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大宅門》,其氣勢恢弘、蕩氣回腸,不愧為神劇。百年老字号“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驚心動魄,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更扣人心弦。劇中人物個性鮮明,各自精彩。年少時,我敬佩剛猛無敵的白景琦,欣賞精明能幹的白文氏,那種感覺就像喝了烈酒,暢快淋漓。如今人到中年,我最喜歡的是看上去慫的白穎園,那醇厚如同收藏了多年的女兒紅,回味無窮。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為白家的長子,白穎園報喜不報憂,為了免病重的親爹白萌堂憂心,他屢次隐瞞白老三假公濟私的惡行,幾乎把自個家當全砸進去填了公中的窟窿。前不顧老婆呼天搶地的阻攔,後又怕弟妹白文氏在白萌堂面前捅破天,白穎園匆忙趕去阻攔,差點摔了個馬趴。

年少不懂白穎園,讀懂已人到中年。瞻前顧後,他不是窩囊,是百善孝為先。白萌堂性情剛烈年事已高,倘若他知情必然雷霆大怒,病情加重,能否捱過年關真難講。而且錢已經進了白老三的腰包,也吐不出來,吵鬧出來将家無甯日。所以二奶奶話到嘴邊,也咽回去了。

緊接着,白二爺為詹王府未婚先孕的大格格号出了喜脈,被殺馬砸車趕出門。白萌堂設計讓大格格順利産下雙胞胎,逼着詹王爺賠馬車,兩家自此結下了仇。白穎園入宮為嫔主子看病,誰知這位詹王爺的小格格當夜死于宮鬥。詹王爺借機誣告,白穎園蒙冤入獄被判斬監候。

一入大牢深似海,白穎園不想讓一大家子難受,就提出赴刑場前見老婆和孩子一面。他沒想到,同甘共苦的老婆不堪忍受這噩耗,已上吊身亡。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啊。白穎園的眼淚再也憋不回去,對天長流。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未必不丈夫。白穎園不但為妻子傷悲,也憐惜孩子無雙親教導啊。

人到中年,身後空無一人,你才是自己最強大的後盾。

當白文氏提出詹王府請求他出獄,好為老福晉看病,白穎園很淡然地答應了:“那就去吧,治病救人是咱的根本。”海納百川,有容為大。白大爺的胸襟讓人服氣,畢竟你的氣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人生如戲,比戲精彩。白穎園給仇家之母老福晉看病,一派雲淡風輕。但老福晉問到:“大奶奶好?”時,他愣是卡了殼斷了片,不知如何答言。總不能說自己受王府所累入獄,大奶奶因此自盡吧?好個白穎園,他緩緩地回複了:“大奶奶好。”旁邊的詹王爺也是捏了一把冷汗,趕緊打岔要老福晉少說話。

小不忍則亂大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中年人認慫的具體表現。

帶病延年,是白穎園給老福晉開的最後一劑方子。詹王爺急了,說:“我們誠心誠意來請你的,雖然咱兩家結仇了,可沒老福晉什麼事啊。”白穎園不卑不亢地說:“王爺,我也是誠心誠意來看病的。我都是要死的人了,要是不誠心,幹嘛還跑這一趟?”

有理有節,不卑不亢,是中年人行走江湖的護身符。

回大獄的路上,他聽從報恩者朱順和嚴爺的安排,以韓榮發父親這死囚為替身瞞天過海,逃到了西安。誰知,得信的韓榮發借此上白家混吃混喝,調戲丫環還揚言要娶玉婷,氣得白二爺以病體相拼,沒能見到白景琦最後一面就摔跤咽氣了。白景琦衣錦還鄉奔喪,把韓榮發打出了大宅門。

心術不正的韓榮發輾轉找到了西安的白穎園,看上去魯樸的白穎園一眼戳穿他來者不善,行蹤就此暴露。二奶奶等一幹人心血眼看付諸東流,恰好趕上武昌起義,清朝清法皆廢滅,白大爺安全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吉人自有天相,白穎園以精湛的醫術立身,以仁德安命,迎來了曙光,越努力越幸運。

世道多變,人心險惡。為了救白穎園一命,白家數次犯險。如今,多年來懸在白穎園、大宅門二奶奶等一幹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撤去。但白穎園堅持不回北京,大智若愚,利家利己。

因為世事難料,時局不穩,張勳還整過複辟,白穎園不敢掉以輕心。縱然到了民國時期,白穎園也按兵不動,偌大的家業交在了二奶奶母子手裡。白穎園以品德駕馭才幹,甯肯人負我絕不我負人,其智謀也常不被人察覺。因為他一回京,白老三會趁機興風作浪,一場宅門宮鬥無可避免,二奶奶的掌權地位動搖,白家可能因此動蕩甚至敗落。這一點,以大局為重的白穎園深為顧慮,所以他從不露面。

而二奶奶對白穎園有救命之恩、扶養孩子之德,掌家權由白萌堂交給二奶奶,白穎園心服口服。何況白二爺受韓榮發牽累病逝,與白大爺脫不了幹系。所以,即便故鄉讓人魂牽夢繞,白穎園也會抑制住内心的沖動,留守西安,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

顧全大局,睿智沉穩,是中年人應有的氣魄和胸襟。

二奶奶精明,人不能欺;白穎園仁德,人不忍欺。他學有所長經世緻用,到哪裡都不會和人斤斤計較,讓人如沐春風。其淡泊名利、仁德之人格魅力更感染人,所以不但二奶奶傾力相助,沈二爺更以身犯險收留他,還在老佛爺面前極力舉薦,讓他從此得見天日。

以德服人,是中年人經世緻用的法寶。

此後經年,白穎園樂天安命在西安給人看病。二奶奶做主在西安開了分号,送白穎園的大兒子和兒媳前去打理。大宅門重振雄風,白穎園兒孫繞膝,即便遠在西安,于心足矣。也許,自給自足的生活和淡泊名利的他更配。白二奶奶七十大壽,年長的白穎園捎來了五色谷,說明他在西安很長壽,很惦記北京的一切。心寬體健,享受了天倫之樂的他壽終正寝,未嘗不是一樁人生幸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到中年認慫,是一場無關他人的修行,是克制和隐忍,是睿智和成熟。惟其如此,才能擔起養老撫小的重任,走向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