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姑娘,一起共事近一個月,如果要我總結她的性格,一定是樂觀、開朗、人見人愛。 但我們友誼的升華是在某個夜晚。深夜裡,我們睡不着,便躺在床上聊天,不知怎麼起的頭,聊到了各自的家庭。過了很久以後,我才發現她在黑暗中落淚了。 她說起自己的童年,年幼時父母外出務工,她跟随祖父母在小村莊長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小年紀便學會了洗衣做飯,瘦小的身闆夠不上竈台,就搬個小闆凳,踩在上面為一家人準備飯菜。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教育女孩的方式是使用最直接的打罵。她印象中最深的便是一次自己犯了錯,祖父厚重的手掌向她甩來一個巴掌,年幼的身體瞬間昏迷過去。母親知道後被吓得不輕,将她送往城市的阿姨家寄居。 那時,她正是上學的年紀,寄人籬下的生活充滿了難言之隐,與年紀相仿的表哥摩擦不斷,在最需要親情與關懷的年齡卻缺乏父母的陪伴。她常常想,親情到底是什麼?黑暗的夜裡,她哽咽地對我說:“我有時候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我留戀。”那段留守兒童的記憶帶給她唯一的收獲是每天傍晚放學時的廣播,她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會聽見學校的廣播裡在播放周傑倫的《稻香》。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小時候的夢是什麼?是想擁有一個父母陪伴左右的家庭,是想成為一個可以擁有自由與獨立的大人,更是想讓自己可以堅強、笃定地踏在這片土地上。 初中畢業後,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念了高中并考入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大一開學那天,她請求在同一個城市務工的父親陪同她去學校,但他沒有來,她是寝室唯一一個自己來報名的女生。自己搬運行李,辦理各種手續,買生活用品,室友的父母誇贊她能幹的時候,她有些心酸。談起和父親的疏離,她羨慕地說:“看你和你爸爸視頻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真的有人可以和爸爸這樣撒嬌啊。” 這下,換我有些心酸。 如今說起那些捉襟見肘的歲月,記憶深處那些晦澀的片段,她還是會忍不住流淚,但多了一分思考,是誰說的,痛苦的經曆本身并不是财富,對經曆的反思才是。她開始接受那個不快樂的童年,以及寄人籬下的生活裡所承受的無法言說的委屈,她也開始試着理解分開的父母。在重塑記憶的過程中,她漸漸成長,也漸漸看得透徹,有了一些理解,如同“一匹被反複洗滌之後的柔軟和樸素的絲綢”。 黑夜裡,她的聲音如同安靜的河流,靜靜地流淌至我的心中。我無法想象那些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活,也暗自驚歎她的自愈能力,但我可以肯定,在那些粗粝歲月下可以長成今天這般溫柔美好的女孩子,将來會是多麼的了不起。在這個過程中,她沒有學壞,沒有憤世嫉俗,沒有自暴自棄,卻依然相信生活,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秉持着善良之心,溫柔而豐盛地活着,前進着。 她讓我知道,真正的勇氣是探索和磨砺自己,并最終越過自己。 後來,我收到她發來的消息,說原本固執的父親似乎正在慢慢改變。她吃着那碗熱騰騰的餃子時,内心不是沒有波瀾,記憶裡那個執拗的男人兩鬓也開始斑白,也許随着年齡的增長,他表達愛意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父女之間的情分原來一直在,從來沒有減少過。 我想對她說的話有很多,我們每個人回憶起自己的過去時,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就像我想起自己的青春期時,總忘不了那個背着沉重的書包在夕陽下緩慢前進的背影,那張被考試和名次壓榨得麻木的臉龐。那些不懂事的年歲中,我們都擁有着自以為終生難忘的不如人意,我們都曾望着天邊的金色夕陽幻想未來的自己一定要擺脫現在的一切。 我們每個人,都終将孤獨而勇敢地長大。 年少時的經曆、看過的書、聽過的歌、愛過的人,在後來的歲月裡成為我們的一生。那些在黑夜裡想起來還會落淚的經曆,那些暗自不甘心的遺憾,在後來的她的心中,都已經變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此刻擁有了曾經夢寐以求的自由,擁有了追求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的能力。這個世界不再是沒有值得她留戀的世界,還有很多風景沒有看過,很多地方沒有抵達,還有很多新的感動、新的人生在等着我們。 而那些舊時光裡的遺憾,就讓它變成天上的一輪月亮,高高挂起,在睡不着的夜裡照亮心底的某個角落。那些未曾被感同身受的孤獨,就讓它變成心中的花園,鋪滿星星的碎片,在心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