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賈斯汀·丁伯萊克和阿曼達·塞弗裡德主演的科幻電影In Time (《時間規劃局》)講述了一個關于如何理解和面對時間的故事。在未來世界,人們可以永遠保留25歲時的容貌,但同時也會在25歲時開啟生命的倒計時,所有的時間會清晰地顯示在手臂的内置手表上。

...

有時間,你可以繼續活下去;沒有時間,你就隻能死去。時間是唯一的硬通貨,你可以通過勞動獲取,也可以通過别人贈與,還可以打劫别人的時間。

時間看似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實際上,時間被權貴階層把控着,他們通過剝削窮人來獲取窮人的時間,從而可以實現理論上的“永生”。窮人的時間每天都有些朝不保夕,既要應付繁重的生活壓力(用時間支付吃喝拉撒),還要花時間獲得起碼的休息。從窮人的時區到達權貴的新格林尼治時區則要付出天文數字般的時間,所以這是階層不可跨越的鴻溝。

時間權貴們是否就生活在天堂裡呢?答案是未必。如果有人可以實現永生,那麼時間就沒有意義了,人生中的許多事情的價值都需要重新評估。以往人類曆史的良好美德和品格都不在那麼有價值,因為時間稀缺的考量指标沒有了。記得小說《死不了的人》中的主角在曆經了幾個世紀後,曆經滄海桑田,世間人們珍視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對他來說都沒有意義,他厭倦了活着,隻好長時間地睡去。電影中的“富人”們,整日醉生夢死,生活波瀾不驚。不過其中有一位幾乎擁有“永生”時間的人厭倦了活着,他從格林尼治來到窮人生活的地方,将時間贈與了主人公,隻留個自己五分鐘,體驗時間的珍貴。當時間走完後,他滿意地離開人世。

反觀窮人的世界,窮人的問題是時間太少,大多數人都在迫于生計地活着,沒有時間停下裡思考一下自身的處境,質疑一下社會機制是否公平。他們更像是卓别林《城市之光》中的産業工人,是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更像是一個物件而不是一個人。

主人公賈斯汀和阿曼達,一個是時間有少變多,一個是時間由多變少。正是這種兩個階層特例的偶然相遇,互相激發出對時間的珍惜和生命的熱愛。他們知曉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他們争取讓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過得更精彩,既不追求永生,也不憂心于一天時間太短。這好像有點“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頓悟和覺悟,他們希望用實際行動将理念傳達給更廣大的人民,通過打劫時間銀行讓更多的窮人們有了更為富裕的時間,可以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窮人富人的階層鴻溝被跨越,人們可以自由地跨越時區,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生活格局,為創造更為多元的生命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