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邪惡的愛譯成《癡心女子負心郎》(1948),我也是醉了
影片根據“查爾斯·布拉沃神秘死亡事件”改編:1876年,著名律師查爾斯·布拉沃死于銻中毒,成為一樁曆史懸案。

編導對律師的神秘死亡做了全新的演繹,成為一部令人心碎的黑色經典:


畫家為他在船上認識的寡婦畫了一幅畫:

畫中人的眼神有寂寞,也有一分對生活的信心和倔強——
覺得自己在牙買加空耗青春的寡婦非常激動,内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再次蘇醒:

同夥勸畫家仿制倫勃朗、魯本斯的名畫:


不!
畫家斷然拒絕:


同夥莫名其妙:


因為你不懂……

窮畫家甯願坑蒙拐騙、殺人放火、亡命天涯也絕不出賣自己的藝術良知,你信嗎?
畫家與同夥搶劫名畫:

計劃失敗……

畫家打算離開倫敦,寡婦已深深地愛上了他:


求助酗酒的有錢閨蜜,但閨蜜隻是律師老公有錢:

20英鎊于事無補,但兩人之前的通信足以敲詐閨蜜老公一筆巨款……
畫家需要寡婦的配合,與其交換定情信物:


各種陰謀、背叛、殺戮……機關算盡,算不到定情信物戴在另一個女人的脖子上:


去犯罪,去亡命天涯,支撐她的無非就是刻骨銘心的愛戀,如果這份愛是空中樓閣,悲劇就已不可避免。
更大的悲劇,也更諷刺的是,畫家不再是利用和欺騙,而是發自内心地愛上了她:



發自肺腑的蜜語甜言和她決絕的眼神:

陰差陽錯的情天恨海,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過去買單。
來不及解釋了,來不及了,
情人看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