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播出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最大的争議點之一是制作人的評級(另外在B站彈幕裡看到了一句話印象特别深刻:陳凱歌導演導演能力還是不錯的,隻不過講故事的能力有點差)。

...

演員請就位海報(來源:騰訊視頻)

首先綜藝我個人相信是有劇本的,一個節目如果完全按照實際情況表演,估計條條大路通後門的真實性是不會被大家接受的(後門不是貶義詞,他泛指包括與導演、制作人常年建立起信任友誼關系等等,很多的角色可能在劇本之前就是為誰量身打造)。一個節目除了上述真實性之外,還需要經濟效益、關注度等指标,那就必須要踩一些東西,拔高一些東西,這樣才能看得有勁。節目深深把握住大衆今天市場與演技的矛盾點。這次制作人的評級中市場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但是S級中有多少演員“德不配位”。子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影視圈近幾年來被市場鬼推磨的能力弄得是“成績”不斷,但是作為精神食糧之一,食客更多時候感覺是味同嚼蠟,食之無味。

市場,究竟什麼是市場?作為觀衆之一,最近刷B站刷的不能停下來,可是當不看的時候,在我這裡就一個詞,是欲望,屏裡的東西是我渴望的。欲壑難填我覺得是大多數人的坎。當富人看見接機場上一張張年輕的臉龐露出滿意的笑容。那誰是改變影視圈的主要力量?資本(~市場~觀衆?)

...

是誰?

曾看過一篇文章,說新文化運動讓今天的文化秩序前所未有的混亂。我不知道該不該認同這個觀點。《詩經》尚且分了風雅頌,到了清朝,正式公文、訟書都是要用文言文,前兩日看左宗棠與曾伯涵的書信很多句式不能直白翻譯。而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被推廣,博物館中的古文字畫已經可以被我這樣白丁近距離觀賞。混亂是不是讓某些目的不純的資本進入影視,編排很多滿足欲望的電視劇?由此不顧邏輯,不顧演技,好看就行。就像朋友問我,看電視劇還帶腦子幹什麼?也許他是對的。

資本的經濟力量是打破任何秩序的武器嗎?

《演員請就位》中有一個特别有意思的安排。辣目洋子在表演後,三位女演員上台,三位導演舉牌辣目洋子晉升A級,而胡杏兒與黃奕都給了S級,趙薇解釋了想給辣目洋子牌子卻沒給的原因。你就琢磨吧。三位演員的那段表演我都認為不錯,但時也,命也,運也。多少人會被這三個字帶上枷鎖。

可能節目導演隻是為了抓住眼球才會安排了制作人評級和演技、資曆的矛盾。但是深思過去,為什麼中國曆史過去明面上要把“商”安排在最後?士農工商到底為什麼這麼排?到底是文化秩序混亂還是受衆的平均水平影響着今天的制作水平?曆史總是相似的。

最後我想說陳凱歌導演的教子水平真的很高,陳紅在接受魯豫采訪時說陳飛宇在小的時候就知道遊戲是别人拿來套取你時間的。孩子的認知往往與大人的思考閱曆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看着陳導在節目中閃閃發光,對每一個曆史人物的理解,我還得讀多少書才能追趕上。陳導可能在想有多少人能懂我的戲?這未嘗不是一種矛盾。(不排除被資本裹挾的可能)


...

陳凱歌《熟悉的味道》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