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太喜歡Christian Bale,以至于深深地認可他出演的各個角色。可愛的電影翻譯将Batman、The Martian中Mark、Good Will Hunting等電影元素融入到影片的對話中,用得恰到好處,忍不住樂開花兒。相信愛電影的朋友,會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到額外的彩蛋。

...

...

...

        電影基于真實故事改編,聚焦由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一隊美國工程師、設計師,以及他旗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謝爾比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标賽上打敗長期占主導地位的法拉利。最終福特GT40在邁爾斯駕馭着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成功擊敗法拉利的故事。

      看這樣的劇情介紹會單純的以為這僅僅隻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畢竟老美好萊塢擅長這樣的模式,但電影結束,才知道,真實的人生,其實從來不存在什麼“個人主義”。就像我曾經在讀完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時,所寫到的:“渺小的,如卵石般的個人命運,在大江大海的背景下被沖刷的‘幹幹淨淨’”。電影巧妙的用對比手法,拍攝出商人與将熱愛視為信仰之人的本質區别。

      故事圍繞“速度”“成功”“熱愛”“信仰”等詞展開讨論。       速度是什麼?和成功的關系又是什麼?什麼才是我們在珍視自己熱愛的同時想要到達的彼岸?這個彼岸一定是衆人眼中的成功嗎?在突破自己原有記錄的同時,是否甘願同腐敗的體系妥協?什麼才是“愛與懂”?什麼才是真正的彼此成就?如何才能不負此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像是一顆顆從空中落向玉盤裡的珍珠,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在心底激蕩起漣漪。

      這部片沒有一味把人物之間的矛盾激化或外化,處理方式非常細膩,謝爾比和肯雖然一個傾向妥協、一個有點偏執,但他們同樣熱愛賽車,也很明白對方跟自己抱着同樣的熱情,更沒有強硬地想要改變對方。作為成年人的他們,有各自的顧慮和考量,隻是都在腐敗的體制下覺得憋屈。于是在電影中間酣暢淋漓地幹了一架。(我也正是因為在看短片介紹時,看到這個片段,喜歡不已。真正的好基友,就是這樣,了解彼此最脆弱和最在乎的地方,然後用理解去成就對方。)

      肯在臨近比賽結束前,接受了福特公司提出的要求,放慢車速,等待同是福特公司的2、3名趕上,然後共同創造福特公司“曆史性的一刻”。妻子在電視機前看到這一幕時說道:“肯,成熟了。”她足夠了解自己所愛之人的堅持和偏執,也實在為他的“妥協”感動不已。敢于站在對立面去觀望自己價值觀的人,實在了不起。所以,雖然肯在“陰謀”之下,輸了比賽,但卻收獲了對手方---同是失敗者恩佐·法拉利站在觀賽席上,行了一個由衷的脫帽禮。一個人能夠獲得對手的緻敬,誰說不是比收獲“表面名利”,更為了不起的成功呢?肯和好友謝爾比遭到福特公司管理層的百般阻撓,最終發生了轟動賽車界曆史上的巨大醜聞。賣車的商人,眼中隻有名利所帶來的利益最大化。當然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運動精神。所以這部電影一度摒棄掉了作為體育精神題材電影的“英雄主義”。它赤裸裸地向觀衆展示着一些充滿理想、執着、堅持而又努力的人,最後因為體制的壓迫而直面“失敗”的故事。我很喜歡比賽結束後的那一幕,謝爾比很後悔地在肯身後說道:我根本就不應該給你提減速的事情。肯回答道:你承諾給我的是參賽的機會,不是勝利的機會。如此豁達的接受,讓我知道,原來“冠軍并不能代表一切,沒有奪冠也不代表失去一切”。整個過程中,肯為了成功所付出的點滴努力,都不是人生白走的路。冠軍固然會被世人記住,但是“無冕之王”之所以更為令人感動的緣故,就在于奔向成功的道路上,所傾盡所有的盡力而為。

       不記得高曉松的哪一期節目中,曾這樣描述過,自己理想中和這個世界道别的最佳方式是“在投入自己畢生熱愛事業的過程中”時的戛然而止。居裡夫人是這樣,鄧稼先是這樣,楊绛先生也是這樣... ...而曆史上的賽車手肯·邁爾斯也是。在比賽後兩個多月的一次試車過程中,因事故喪生。他一生都在追求如何開得更快、更穩,而對手也好,名利也罷,擺在自己的熱愛跟前,實在不值一提。我願用我的所有,報答我的熱愛。這是此生的意義,如果這個過程中,能夠幸運地遇見和我一樣擁有同樣熱愛和信念的人同行,我會感恩不已。如果沒有,我會笑着對自己講「Oh shit,這次運氣衰了點」。然後,獨自回到沒有對手的人生中去,和“熱愛”盡情地歡暢,樂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