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愛用十年的跨度去評價一代人。

比如各大爆款文章愛用的标題——

《***的九零後》。

在外人眼中,這一代年輕人“被精緻掏空”;

他們在塵世中出家,在佛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們不再憤怒,在喪氣的情緒中自洽。

是這樣嗎?

Sir認為不是。

起碼,不全是。

最近就有一檔新節目。

裡面不僅有90後、80後,甚至00後。

有明星,有素人。

來自不同年代,背負不同印象的人,聚起來做一件事。

——重新定義自己。

《極限青春》

...

國内首檔滑闆綜藝。

看得Sir半夜熱血沸騰,差點下單了一塊滑闆(考慮到Sir的老腰還是沒有付款)。

但幾乎沒人知道,開播兩周,評分空白。

因為滑闆運動自身的限制——

它很燃,但不夠大衆。

它超酷,但也風險極高。

它極限,不斷向更高難、更刺激挑戰,光是圍觀都會跟着腎上腺素飙升。

但,很少人敢嘗試,更少人能堅持。

《極限青春》要做的,正是“破局”。

想到達“極限”,就要突破。

首先引起Sir注意的,是它對賽制的突破。

别的節目,明星必須是導師,選手被市場主導,流量掌握話語權。

它不玩這套。

明星請了。

但絕不讓你決定勝負——

明星,從學員和粉絲做起。

王珞丹、王一博、程潇作為領隊。

不決定選手去留,零基礎開始學習滑闆。

别的節目,導師上場都是歡呼雀躍。

他們呢?

上場不耍帥,隻能耍……

摔。

王一博摔。

...

王一博摔完,程潇摔。

...

就是這麼硬核。

這一屁股,結結實實把Sir都看疼了……

唯一有點滑闆基礎的王珞丹,看到這個場地都不敢獻醜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得面對“兇狠”的選手們。

節目開頭,節目組采訪,選手就撂下狠話:

“千萬不要拿滑闆擺Pose。”

誰知……

一個個,正中下懷。

...

如此生猛的開場,讓人眼前一亮。

和市面上那些大型真人秀相比,《極限青春》難得生猛。

管你多大咖,老子隻看實力。

那誰來評判?

全是專業級——

車霖、袁飛、韓敏捷三大裁判。

分别是“中國滑闆第一人”、專業賽事解說、本土品牌創始人。

滑闆圈毋庸置疑的老炮。

...

以上,都還是鋪墊。

超燃正片,現在開始。

在Sir印象裡,滑闆是一項很“酷”的運動,可出乎意料的是——

評委資深,但言行低調。

選手牛逼,卻不張狂。

第一輪海選,沒有特别的規則,就是純粹表演時間。

5人為一組進入闆場,5分鐘内,隻要不把場子拆了,其他自由發揮。

五分鐘,眼花缭亂。

有技術流。

來自國家隊的潘佳傑,上場連正面鏡頭都沒一個,卻被稱為中國的“大亂王”。

treflip(大亂),高難動作。

Sir看完三次慢動作,才知道滑闆在空中是怎麼飛的……

你還在懵逼?

不要緊,有專業選手解說——

“大亂”可以拆分成兩個動作,滑闆先這樣轉360度↓

再這樣轉360度↓

...

也有偶像派。

柯家恩,曾是出道男團成員,後放棄星路玩起滑闆。

看不起流量明星?

人家跟你“玩命”——

上來就往最高的觀衆席上爬,想都不想就跳。

坦白說,Sir被吓到了。

但當他順利着陸那一刻,又差點想喊出來。

...

硬碰硬的實力,看得爽。

還有一撥人,卻是讓人賞心悅目。

女滑手。

滑闆是一項小衆運動,女滑手更是小衆中的小衆。

仔細看這位女滑手的動作,落地有一點不穩。

可選手們比自己做完動作還興奮。

說句不好聽的——

這是一個有點“排外”的節目。

滑手間,大多英雄惜英雄,氣氛和平;

對外人,一副不以為然。

但Sir一點也不介意這種排外。

因為作為滑手,所有人都會面對無數外人無法理解的敵人。

第一個敵人,失誤。

滑闆是世界十大極限運動之一,門檻不高,但風險系數很高。

每一個看似炫酷的動作背後,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拉傷、摔倒,甚至脫臼、骨折、肌腱斷裂。

選手問節目組第一個問題:

有保險嗎?

...

不誇張。

滑闆容錯率低,試錯代價大。

節目中大部分選手們的失誤率甚至高過成功率。

同一個動作,做四五次也未必成功。

每一次失敗和成功背後,都意味着成百上千次的練習和摔倒。

注意,《極限青春》的英文節目名——

“One more try.(再來一次)”

而這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會衍生出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

恐懼。

它的可怕之處在于,恐懼越滾越大。

年輕的時候,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如向小軍。

中國滑闆的未來之星,将代表國家參加奧運積分賽。

風格兇悍,不屑做自己熟練掌握的動作。

一上來就要嘗試别人眼中“不要命”的高難度動作,“閃電杆”。

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來。

直到成功,或者受傷……

...

每一次受傷,都是恐懼在發芽。

随着年齡,逐漸壯大。

比如83年的Johnny Tang(曾冠豪)。

“中國滑闆圈的偶像”,導師級别大神,本來三分鐘就輕松晉級。

但他沒有馬上走上晉級區。

反而繼續在做動作,節目組後來問起,他如此回答:

我們平時都沒有這麼好的室内闆場

所以我會讓自己去

做一個更難的(動作)

...

說來就來。

第二輪1v1battle中,他就挑戰對自己來說難度系數很高的動作。

不求晉級,但求超越。

...

滑手把恐懼當成敵人。

而恐懼,也反過來滋養滑手,喂飽他們的欲望。

即使放棄,它也揮之不去。

比如83年的黑柴。

退役職業選手,國内滑闆界的OG(元老)。

今年36歲,運動生涯19年。

曾經,他是中國最牛叉的滑手,技術完全可以和國外高手掰掰手腕。

...

可突如其來的膝傷,讓他急速墜落。

一夜之間沒了贊助,也失去了靈活的雙腿。

借着《極限青春》,他決定重新複出。

但……

畫面讓人心酸。

一代大神,現在就連最簡單的動作,都難以完成。

...

傷病帶來的陰影,不止作用于身體,也籠罩着他的精神。

他不是怕痛,不是怕傷。

他怕再次經曆失敗。

黑柴到底能否跨過傷病和年齡的天塹?

Sir不劇透。

但你看每個選手為他鼓掌時,眼裡都閃着淚光。

他們一定在黑柴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的或未來的自己。

...

他們以後,也可能落得如此下場。

但Sir絲毫沒有在他們身上看出後悔。

而這份難以讓外人理解的狂熱,不計後果的專注,也惹來不少争議。

滑闆發源于美國。

可即便在美國,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滑闆運動就受到政府禁止,一度淪為地下項目。直到80年代中期,才得以解禁。

國内更缺乏土壤。

16年,王珞丹曾在微博曬出自己玩滑闆的照片,被指出違反交規。

...

錯,是錯了。

必須改。

第二天她馬上發了一條微博,一模一樣的文字,隻是放下滑闆,換成自行車:

...

正确示範交通法規。

但這種“正确”,于Sir來說太輕易。

輕易在哪?

面對限制,沒有嘗試解決,去找正規的滑闆場地,反而第一反應就是放棄。

我們好像越來越容易放下,越來越精通和解。

面對生活的反彈,我們越來越會用“喪”“佛系”“理性”去安慰自己。

這種熟練,熟練後的安逸,會讓人上瘾。

但。

你再看看選手們高喊“再試一次”的樣子。

看他們跌倒又爬起來。

捂着傷口又站上去。

這些陌生又熟悉的樣子……

你也一樣會上瘾。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