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喜歡這種良心曆史片了。
制作水平很高,應該是因為隻講自己國内的曆史,确實是忠于史實沒有誇大了。對“思悼世子”這一讓人感覺怪異的曆史事件娓娓道來,既讓人明白了事情的原因由來,也體會到權力與親情之間的矛盾沖突。漢字的使用,依照大明律而定的朝鮮法律,對清國使者的招待,對朝鮮王的“千歲”稱呼,細節很良心。宋康昊老戲骨了。
東亞人素來内斂含蓄,儒家文化深入人心。但對于權力糾紛和政治鬥争,卻在含蓄底讓人分裂和壓抑。黨派紛争更是厲害。課本裡的政治光明正直,但事實是絕對沒有完全光明的政治。因為政治也是人來組織政治的,是人就有人性和欲望,然後産生自己的利益。而從古至今看來,戰争确實是減緩轉移國内矛盾糾紛的常用手段,(二戰日本。當代美國。)或者起到這個作用。朝鮮作為明清兩代屬國,鴨綠江圖們江已是邊疆,沒有太多開疆拓土的願望。除去日本的幹擾,國内環境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逸的。于是朝廷内的黨争就分外嚴重,沒人折騰我那我就自己折騰自己。軍隊也在黨争與安逸中日漸沉淪。所以但一旦發生入侵時,就例如壬辰倭亂開始時日軍貌似兩個小時就攻破釜山。不到三個月就幾乎占據朝鮮全境。戰鬥力不忍直視。
另外拍的《壬辰倭亂》而由于涉及中日韓三國的糾紛,雖然制作水平也非常精良,但嚴重沒有忠于史實實事求是,選擇性忽視明朝軍隊,還刻意誇大自己國家的作用。甚至日本的戲份都比明朝重。這就有點韓國内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