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月靜好’這個詞在互聯網上泛濫的時候,另一句話也開始流行,‘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雖然有些文绉绉的堆砌感,但後者用現實性對前者的浪漫性做出了注釋。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确有那麼一群負重前行的人,24小時電話待命,刻苦鑽研技能,犧牲自己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用自己的汗水和激情努力保障着大衆的安全,比如醫生,比如警察,比如火警……這些都是職業使命感大過個人生活的職業,而背負着大衆的期許和職業賦予的崇高使命,注定使他們無法輕浮的跳躍,而是在責任感之下穩健地走好每一步。《緊急救援》這部電影,講的就是背負着生的希望的救援人員。

在這部電影之前,很少有人了解救撈人員這個群體。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交通運輸部救助飛行隊,全國隻有三百多個從業者,截至目前,也隻有不足600人。數量之少,正說明了這個職業的要求之高。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救撈隊員每天都要進行嚴苛的體能訓練:負重跑、伸拉練習、在冰水裡挑戰體能極限、在缺氧狀态下開鎖……救撈人員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堅韌的意志,以及出色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這樣高的要求,說是萬裡挑一也不為過,而這群精英之中的精英,他們的口号卻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群人,奔波在最危險的地方,救助的對象是施工人員、貨車司機、旅客、異國船員這樣的普通人,在他們眼裡,沒有貧窮和富貴,沒有國籍,隻有對生命的敬畏和樸素的職業道德,他們是真正的守護者。在日趨功利化的社會裡,這樣默默奉獻的人值得被挖掘,正是有了這些把他人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人,才有了普羅大衆的靜好與安甯。就這個題材而言,電影的格調就和普通動作片有了差距。

...

林超賢導演,大家都很熟悉,作為知名的動作片導演,他嘗試過多種題材,也深谙暴力美學的精髓,幾乎每隔幾年,都有不俗的作品。從早期《野獸刑警》《G4特工》這樣善惡對決的警匪片,到《線人》《證人》這樣以邊緣人物為主角的挖掘人性的灰色題材,再到近年來的《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這樣地域邊緣化放的,以異國為背景,用密集槍戰、遊艇追逐、坦克等重型武器的激戰,在形式呈現上視線的暴力升級動作片。在動作片的範疇内,林導一直在摸索和突破。

《緊急救援》延續了林導一貫的風格,視覺呈現上客觀冷靜,追求真實感。蛛網般的井架聳立在紅色背景下,人如同被死神捕獲的獵物;充斥着無數管道、罐體,鋼筋鐵絲網的艙底。空間被重疊、切割,變得細碎而逼仄,環境被放大,人變得渺小,電影中救援人員一次次從狹窄的縫隙裡穿過,生機如蛛絲細微,人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最小,再加上熊熊火焰的威脅,随時會發生爆炸的危險設定,視覺構造上空間的壓抑和場景設定上時間的緊迫,共同制造成強烈的刺激,迅速使觀衆帶入緊張焦慮的情緒裡,實現了共情。用幾何線條把畫面切割,使用各種道具堆砌空間,形成封閉式的‘絕地’,是林超賢在動作片裡的一貫手法,通過層層鋪墊,濃重的壓抑絕望和锲而不舍的個人意志,到高潮的爆發時這種二元式的對立使電影的戲劇張力達到了頂點。

...

與《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有所不同的是,《緊急救援》中除了快節奏的晃動鏡頭,也增加了慢節奏的升格鏡頭,更添加了大量象征性的畫面,比如父子二人睡覺時如出一轍的姿勢,飛機模型上童真的全家福畫像,以及泳池裡的窒息和破水畫面,這些都給電影增添了柔的氣質,中和了緊張感。行動二部曲講的是一個事件,《緊急救援》講的是一段人生;行動二部曲裡運用了大量的紅色調和黃色調,紅色是血腥,黃色是焦慮,《緊急救援》中運用了大量的白色和藍色,白色是聖潔,藍色是甯靜。在荷爾蒙爆炸的場景之中,圍繞着男主角高謙的生活,細緻地穿插了情感叙事,高謙對兒子的愧疚和疼愛,趙呈和女友上演的歡喜冤家,高謙和趙呈之間深厚的兄弟情,以及高謙和女機長之間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暧昧感情……這些或舒緩,或搞笑的片段,使得觀衆更加深入救撈人員的生活,在他們看似無所不能的‘神’的外殼下,有着柔軟的和常人一樣的困惑和甜蜜:高謙從死神手裡搶回了無數人命,卻救不了妻子,也幫不了兒子;趙呈穿上隊服就是拼命三郎,脫了隊服卻是個耙耳朵,對面女友買的進口婚紗隻能暗地肉疼;有着深厚經驗的前任機長,在高謙不計後果的危險救撈後遞上了辭呈,他也會害怕,而恐懼一旦來臨就再難驅逐,所以他選擇了放棄……這些‘人’的弱點‘人’的喜憂讓救撈隊員們脫下制服,露出他們棱角分明的臉。

...

辛芷蕾飾演的女機長,是電影中忽視不了的亮點。以往這種硬漢電影中,女性角色大多扁平化,淪為男性角色可有可無的陪襯。比如《紅海行動》中的平頭女兵,過于強調軍人氣質後,隻突出了這一屬性,雖然有感情戲,但對劇情推動不大。

《緊急救援》中,對女主角的塑造比較用心,出場就是她駕駛着直升機,用綁在直升機上的鐵杆在層層鐵圈内取直徑為幾厘米的目标物,這個出場很驚豔,氣場強大專業過硬的女機長形象一下就建立了。男女主初次接觸,她和高謙之間的争論,進一步說明了她性格中的堅忍和自信,到沙灘聚會的那一場戲,這個角色展現了專業之外的另一面,披散頭發玩樂隊的她充滿了張揚的魅力,一樣的驚豔耀眼,後面她漸漸進入高謙的家庭,與父子倆的互動中的溫柔,人物變得更加立體起來。值得說道的是,女主人設一直沒崩,沒有在感情戲中變得戀愛腦,影片高潮時,高謙在救撈行動中陷入危機,面臨生死離别的關口,她流着淚申請去營救,遭遇上級的理智拒絕後,選擇執行命令,而不是沖動的為愛情不顧一切。銀幕上,她那張強忍着悲痛的臉,明明未施鉛華,卻極美,極動人。

利己還是利他?這是人性中永恒的掙紮。一方面是本能反應,是生存之道烙在人類基因中的深刻印記;一方面是道德升華,是把有限生命中投身于整體人類的情感升華。選擇前者,是人之常情,隻要沒侵犯他人利益,沒人會苛責;選擇後者,是超越個體局限,實現了尼采的‘超人’理念。當我們懷着理想和信念時,能進入忘我的狀态,為實現個人的成就感竭盡全力,可是當理想和家人出現沖突時,情感的拉鋸下,兩難局面就出現了。趙呈的意外使高謙自責,從來笃定的他開始懷疑自己,而兒子在夢中的哭喊更加深了恐懼,如同老機長一樣,他也陷入了職業困境。救了别人,可能自己就再也回不來,他隻剩下兒子這個親人,是好好陪伴他做個好父親,還是讓兒子和自己一樣飽受恐懼的煎熬,這個選擇很好做。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離開了,事實卻會告訴我們,那長久的經曆已經烙入了我們的生活,人雖離開了,心卻沒離開,過去依然在時時牽扯着我們的心。消除恐懼的唯一方法,不是逃避,逃避并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往往而是帶着傷痛去面對,才能真正甩掉這個跗骨之蛆。

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真正的英雄,不是完美無瑕的偶像,他們會失敗,心底會有遺憾,身上會帶着傷口,甚至有時候看起來并不強大,但他們的偉大之處在于看清了生活的本質,經過了挫敗和懷疑,親曆死亡恐懼在内心的掙紮之後,依然能昂首挺胸,收拾行囊朝着威脅他的敵人出發。隻有戰勝恐懼,戰勝自己,戰勝生活的人,才配的上英雄的稱号,雖然并無人為他們頒發勳章,大多數時候他們也收不到崇拜和追捧,但他們會度過每一個睡夢的香甜,感動每一個黎明的美麗,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生活’的人。

首發于公衆号:不談情隻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