劇 多少各行各業領軍的精英人才。在紮斯林們眼裡,就成了沒紮斯林有品位的人。

紮斯林在社會上是有多優秀,讓紮斯林能自認為自己脫離料低級趣味的高雅人群。

自認為看漫威=觀影水平低下。看紮克施耐德一個連故事都不會講的導演=觀影水平正常甚至拔高或是有品位。

所謂的漫威抄襲論。
像這種可笑的陰謀論,從心心女士幾年前開始發起到現在,盡管相信的人增加速度很慢很少,但是确實有越來越多的人倒在了這種低級剪輯拼湊手法下。

而這些人痛罵漫威痛罵迪士尼的時候往往忽略一個問題,即華納不可能放任自己最大對手旗下工作室通過抄襲自己旗下作品創意來獲利,更别提這些年所謂抄襲論的針對對象是複聯3這種熱度票房炸彈,真要是構成抄襲華納根本不用别人提醒自己絕對會提槍上陣。

還有就是這些理論中的“被抄襲者”往往是紮克施耐德的作品,而紮克本人在退出jl拍攝後數年如一日天天在社交平台說自己的正聯和bvs這兩部作品。

如此珍惜自己看重自己作品且孤芳自賞的導演不可能對于對自己作品的抄襲視而不見,因為就連紮克自己也知道這根本跟抄襲不搭邊兒。

紮導點贊漫威抄襲論:

漫威還發推表示過支持放出導剪版,紮導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傑夫瓊斯能當漫威卧底是紮斯林謠言裡面最大的笑話。
姐夫當年就是覺着在漫威不被重視+對漫威無感才去了DC,到了dc之後像綠燈俠、巴裡艾倫、海王、金色先鋒、藍甲蟲這些單薄角色瞬間被寫成佳作角色。

2020年年底創作的《三個小醜》大賣,成為了年度漫畫榜首,給華納帶來了幾十萬套收入。

還靠一篇秘密起源挽救整個死亡金屬的口碑。

講個笑話,漫畫綠燈軍團和感情光譜就是傑夫瓊斯創立的,然而傑夫瓊斯為了一個打工仔紮克施耐德,跑過去給漫威當卧底。

講個笑話,N52本身一開始沒有鋼骨這個角色,正義聯盟七巨頭沒有鋼骨,是傑夫瓊斯力排衆議加入鋼骨的,鋼骨角色本來屬于少年泰坦。

他沒想到的是,2021年紮斯林群體認為傑夫瓊斯是漫威卧底。

7月初,鋼骨扮演者Ray Fisher對于喬斯·韋登在《正義聯盟》的片場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喬斯·韋登在片場對演員和工作人員的态度很粗魯、肆意辱罵、很不專業,讓人完全無法接受。在很多方面他都聽從傑夫·瓊斯和Jon Berg。傑夫甚至私底下當面教訓Ray Fisher說到:責任大于娛樂。”

這也引發熱議,更引起了華納媒體的注意。剛剛,Ray表示在經過5周對卡司和工作人員的訪問後,華納媒體已正式啟動了第三方獨立調查,以了解《正義聯盟》在補/重拍期間的不和諧及虐待工作氛圍問題。他還表示:“我相信最終調查結果會證明傑夫·瓊斯、喬斯·韋登、Jon Berg以及其他人嚴重濫用職權。”

簡單的概括:
雷費舍說喬斯維登濫權,揚言要搞掉傑夫瓊斯。

華納針對他的訴求發起調查後,他拒絕進一步合作。

調查結果出來,雷費舍被炒鱿魚。

上個月雷費舍再次發推攻擊沃爾特·濱田。數小時後,華納媒體發布了前聯邦法官Katherine Forrest的聲明,對雷費舍的攻擊作出了反應。Katherine Forrest是退休的美國聯邦法官,并擔任過美國司法部的助理檢察長。這次華納調查雷費舍的指控,就是由她總體負責的。

Katherine Forrest在聲明中說:“我很失望地看到連續不斷的關于沃爾特·濱田的公開聲明,暗示他以任何方式幹預了關于《正聯》的調查。他沒有。我對濱田進行了不止一次的廣泛訪問,而且特地詢問了他關于他與雷費舍的非常有限的接觸。我發現濱田先生是可信賴而且樂意協助的。我的結論是:他沒有對調查進行過任何阻礙或幹涉。相反地,他提供的信息對調查非常有用,而且推進了調查進展。”

之後,華納媒體發布了自己的聲明,再次支持濱田:“又一次地,就《正聯》的調查,出現了虛假的聲明來指控我們的高管以及我們公司。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一個廣泛和詳盡的第三方調查已經完成了。我們的高管,包括沃爾特·濱田,提供了充分的合作,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存在幹涉行為,而且華納兄弟公司也沒有對公衆撒謊的行為。是時候停止這些指控,而去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了。”

紮斯林群體造謠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比如前兩天的“諾蘭聲稱ZSJL是DC最佳”

之後格裡斯糾正說隻是“自己認為諾蘭一定喜歡”諾蘭并沒有參加,也沒有表達觀點。所謂的“諾蘭認為DC最佳”僅僅隻是腦補出一個無中生有的個人觀點。

Seemed to enjoy it意思是諾蘭看了,不過肯定還是她主觀情緒比較多。

諾蘭曾自稱自己是變形金剛系列速激系列的粉絲,也沒見兩家粉絲借此來擡舉自己。

需要諾蘭作擋箭牌的時候誇他是紮斯林,等到要吹本蝙的時候則一腳把諾蘭踢開。

動作戲拉胯對得起蝙蝠俠這個名頭?

瘦的跟猴一樣是蝙蝠俠?

警匪片好意思叫超英片?

說謊的最高境界就是真話假話混着說,再加上報喜不報憂, 這是兩大洗腦手段。

導剪版《正義聯盟》預告片曾因為音樂版權問題在8月份遭到短暫下架。

之前《斯巴達300勇士》預告配樂紮導要求配樂師照抄《指環王》配樂,結果被起訴,華納出面道歉。

紮導的版權意識可不怎麼樣。

紮老師海王和沙贊看法:Is my job to make some pop-culture piece of candy that you eat and forget about the next day? Nah. I would rather fuxk you up in a movie than make it nice and pretty for everybody.

翻譯一下:你認為我的工作是做快餐文化?然後第二天被人遺忘的導演嗎?我甯願做那類在電影裡fuxk你,然後給所有一個人驚喜的人。

謬論:諾蘭蝙蝠俠殺人
諾蘭蝙蝠俠對罪犯的處理:

1.不救價值觀扭曲的忍者大師

“我不殺你,也不救你”

不救人≠殺人

2.《黑暗騎士》調整方向沒有撞上小醜

3.刻意逼停米蘭達,槍口沒有對準駕駛室開槍

米蘭達為了讓核彈爆炸自己開車摔死

4.殺死哈維·丹特不是蝙蝠俠的本意。

哈維想要開槍殺死孩子,緊急情況下蝙蝠俠隻能把哈維和孩子一起推倒并勉強救回孩子

如果蝙蝠俠真想殺哈維,那為什麼連孩子也一起推倒?

蝙蝠俠會失手殺人,但從不随意殺人。
機槍掃射、箱子砸腦子、開着載具往人堆裡掃射……殺人至少得服務于劇情,而不是視人命如草芥。

拒絕紮斯林以任何諾蘭蝙蝠俠為借口去洗紮克斯奈德的蝙蝠俠塑造。

《黑暗騎士歸來》蝙蝠俠舉起槍然後掰斷它“這是懦夫用的武器!”

“稍微有常識的人都應該了解,蝙蝠俠和懲罰者的區别,以及蝙蝠俠和夜魔俠的區别。”
無論紮克還是尾燈都沒有get到這個角色超高人氣的靈魂技巧。

蝙蝠俠在正聯是曾經被吹上天的 “智囊”。主要就是無論何時這家夥永遠是對的,大體上戲份根本不需要多,正面也幾乎不打,甚至可以一半時間下線,但永遠逆風局尾聲的時候他一出現遊戲宣布結束。他自己也許不打但随便一點聯盟就赢了。

這套方法是對角色塑造最沒幫助的,最有争議的,但也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也許反複多次後容易出現為了捧他踩别的角色的争議但短期效果肯定立竿見影。

然而目前真人影視化根本就沒有走這個套路走上了最糟糕的套路—他就是一個團隊裡有錢的普通人。

從BVS到JL的形象都與真正的蝙蝠俠背道而馳越走越遠,永遠沒有get到蝙蝠俠真正的魅力,從BVS裡機槍掃射罪犯,到JL裡掏錢賄賂海王亞瑟讓他自爆身份、再到和小閃的尬聊:“我的超能力有錢”。

很尴尬,紮導把蝙蝠俠身上所有的與其他英雄所不同閃光點全部削剪,隻留下“我很有錢”的玩笑話。

大概在紮導眼裡,蝙蝠俠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靠的真的是他的那個尬笑話吧。

“我很有錢。”

紮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 (2021)9.02021 / 美國 / 動作 科幻 奇幻 / 紮克·施奈德 / 本·阿弗萊克 亨利·卡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