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人生鮮豔上色,
先把愛塗上喜歡的顔色,
笑一個吧,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讓自己快樂快樂,
這才叫做意義!
——《稻香》

文丨舊故麻袋
∨
年近三十,這樣的年紀,做着不上不下的工作,過着不上不下的生活,大多時候遇事就慫,少了争辯的激情。吵架,根本不存在的,因為壓根就不想動口,連張嘴都嫌累,下班回家就想躺着,早上上班怎麼都不夠睡,周末隻想宅在家裡撸貓,連買菜都懶得出門,直接用上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所以請尊重為周傑倫努力刷榜的我們,那都是真愛啊!但與其說是“刷榜”,其實就是為了給傑倫争口氣,證明一下我們這些真愛粉可不是吃素的,要動起來,比誰的粉絲都狠,沒錯,都是狠人,這一刷,不僅是把“周傑倫超話”刷到了榜首,還直接把周傑倫刷成了微博明星榜單首位過億積分的明星。

在這期間,我大概貢獻了30多積分,區區30個積分,我是又看攻略又看方法論,俨然一副我媽學發微信時的模樣,就差給本厚厚的教程好好學習了,我第一次翻開超話榜單關注了申請微博以來的第一個超話。沒想到,年近三十,竟然還能體驗這麼多“第一次”,感謝傑倫!

其實事情發酵到今天,網上讨論有各種版本,有說我們這幫夕陽紅刷榜不容易,也有調侃傑倫要靠作品不要靠流量,當然也會有少許質疑聲,就說我們這幫人和當年父母不喜歡孩子愛豆的嘴臉一模一樣。其實管他們怎麼說,這件事于我而言,真的是超級熱血的一件事,至少,我已經很久沒有為一個人奮不顧身的那種感覺了,為自己喜愛的明星助力,聽起來雖然很幼稚,但過程真的超燃的!

蔡徐坤的粉絲把自己标榜為受害者,以為我們刷榜隻是為了證明傑倫的人氣和流量比蔡徐坤厲害,其實錯了,我們無關是誰,目标就是第一,至于曾經第一的是叫蔡徐坤也好,是叫朱一龍也罷,我們都不曾有過侮辱性語言,隻是一門心思為傑倫攢積分。這種“被害妄想症”,換種角度看,大概就是因為不自信,而我們則恰恰相反,我們的自信,完全來自傑倫自身的天才和作品。

從一首《雙截棍》開始,傑倫打開了80末、90初這一代人的心扉,就像高曉松聽完《雙截棍》之後歎為觀止,對自己自負多年的音樂領域開始深深懷疑,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他說:“我就想什麼時候上帝能拿着我的手,寫出一句‘漂亮的回旋踢’。”

後來我們有了更多朗朗上口的周氏音樂,從中國風的《東風破》,到R&B的《暗号》;從pop的《龍卷風》到說唱《爺爺泡的茶》;從埃及風的《蛇舞》到巴薩諾瓦的《迷叠香》;從鄉村音樂《牛仔很忙》到硬搖滾的《困獸之鬥》......周傑倫這個名字幾乎唱遍了所有類型的音樂風格。
當然在所有風格的歌曲中,有一首歌不得不提。時隔16年,傑倫在ins上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并配文稱:“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别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這不是驕傲,也不是自負,而是因為這首歌的确配得上現在的流行。據悉,這首歌因當年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台同步首播并有八億人收聽,因此每年的7月16日被定為“周傑倫日”。每一位傑迷心中都有一份最愛榜單,這份榜單中的TOP10、TOP5、TOP3可能都不盡相同,但《以父之名》定能在其中争得一席之位 。

我們常說歌手自帶BGM,一出場就知道是什麼風格的,可周傑倫不同,他的BGM太多,以至于我們根本想不起他真正的代表作到底是《以父之名》、《七裡香》、《晴天》還是《夜曲》?

如今,《晴天》成了我們這代人心中最能唱出心聲的音樂,之前在網易雲音樂上擁有100多萬條評論,要知道在網易雲音樂,一首歌若有10W+就已經不得了,100w+是任誰都不敢想象的事。

都說愛豆最怕的就是婚後掉粉,可傑倫的粉絲,婚後更多的是包容,我們喜歡昆淩,把她喚作“大嫂”,我們感謝昆淩,為傑倫生了兩個可愛的娃,同時傑倫跟着昆淩滿世界跑,也原諒他寵妻大過寫歌。

然後就有了“鴿王”的稱号,因為真的太久沒發新歌,太久沒出專輯了,之前說好的一年一張呢?!

除了遲遲不出的歌,還有永遠都搶不到的演唱會門票,這大概是我三十歲之前唯一的遺憾,沒能去聽一場周傑倫的演唱會,這個我喜歡了這麼多年的歌手,當他近在眼前的時候,我卻搶不到一場他的演唱會門票。黃牛手上提價好幾倍,讓我望而卻步,有時候想,年輕時不去聽演唱會是因為買不起門票,沒想到,到了現在,我還是因為買不起門票,感覺自己真是無比失敗。
總之,今年,一定要去一次現場啊~就當是給自己三十歲的生日禮物,或許可以昂貴到讓我此生銘記。

喜歡一位歌手,不丢人,為一位喜歡這麼多年的歌手刷榜,更不丢人。并且遠在日本的傑倫,真的能感受到粉絲對他的這份真心,被這麼多人愛着,應該很感動吧,即便感動得是我們自己,真的也值了!
我隻願今年能去一次現場,能聽一首新歌,至于其他,就随他喜歡吧,過自己熱愛的生活,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