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道》最近可以說正在風口當頭,一邊是家裡的老人們看《娘道》看的不亦樂乎;一邊是擔當微博知乎等主流網絡平台用戶的年輕人對此大為不滿。

    讨論度空前,收視率數次破2,似乎證明着娘道的火爆;另一方面,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媒體針對娘道的評價也是極低,評分也是一再低到刷新豆瓣記錄。

《娘道》會引發如此争議的原因非常簡單,家裡部分長輩對于過去傳統觀念的堅守,和家裡新一代血液之間關于傳宗接代,女性職責方面問題一直存在着矛盾分歧,它隻是個小小的導火索。平時累積下來視而不見的年齡代溝和觀念碰撞并未解決,甚至有微博網友評論抱怨說家裡的老人自從一直追《娘道》後開始向她施壓生二胎的事。這些無疑表明了為什麼年輕一代會這麼憤怒--害怕自己人生的規劃被打斷...害怕家中長輩施壓...害怕社會認同''男尊女卑''思想的人越來越多。

    換句話說,《娘道》隻是快速的将平時就潛在的矛盾激化了.

    我也是面臨着巨大買房壓力的年輕一代女性,《娘道》無疑刺痛着我的神經和底線,但今天我的重點不是對這個作品大加批判.

    我是想和大家談談為什麼有些父母喜歡看《娘道》這個電視劇.

    當下一個《娘道》出現時候該怎麼辦?

    有些網民朋友肯定要罵死我了,覺得我替封建勢力說話,按照微博流行體來說,''希望你下輩子生活的和柳瑛娘一樣.''

    我不想強迫被網友投胎到''柳瑛娘'',隻是試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現象.

    其實父母喜歡看《娘道》這個想象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我來替換個名詞,把''娘道''換成''微信朋友圈的标題黨文章'',是不是就覺得很熟悉了?

    用韓寒的話來說,就是販賣焦慮,向父母販賣焦慮,其效果肯定是顯著拔群.

    因為父母從你出生,一輩子都操心的是孩子.向他們傳播這個思想最方便,最有效.

    從你小學到高中,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你是否能直升,考個好大學;大學到畢業,會關心你是否找了男/女朋友,有沒有好好讀書,将來找不找得到工作.

  上面的唠叨是不是很熟悉?很陳詞濫調?是不是耳朵裡繭子起的比城牆拐角還厚了?

    可是它實實在在的就是你父母關心的事,就和一天要吃三頓飯,要吃飯一樣實在.

    就像你的父母喜歡轉給你那些莫名其妙的微信标題黨文章一樣.

    隻是他們害怕,擔心而已,就這麼簡單.

    你的父母關心的就是這些,你能阻止他嗎?還是粗暴地,不耐煩地關上門呢?

    所以我們要放棄嗎?答案也是否定的,交流不一定有效果,但總比屁都不放一個好.

    要和你的父母談判,要平等交流,一百個家庭難得出一個.

    之前看過個分析說父母教孩子說話,一歲多之前孩子要''聽'',父母要不停的說,孩子會說話之後,父母要重複多次教學.我想想,說話一千多次都算少了吧?

    父母在新一代觀念沖刷面前就是嬰兒,孩子,他們很茫然無措,隻好抱着自己那點東西固守城牆.

    他們有教我們說一千句話的耐心,我們拿出十分之一,往平等交流,共享思想上努力個一兩年又會怎麼樣呢?

    我沒有鼓吹''父母說的話一定對'',也沒有強制大家''盡孝道'',父母有不能交流,強權極緻的個例,甚至引發家庭問題,我歡迎大家舉報投訴.

    我也沒什麼别的意思,如果大家看《娘道》和父母吵起來了,隻希望大家語氣溫柔點,記得平時多和爹媽交流,不要等要錢時候噓寒問暖.

    每天拿半個小時出來,不指望一兩年就起效,起碼下一個《娘道》播出的時候,你發現和父母的争執點少了一點,兼容性多了一點.

        一點點也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