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在經過重陽宴風波之後,愈加得到太後的器重,主持後宮諸般事物也是井井有條,在财政方面開源節流,深得人心。


...

對外樹立良好的慈善形象,在地安門外為直隸及山東的災民施粥放糧,此舉引起高貴妃嫉妒命舒妃暗地派人在粥棚故意搗亂,險些釀成事端。

好在辛者庫小太監袁春望瞅準時機果斷出手,趁機指出災民中混有匪徒搗亂,并當場斬殺一名故意鬧事者鎮住場面,幸好和親王帶兵趕到救場拿下鬧事者,時态才算得以控制。

...

在接下來面對災民衆多,且其中可能混有京城無賴流氓等一些冒領糧食者,赈災糧食有不夠的困境下。

娴妃想出的辦法真是讓人拍案叫絕,讓十歲以下幼童和六十歲以上老人,無勞動能力者可以直接領糧,其他人等一律付出勞動後再領糧食。

此招一出,那些準備冒領糧食的人一聽要幹活便紛紛離去,不但缺糧難題妥善解決,真正需要幫助的災民也得到救助。

地安門施粥事件重點刻畫了兩個人,一個是袁春望,一個是娴妃。我們先看看袁春望的表現,災民沒有混亂之前,他是個有心之人。

處處留心觀察,暗暗記下異常災民,等事端發展面臨混亂的時候,他果斷出手,殺伐決斷,果敢堅毅。


...

如果此人手裡沒有兩把刷子,他也不敢貿然出手,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當時的内務府總管吳總管,他處事中規中矩。

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卻适得其反,不但沒有鎮壓住鬧事的災民,還被冒充災民的鬧事者打倒在地,被弄得得狼狽不堪。

此時的他與辛者庫太監袁春望的處事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經過處理災民鬧事這個事情,他倆的能力高下立見。

袁春望像口袋裡的錐子一樣,迅速在衆多奴役中脫穎而出,在非常時期表現的極為搶眼,也該他運氣好,能在最恰當的時間,最恰當的地點遇到了最恰當的人。

從一個辛者庫運送恭桶的淨軍,一躍成為辛者庫管事,從此平步青雲。這樣也應了娴妃說過的那句話,英雄不問出處。

再說娴妃,在鬧事的假冒災民挑起事端,場面即将失控的情況下,她面對危情表現的毫無懼色相當鎮靜。

這可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這需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的勇氣和膽略。

事後又巧妙用計趕走冒領糧者,不難看出她是一個深谙人性之人,用她自己話說就是‘’他們的确是難民,但這個是天災,沒有人虧欠他們。

如果每一個接受赈濟的人,都擺出一副讨債的嘴臉,說明如果慈善完全無償的話,就不會有人珍惜了。

若慈善是無償的,就會有很多人試圖冒領,讓他們幹活,不需要糧食的人就不會再來。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無償的幫助會讓人懶惰,更會毀人心性,我就是想讓他們知道,誰想要得到救助,就得先行自救。‘’

...

這樣一女人,姑且抛開人品不談,就能力和手腕方面是遠遠超過富察皇後的。

在最後的劇情裡她能成為宮鬥亞軍一點也不讓人感到稀奇。


江郎才盡  必出精品